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贺万成怎么也想不明白,明明是第一次见面,女儿怎么会对志远有这么大的敌意?
这小伙子在作坊里干了几个月,踏实能干,人品也没问题。
可秋霞一见到他,脸色就变了,好像有什么深仇大恨似的。
难道他们以前就认识?
01
1988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
苏志远背着一个绿色的帆布包,站在县城的十字路口。包里装着退伍证和几件换洗衣服,口袋里揣着部队发的复员费。
![]()
他在部队待了四年,回来发现县城变了不少。新开了几家商店,街上的自行车也多了。但对他来说,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找份工作。
分配工作需要关系,志远家里没有。父亲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母亲在家织布补贴家用。他们指望不上,只能靠自己。
志远在街上转了一圈,看到一家木工坊门口贴着招学徒的条子。
木工坊不大,里面摆着各种木料和半成品家具。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正在刨木板,刨花卷曲着落在地上。
"师傅,还招学徒吗?"志远走进去问。
男人停下手里的活,打量着志远。志远站得笔直,腰板挺得很直。
"当过兵?"
"刚退伍。"
"叫什么名字?"
"苏志远。"
男人点点头:"我叫贺万成。学木工很辛苦,能吃苦吗?"
"能。"
"工钱不高,刚开始一个月只有二十块。"
"没问题。"
贺万成看志远回答得干脆,心里有了好感。这年头能找到踏实肯干的年轻人不容易。
"那行,明天就来上班。早上七点,别迟到。"
志远在附近租了间小屋子,一个月八块钱。屋子很小,只能放下一张床和一张桌子,但他觉得够了。
第二天早上六点半,志远就到了木工坊门口。贺万成还没来,他就在门口等着。
七点整,贺万成骑着自行车过来,看到志远已经在门口站着,脸上露出满意的表情。
"走,进去干活。"
贺万成教志远认识各种木料。杉木、榆木、楸木,每种木头的特性都不一样。志远听得很认真,还用小本子记下来。
"做木工最重要的是手稳心细。急躁的人做不了这行。"贺万成一边刨木板一边说。
志远点头,开始学着搬木料。这些木料有的很重,需要两个人才能抬动。志远力气大,一个人就能搬动别人需要两个人抬的木头。
"不错,有劲。"贺万成夸了一句。
志远干活很卖力,从搬木料到打磨,什么活都愿意干。中午吃饭的时候,贺万成买了两个烧饼,分给志远一个。
"师傅,我自己有。"
"拿着吧,第一天上班,师傅请客。"
志远接过烧饼,咬了一口。烧饼很香,里面夹着咸菜。
"家里还有什么人?"贺万成问。
"父母都在乡下。"
"兄弟姐妹呢?"
"就我一个。"
贺万成点点头,继续吃烧饼。
下午的时候,有个顾客来定做一套桌椅。贺万成量尺寸,志远在旁边看着学习。
"做家具最讲究的是尺寸准确,差一分一毫都不行。"贺万成跟志远说。
志远拿着卷尺,仔细看着贺万成怎么量。
一天下来,志远学了不少东西。晚上回到小屋,他把白天学的内容整理一遍,写在本子上。
02
一个星期过去了。
志远上手很快,已经能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活。贺万成越看这个小伙子越满意。
志远从来不迟到早退,活干得踏实,人也老实。最重要的是,他肯学。很多年轻人觉得当学徒丢人,干不了几天就走了。志远不一样,他把这当成正经事业。
"志远,过来帮我扶着这块板。"贺万成喊道。
志远放下手里的活,过去帮忙。两个人配合得很默契,很快就把板子固定好了。
"师傅,这个榫卯怎么做?"志远指着桌子腿问。
贺万成耐心地教他。榫卯是木工的精髓,不用一颗钉子,全靠榫头和卯眼的结合。这门手艺传了几百年,现在会的人越来越少。
![]()
"慢慢来,这个急不得。"贺万成说。
志远拿着凿子,小心翼翼地凿着卯眼。第一次做,手法还不熟练,但很认真。
"做榫卯最关键的是精确,差一毫米都装不上。"贺万成在旁边指导。
志远点头,更加小心地操作着。
这天下午,来了个急活。客户要一套小孩用的桌椅,说是要送人,要得很急。
"志远,我们加个班,把这套桌椅做出来。"
"好的,师傅。"
两个人一直干到晚上九点多才完工。收拾好工具的时候,贺万成说:"志远,这个月的工钱。"
他递给志远二十五块钱。
"师傅,不是说好二十吗?"
"干得好,多给五块。"
志远接过钱,心里很感激。这五块钱对他来说不是小数目。
"师傅,谢谢。"
"好好干,以后还会涨的。"
又过了半个月。
志远的手艺进步很大,已经能独立完成一些小件家具。贺万成对他越来越放心。
这天上午,有个老客户来要一个雕花的箱子。这种活需要很高的技术,一般学徒是做不了的。
"志远,过来看看我怎么雕花。"贺万成拿起刻刀。
志远仔细观察着师傅的手法。每一刀都恰到好处,既不能浅了,也不能深了。
"雕花是个细致活,要有耐心。"贺万成一边雕一边说。
"师傅,我什么时候能学雕花?"
"再过半年吧,先把基本功练扎实。"
志远点头,没有急躁。他知道什么事都要一步一步来。
中午吃饭的时候,贺万成突然问:"志远,今年多大了?"
"二十二。"
"有对象了吗?"
