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没背景、没资源、没捷径,没有多少钱就靠“认死理”把一件事干到极致,最后活成了别人眼里的“传奇”。
浙江七色彩虹的杨宝林就是这样——33岁凑2.8万开小作坊,如今把针织面料卖到耐克、阿玛尼等货架,三十多年累计提供残疾人就业岗位500余个 。就从这一点我们必须大力宣传这样的好企业好老板。传播正能量让更多人看到学习进步提升。
![]()
他的故事里没有“一夜暴富”,全是咱们能学、能用的“实在招”,看完你会明白:普通人想成事,真不用等运气,把“笨办法”坚持到底,就赢了。
第一章、绍兴水巷里的“盯缸娃”,把“看热闹”的时间熬成“吃饭本事”
1959年11月,杨宝林生在绍兴马山的窄巷里,家里三间平房,那时候没玩具,他最爱蹲在巷口染坊门口,看师傅把白布放进靛蓝染缸,再捞出来晾在竹竿上,风一吹像挂了串彩虹。
有次师傅染坏一匹布,蹲在地上骂街,杨宝林凑过去小声说:“是不是柴加太多了?昨天你染的时候,灶里火没这么旺。”师傅愣了愣,凑过去看染缸:“你这小子眼尖!”往后师傅干活总喊他“递染料”“看水温”,还教他“棉布料烧着有焦味,涤纶烧着卷成团”。
上学后杨宝林又是“聪明生”,又特别“轴”。初中几何题,别人做一遍过,他要画三种辅助线;课本里讲纺织的片段,他翻来覆去读,还跑去问染坊师傅“经纱和纬纱咋区分”。
1977年高中毕业,他攥着全班第三的成绩单,没敢提考大学——妹妹学费还没凑齐。那天他坐在染坊石阶上,看着晾着的布晃来晃去,心里憋着劲:“就算不上大学,也得把一件事干到没人能比。”
普通人的“起点”从来不是天赋,是愿意把别人“混日子”的时间,用来琢磨“门道”——你多盯一眼、多问一句,日子久了,就比别人多一分“拿不走的本事”。
第二章、15年打工路,从“学徒工”到“活字典”,不贪快钱守“老本行”
1977年夏天,18岁的杨宝林进了绍兴南钱清印染厂,成了最年轻的学徒。第一天师傅扔给他一堆布:“三个月分不清棉、麻、涤纶,就卷铺盖走。”
那时候车间没空调,夏天像蒸笼,杨宝林揣着小本子,见啥记啥:“纯棉布摸着手感糙,烧灰是碎的;涤纶布滑溜,烧着卷成团”“染红色加醋酸,不然洗三次就掉色”。中午别人歇晌,他去仓库翻旧订单,看客户最在意啥;晚上回家把笔记抄在墙上,吃饭时都盯着看。
1985年他跳槽到涤纶厂当副厂长,最牛的本事是“摸布识单”——客户拿块样品来,他摸一摸、扯一扯,就能说清用什么纱、染几道工序、成本多少。
有次杭州服装厂来订布,说“要和进口的一样软”,老师傅试三次都不行,杨宝林盯着样品看半天:“水温降5度,加0.3%软油”,结果做出来的布,客户当场拍板:“以后就找你。”
1991年有老板拉他做房地产:“盖两栋楼比你干一年布赚得多!”他跟着去工地看了两次,回来摇头:“做布我知道哪里能省成本,盖楼我连钢筋型号都分不清,赚那钱心里慌。”那年他攒了8000块,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开个小厂,把布做明白。
普通人别贪“快钱”——你在一个行业熬的年数、记的细节、踩过的坑,才是最稳的“本钱”,丢了这个去追新鲜的,多半是竹篮打水。
第三章、33岁凑钱开厂,却把“实在”刻成招牌
1992年春天,杨宝林在马山租了200平米厂房,挂“绍兴县红树林针纺织”的牌子——七色彩虹的前身。厂里就5个人:他、两个徒弟、邻居家两个小伙子,启动资金是8000积蓄加2万多借款。
第一单是绍兴本地小服装厂,要500米针织布,给的价低,还要求一周交货。杨宝林算了算,除去成本赚不了多少,还是接了:“人家敢把活儿给咱小厂,得对得起信任。”
那周他几乎没合眼:白天盯着机器转,怕织错密度;晚上守在染缸边,水温差一度就调。交货前一天,他发现10米布颜色偏浅,二话不说连夜重染。服装厂老板来提货,看到多出来的10米布愣了:“你咋多做了?”杨宝林说:“有点色差,怕你用着不方便。”
就这单生意,老板成了“回头客”,还介绍了三个客户。有人劝他“小厂不用较真”,他摇头:“咱没名气,只能靠‘实在’当招牌——布不差、不拖货,别人才敢长期跟你合作。”
小生意的“招牌”不是挂在门口的,是缝在每一米布、每一个订单里的——你对客户多一分用心,客户就对你多一分放心,这比啥广告都管用。
第四章、扛过金融危机,拒绝房地产诱惑,把“主业”扎成深根
开厂第三年,亚洲金融危机来了。订单少了一半,仓库堆了不少布,工资都快发不出。杨宝林天天骑自行车跑市场,坐车从绍兴到宁波再到上海,磨破两双鞋。
在上海轻纺城,他守着摊位等客户,饿了啃馒头、渴了喝自来水,终于碰到个外贸老板愿意试单1000米。送货那天遇下雨,布边缘有点皱,他当场找加工厂自掏腰包重熨,忙到半夜。客户知道后说:“就冲你这态度,以后单都给你。”
2000年绍兴老板都转做房地产,有人又来拉他:“你现在有钱,盖楼稳赚!”他还是摇头,反而把所有钱投进厂里:买德国染色机,请浙江理工大学教授教技术,连车间灯都换成节能的。
