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9日讯 因今年9月持续降雨及大风天气,枣庄市台儿庄区部分玉米发生倒伏。为稳定粮食产量,收获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一、灾情危害
(一)籽粒霉变。倒伏后,玉米穗与地面接触,收获过程中果穗或籽粒受机械损伤,在多雨高湿环境下,玉米籽粒易发生霉变。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连续多天仍为阴雨高湿天气,玉米不适宜户外晾晒,堆放的玉米温度升高,容易造成玉米籽粒“盖膜发霉、淋雨出芽”,严重影响玉米品质。
(二)机损率高。倒伏后玉米果穗经风吹雨淋,籽粒易发生脱落。在机械收获时,玉米植株的茎秆、果穗因倒伏角度发生异常,籽粒抛洒于地,机损率升高,产量损失。
(三)机收难度增加。连续降雨导致田间湿度过高、作物残体粘连,玉米联合收割机进场后易陷车。同时,倒伏玉米的茎秆、苞叶相互交织,降雨后柔韧性增强、黏附性升高,收获难度增加。
二、技术措施
(一)因地抢收。贴地倒伏的玉米,需尽快收获,防止籽粒发芽或霉变,可先人工摘穗,玉米秸秆可放在田间自然晾干或堆放在临时收储点、路边、地头等地,联系秸秆收储企业清理清运。植株半倒伏的玉米,若籽粒已达成熟标准,可等待1-3天收获,避免田间湿度过高导致机械陷车。
(二)因地制宜。对玉米已成熟但含水量高的地块,优先采用履带式收割机收获;对玉米已经成熟并且田间墒情适合农机作业的田块,可采用轮式收割机收获。轻微倒伏地块可在普通割台前加装简易弹性扶禾齿,将倾斜植株拨正,并将拨禾轮转速调低,防止高速旋转打落果穗和籽粒。中度倒伏地块加装主动式扶禾装置,扶禾链上的拨齿角度需调至与地面呈30°-45°,扶禾速度需与收割机前进速度匹配,避免植株堆积堵塞。重度倒伏地块可使用倒伏玉米专用割台,割台底部需加装防陷滑板,扶禾装置需带分禾器,将交织的匍匐茎秆分开,防止多株缠绕导致输送卡顿。
(三)清除残留物。玉米倒伏后残留在田间的断秆、脱落籽粒等,会成为病虫害的越冬宿主,若未及时清理,来年病虫害发生率会升高,农药投入也随之增加。为此,玉米收获后及时清理田间残留物,做好秸秆还田。
(四)多元晾晒。玉米籽粒含水率较高的地块,可用玉米秸秆支撑果穗,延缓籽粒霉变进程;已收获但无法及时转运的玉米,可利用防水塑料布、竹席等材料搭建临时离地晾晒平台;已经脱粒的籽粒可采用室内应急晾晒方式,如棚内分层晾晒、脱粒后薄层晾晒等技术;玉米籽粒含水量高、有轻微霉变,需立即摊开晾晒,或用烘干设备烘干,避免霉变扩散。
(五)综合利用秸秆。可将新鲜或干燥的秸秆通过青贮、黄贮、压块等方式加工成饲料,对接本地养殖场销售。也可通过机械粉碎还田或堆沤腐熟,配合腐熟剂提升土壤有机质。同时,关注本地秸秆收储运企业信息,及时集中清运售卖,禁止焚烧秸秆,避免造成空气污染与火灾隐患。
闪电新闻记者 李环宇 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