说起古代人结婚,那可真是讲究得很。
从媒人上门说亲到最后把新娘子娶进门,这中间得经历好几道关卡。
好不容易熬到了洞房花烛夜,你以为新人就能消停了?那可不行!古人在这一晚上设计了各种各样的仪式和规矩,有的浪漫温馨,有的却让人哭笑不得。
床上要撒一堆果子,还得吃半生不熟的饺子,新郎新娘甚至要在床边端端正正坐上好几个小时。
这些看似古怪的习俗背后,到底藏着什么样的文化密码?
古代人想要娶个媳妇回家,可不是两个人看对眼就能成的事。
男方家得按照规矩走完整整六个步骤,少一个都不行。
这套流程复杂到什么程度呢?光是确定要不要订这门亲事,就得折腾好几回。
媒人先得带着贺礼上门提亲,这叫纳采。
![]()
女方家要是不反对,接下来男方就得打听女孩子的生辰八字。
拿到八字后,还得找算命先生给两个人合婚,看看命格合不合。
要是算出来八字相克,这婚事基本就黄了。
八字要是合得来,男方家就得挑个黄道吉日,正式送聘礼上门订婚。
订完婚还没完,男方还得再送一次更丰厚的聘礼,这才算把婚事定死了。
之后双方还要一起商量具体哪天办婚礼,把日子定下来。
![]()
到了大喜的日子,新郎才能穿着大红袍子,骑着高头大马去女方家接新娘。
这一套流程走下来,快的要几个月,慢的能拖上一两年。
新娘子被接进门,拜完天地,敬完公婆,总算能进洞房了吧?别急,进了洞房还有好几关要过。
第一件事就是坐福,也叫坐帐。
这个仪式听起来简单,实际上折磨人得很。
新郎新娘得并排坐在床沿上,关键是这一坐可不是随便坐的。
新郎要把自己左边的衣袖压在新娘右边的衣袖上面,这个动作可有讲究了,意思是男人在家里地位更高,女人得服从丈夫。
![]()
古时候这个规矩严格到什么地步?新人得在床边一动不动坐上整整三天三夜!
你想想看,三天三夜不能躺下睡觉,光坐着就能把人坐废了。
所以古人想了个办法,让新人在婚礼前几天就开始少吃少喝,尽量清空肚子,免得坐着的时候内急憋不住。
后来这个规矩实在太狠了,大家觉得没必要这么折磨人,就改成了坐一会儿意思意思就行。
新人刚坐稳,长辈们就会笑呵呵地走进洞房,手里端着盘子,盘子里装满了各种干果。
这些长辈可不是来送吃的,而是要举行撒帐仪式。
![]()
他们抓起一把把红枣、桂圆、花生、莲子,朝着新人的床上就是一通猛撒,嘴里还念念有词说着吉祥话。
这些果子可不是随便选的,每一样都有特殊含义。
红枣和栗子放在一起,谐音"早立子",就是希望新娘子早点怀孕生孩子。
桂圆意思是生个贵子,将来能光宗耀祖。
花生叫"落花生",寓意开花结果,多子多福。
莲子更直接,莲蓬里那么多莲子,当然是盼着新人能生一大堆孩子。
撒完果子还不算完,新娘子得赶紧从床上捡起来,嘴里还得说出果子的名字。
要是新娘子害羞不敢说话,或者说错了名字,旁边的人就会起哄取笑。
![]()
这个环节看似热闹欢乐,实际上给新娘子的压力挺大的,毕竟洞房里挤满了人,盯着你看你的反应,换谁都会紧张。
撒帐仪式结束,长辈们退出去了,新人以为终于能清静了。
结果没过多久,又有人端着一碗饺子进来了。
新郎新娘一看这饺子,心里就犯嘀咕,这饺子怎么看着怪怪的?
这碗饺子是故意煮成半生不熟的状态,有的饺子皮还硬邦邦的,有的馅儿根本没熟透。
新人得当着送饺子的人面前,硬着头皮把这碗生饺子吃下去。
![]()
吃完之后,送饺子的人会笑着问:"生不生啊?"新人必须大声回答:"生!"