2008年厂扩到10000平米,改名“浙江七色彩虹印染”,把七色彩虹品牌产品卖到欧洲。那年他在阿玛尼门店看到自己厂的面料,偷偷拍张照发给老员工:“咱的布,也能挂在这种地方。”
杨宝林不断加大对国际市场的开拓力度。他先后与沃尔玛、阿玛尼、联邦百货、JC彭尼、K-MAPT、BCBGMAX、CK、耐克等国际零售巨头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普通人最容易犯的错,是“见异思迁”——看到别人赚就跟着跑,忘了自己手里的“老本行”。能把一件事做到“别人离不开你”,比啥都稳。
第五章、这么多年连续养500个残疾员工,疫情时抵押房子发工资,把“责任”当生意的根
2009年杨宝林做了个意外决定:招残疾员工。厂里人反对:“他们干活慢,还容易出事。”他没辩解,先招10个听力障碍员工,安排在检验车间——不用说话,只要看布料有没有瑕疵。
他请手语老师教大家沟通,在车间装监控怕有人欺负他们。有个叫阿明的员工腿不方便,总怕干不好,杨宝林每天陪他验布,教他“看线迹、查色差”。三个月后阿明准确率比老员工还高,成了检验组长。
到2025年残疾员工累积起来有500多个,占三分之一。杨宝林给他们开一样的工资,建无障碍通道,每年组织旅游。有人说他“傻”,他说:“开厂不是只为赚钱,能让这些兄弟有稳定工作,比多赚几百万值。”
2020年疫情最严重时,外贸订单掉40%,有人建议裁员,杨宝林拍桌子:“再难也不能让兄弟们没饭吃!”那段时间他睡在厂里,找国内订单、调生产线,硬是扛过来。疫情后不少客户主动找上门:“听说你不裁员,这样的厂子我们信得过。
公司一直致力于高端时尚针织面料的研发与创新,是中国针织行业30强,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绍兴市印染行业绿色标杆企业。
他打造的七色彩虹集团关工委“三个同步”工作品牌成效显著:为贫困学生“输血”与帮助贫困家庭“造血”同步,已有5位家长、4名学生在集团工作;关心在校学生与关爱青年职工同步,18名青年职工入党,40余人走上领导岗位,先进职工占比75%以上;经济上关心与心理上关爱同步,给予全方位关怀。
在2025年1月3日,他出席“七色彩虹”集团助学励志促成才仪式,为受助学生送红包,鼓励他们勇敢追梦。他认为爱心助学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举措,会一直坚持下去。
做生意不是一锤子买卖,你对员工的好、对社会的责任,最后都会变成“回头客”和“死心塌地跟着你的人”——这才是最值钱的资产。
第六章、给年轻人的3句实在话,藏着成事的底层逻辑
现在厂里不仅做外贸,还在抖音卖面料给小众设计师;他建的“七色彩虹科技产业园”,引进新能源、半导体项目,想让“老纺织”长出新东西。
2025年初厂大会上,他说:“我年纪大了,还想干10年,不是为多赚钱,是想让跟着我的兄弟姐妹都能养老,让‘七色彩虹’传下去。”
这些年总有人问他“年轻人咋成事”,他没讲大道理,只说3句实在话:
1.“别总想着选赛道,先把手头的事干到没人能替——我要是当年嫌染布没前途,换一行再换一行,现在还是啥都不精。”
2.“别怕吃亏,帮别人的忙看似亏了,其实是攒人情分——当年帮客户返工、帮邻居找工作,后来这些人都成了我的贵人。”
3.“赚钱要心安,别赚睡不好觉的钱——我不做房地产,是因为不懂,赚那钱心里慌,不如做布踏实。”
年轻人别总急着找机会,先练本事;别总怕没结果,先把过程做扎实——你走的每一步实在路,都不会白走。
写在最后普通人的传奇,都是“熬”出来的
33年下来,他没做过惊天动地的事,就是把“染好每米布”“对员工负责”“对客户实在”这些小事,一天天坚持下来。
我们总觉得成功离自己远,是把成功想成了“惊天动地的大事”,却忘了:普通人的成功,就是把“上班不偷懒”“做事不糊弄”“对人不敷衍”熬成习惯。就像杨宝林守着染缸熬十几年,扛过疫情,护着员工——他守的不是奇迹,是实在。
如果你现在觉得难、没希望,不妨想想这个绍兴老板:18岁当学徒时,他不知道能开厂;33岁开小厂时,他不知道能把布卖到国外;但他没怕、没逃,一步一步走下来,就成了别人眼里的“成功人士”。
所以别慌、别急,把眼前的事干好,对身边的人好点,日子久了,你也会活成自己的榜样。觉得这故事有用,就转给正在奋斗的朋友,咱们一起做“实在做事、踏实成事”的普通人。
普通人的传奇,都是熬出来的——熬得过枯燥的日子,扛得过难走的坎,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最后就会发现:原来自己也能活成别人羡慕的样子。
冷眼看商业,洞见新世界。
以上,共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