志远脸红了:"没有。"
"也该找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贺万成笑着说。
志远不知道怎么接话,只是笑笑。
"我有个女儿,在纺织厂上班。人长得不错,手也巧。"贺万成看似随意地说。
志远更不好意思了,低头吃饭。
"等有机会让你们见见面。"贺万成继续说。
志远点点头,心里有些紧张。他没谈过恋爱,不知道该怎么跟姑娘相处。
下午的时候,贺万成的妻子来了作坊。
"万成,晚上早点回来,秋霞说要做她拿手的红烧肉。"
"知道了。"贺万成放下手里的活,"志远,过来认识一下,这是我爱人。"
志远走过去:"婶子好。"
"这就是志远啊,万成经常提起。小伙子长得挺精神的。"
志远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贺万成的妻子走了以后,贺万成跟志远说:"我爱人很会看人,她说好就是真的好。"
"师傅,婶子人看起来很和气。"
"我们家人都好相处。"贺万成意有所指地说。
志远听出了弦外之音,脸又红了。
03
一个月过去了。
志远在作坊里已经完全熟悉了。不仅手艺进步很快,跟贺万成的关系也越来越好。
贺万成把志远当成了半个儿子,什么事都愿意跟他商量。志远也很尊重师傅,从来不偷懒耍滑。
这天下午,贺万成突然放下手里的活。
"志远,我跟你说个事。"
"师傅,什么事?"
"我想把我女儿介绍给你。"
志远愣了一下,没想到师傅会直接说出来。
"师傅,我...我没谈过对象。"
"没关系,谁都有第一次。我女儿也没有正式的对象。"
志远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我女儿叫秋霞,今年二十岁,在纺织厂上班。人长得不错,性格也好。"
"师傅,我..."
"你别紧张,就是见见面,聊聊天。要是合适就处处,不合适也没关系。"贺万成笑着说。
志远想了想:"那...那就见见面吧。"
"好,我回去跟她说一声。"
当天晚上,贺万成回到家,把这事跟女儿说了。
秋霞正在织毛衣,听到父亲的话,手停了一下。
"爸,怎么突然想起这事?"
"也不突然,我观察志远好久了。这小伙子不错,人老实,手艺也在学。"
"他什么样子?"
"挺精神的,个子不矮,人也干净。最重要的是人品好。"
秋霞低头继续织毛衣:"那就见见吧。"
"好,我安排一下。"
贺万成很高兴,觉得这事能成。
![]()
第二天,贺万成跟志远商量见面的事。
"要不周日下午,到我家里?"
志远紧张地点头:"好的,师傅。"
"别紧张,就是聊聊天。"
"我知道。"
"记得穿得干净点。"
志远红着脸说:"我会的。"
周日还有四天,志远心里忐忑不安。他从来没有相过亲,不知道该说什么,该做什么。
这几天干活的时候,志远总是心不在焉。贺万成看出来了,但没有说什么,只是偶尔笑笑。
"志远,见面的时候别紧张,就当普通聊天。"贺万成安慰他。
"师傅,我怕说错话。"
"不会的,你平时话不多,但说出来的都挺有道理。"
"要是她不喜欢我怎么办?"
"那说明缘分没到。但我觉得你们挺合适的。"
志远点点头,但心里还是很紧张。
周五的时候,贺万成提前下班回家。他要跟女儿好好聊聊这事。
"秋霞,周日见面,有什么想问的吗?"
"也没什么特别想问的。"
"志远这小伙子真的不错,爸不会看错人。"
"我相信爸的眼光。"
"那就好。见面的时候放轻松点,别太拘束。"
秋霞点头答应了。
04
周六晚上,志远洗了澡,把唯一的一套好衣服拿出来。
这套衣服是当兵时发的,藏青色的,平时舍不得穿。他仔细检查了一遍,发现有个地方有点皱,就用热水瓶烫平了。
第二天一早,志远起得很早。他又洗了一遍脸,对着镜子看了半天。
镜子里的自己还算顺眼,就是显得有点紧张。
志远在街上转了一圈,想买点礼品。最后买了一盒点心,花了三块钱。
下午一点,志远就开始往贺万成家走。虽然约的是两点,但他怕迟到。
到了贺万成家门口,志远看看表,还有十分钟。他在门口站了一会儿,深吸了口气,才敲门。
"来了。"贺万成的声音从院子里传出来。
门开了,贺万成笑着迎出来。
"志远来了?时间刚好。"
"师傅好。"志远把点心递过去。
"还买什么东西,太客气了。"贺万成接过点心,"快进屋坐。"
志远跟着贺万成进了屋。屋里收拾得很干净,桌上摆着茶壶和茶杯。
"坐,别拘束。"贺万成给志远倒了杯茶。
志远坐在椅子上,腰板挺得很直。
"志远,放松点,就当自己家。"
志远点点头,但还是很紧张。
"我去叫秋霞。"贺万成朝里屋走去。
志远听到里屋有人说话,但听不清说什么。过了一会儿,脚步声响起。
贺万成先出来,后面跟着一个姑娘。
志远站起来,准备打招呼。
那个姑娘看到志远,脸色瞬间变了。她没有任何犹豫,端起桌上的茶杯就朝志远泼了过去。
茶水准确地泼在志远脸上,顺着脸颊往下流。志远完全没有防备,被泼得愣在那里。
"爸,这种人也要我嫁?"姑娘冷冷地说了一句,转身就回了里屋,砰地关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