这个习俗玩的是谐音梗。
"生饺"谐音"生骄子",就是生个儿子的意思。
古代人特别看重传宗接代,尤其是生儿子这件事,所以想出这么个办法来讨彩头。
新娘子要是吃不下这半生不熟的饺子,或者回答的声音太小,周围的人又会说她不吉利,不会生养。
吃生饺这个习俗听起来挺荒唐的,但在古代却非常流行。
就连皇帝和妃子洞房的时候,都要走这个流程。
![]()
《甄嬛传》里就演过这一幕,甄嬛侍寝之后,宫女们给她端上来的就是这种半生不熟的饺子,她吃完还得说"生",旁边的太监宫女听了才满意地退下去。
洞房花烛夜的最后一个重要仪式,就是喝合卺酒。
这个仪式才是真正标志着婚礼完成的时刻。
喝完这杯酒,新郎新娘就正式成为夫妻了。
古代喝合卺酒的道具特别有意思,不是用我们现在常见的酒杯,而是用葫芦。
选一个葫芦从中间一剖两半,每一半就是一个天然的酒瓢。
![]()
新郎拿一个瓢,新娘拿一个瓢,两个人同时往瓢里倒酒,然后交换着喝对方瓢里的酒。
这个动作的象征意义很深。
葫芦本来是一个完整的东西,分开成两半,就像新郎新娘原本是两个独立的个体。
喝了合卺酒之后,两个人就合二为一,成为一个整体,从此以后要患难与共,白头偕老。
后来嫌葫芦瓢麻烦,就改用两个酒杯,但象征意义是一样的。
喝合卺酒的时候也有讲究,两个人要互相挽着手臂喝,这样酒才能"交"起来。
有些地方还要求新人喝酒的时候必须一饮而尽,不能剩,不然会被认为不吉利。
![]()
喝完酒之后,宾客们才会陆续散去,把真正的私密空间留给新人。
看完古代洞房花烛夜的这些仪式,很多人会觉得又好笑又无奈。
为什么古人要设计这么多复杂的规矩?难道就不能让新人轻松一点吗?
这些习俗背后,其实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婚姻和生育的重视。
古代是农业社会,人口就是劳动力,多一个孩子就多一份劳动力,多一份保障。
所以不管是撒帐、吃生饺还是其他仪式,核心目的都是祈求新人能早点生孩子,而且最好是生儿子。
![]()
古代女性的地位比较低,她们嫁到夫家后,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延续香火。
要是迟迟不能生育,或者只生女儿不生儿子,在家里的地位会非常尴尬,甚至可能被休掉。
所以这些洞房仪式虽然麻烦,但在古人看来都是必要的,是给新人一个好彩头,给家族一个美好的期望。
坐福时新郎的衣袖压在新娘衣袖上面,这个细节更是直接体现了古代"男尊女卑"的观念。
从洞房花烛夜开始,就要让新娘子明白自己在家里的位置,知道要服从丈夫,遵守三从四德。
![]()
这些规矩在现代人看来很封建,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却是大家都习以为常的事情。
除了上面说的这些正式仪式,民间还流传着各种各样的洞房习俗。
有些地方会闹洞房,一群亲朋好友在新房门外起哄,要新郎新娘做各种游戏,回答各种刁钻的问题,不达到他们的要求就不让他们休息。
有些地方讲究听房,就是长辈或者小孩子偷偷躲在新房窗外,听新人说话办事。
听到一些有趣的对话,第二天还会拿出来当笑话讲。
![]()
这个习俗在现代人看来简直匪夷所思,哪有偷听别人隐私还觉得理所当然的?在古代这却是很正常的事情,大家觉得这是讨吉利,听到新人的甜言蜜语,自己也能沾沾喜气。
还有一些地方会在新床上放一些特殊的东西,比如放个镜子,说是能辟邪;放把剪刀,说是能剪断不好的缘分;放几枚铜钱,盼着新人将来能发财。
这些小物件儿看似迷信,实际上都是长辈们对新人的美好祝愿。
别以为这些麻烦的仪式只是民间的习俗,皇帝娶妃子的时候,该走的流程一个都不能少,甚至更加繁琐。
皇帝大婚要举行盛大的典礼,从选秀女到册封皇后,每一步都有严格的规定。
![]()
到了洞房的时候,撒帐、吃生饺、喝合卺酒这些环节照样要做。
皇宫里的撒帐用的果子更讲究,都是精挑细选的上等干果,撒的时候还要由专门的女官念吉祥话。
皇帝和皇后喝的合卺酒,用的是最好的御酒,酒杯也是精美的玉杯或者金杯。
不过再怎么讲究,流程的本质和老百姓家是一样的,都是为了祈求多子多福,江山永固。
有意思的是,皇帝选妃子进宫侍寝,虽然不算正式婚礼,但撒帐和吃生饺这两个环节还是要有的。
![]()
这说明古人对这些习俗有多看重,连皇帝都不能免俗。
宫女太监们会按照规矩准备好一切,妃子侍寝之后必须完成这些仪式,才算是尽了本分。
古代的洞房花烛夜远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浪漫温馨,反而充满了各种规矩和仪式。
新人要坐床边,要接受果子雨的洗礼,要吃半生不熟的饺子,还要当众喝交杯酒。
![]()
这些习俗在今天看来既有趣又荒唐,但它们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观念和社会风貌。
古人对婚姻、生育和家族传承的重视,全都浓缩在了这一夜的种种仪式当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