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中央邦钦德瓦拉的南丹瓦迪森林还浸在晨雾里,几个晨练的村民被一阵微弱的哭声拽住脚步。“起初以为是迷路的小动物,顺着声音找过去,心脏差点跳出胸腔。” 一位参与救援的村民事后回忆。
![]()
在一堆杂乱的石块缝隙中,一双冻得发紫的小手正无力地挥舞,哭声细得像丝线。村民们慌忙搬开压在上面的石头,才发现底下躺着个刚出生不久的男婴 —— 浑身沾满泥土,皮肤被蚂蚁咬得布满红点,嘴唇冻得发乌,连哭声都在发抖。“他身上凉得像块冰,我们赶紧用外套裹住他往医院跑。”
琴德瓦拉地区医院的儿科医生检查后连连称奇:“孩子体温已经降到危险值,蚂蚁叮咬的伤口有感染迹象,再晚半小时就没救了。他能活下来,完全是奇迹。” 经过紧急救治,男婴终于脱离危险,在保温箱里发出了有力的啼哭。
![]()
铁饭碗与亲骨肉的残酷抉择
警方顺着男婴身上的衣物线索追查,很快锁定了他的父母 ——38 岁的政府教师巴布卢・丹多利亚和他的妻子拉姬库玛丽。面对审讯,丹多利亚的供述让办案民警脊背发凉。
这对夫妇已经有了三个孩子,而印度多个邦实行的 “两孩政策” 明确规定:公职人员若子女超过两人,将失去工作资格,且无法享受任何政府福利。
对丹多利亚来说,教师这份 “铁饭碗” 是全家的经济支柱,每月固定的薪水能让孩子吃饱穿暖,这在就业不稳定的印度堪称 “稀缺资源”。
“发现妻子再次怀孕时,我第一反应就是完了。” 丹多利亚低着头说。他强迫妻子隐瞒怀孕的事,连产检都不敢去医院。9 月 23 日凌晨,拉姬库玛丽在家中艰难产下一名男婴,还没等她多看孩子一眼,丹多利亚就用布裹住婴儿,谎称 “去亲戚家暂放几天”,独自走进了森林。
“我把他放在石头下面,想着没人会发现,这样我的工作就能保住了。” 丹多利亚的声音越来越小。而拉姬库玛丽直到警方找上门,才知道自己的小儿子被丈夫亲手送进了死亡边缘。
![]()
愤怒的村庄与难逃的法网
消息传到村里,原本安静的南丹瓦迪村炸开了锅。“教书育人的老师,怎么能做出这种禽兽不如的事?”“为了工作就能杀死亲生儿子?简直没有人性!” 村民们聚集在村委会门口,要求严惩这对夫妇。
更让舆论哗然的是,丹多利亚并非走投无路的贫困者。作为政府教师,他的收入远超当地平均水平,属于印度中产阶级。这与印度国家犯罪记录局的数据形成尖锐对比 —— 以往此类弃婴事件多发生在贫困家庭,而这次却是 “知识分子家庭的主动选择”。
地区副警监卡利亚尼・巴尔卡德明确表示,警方已依据《印度司法法典》第 93 条以遗弃儿童罪立案,目前正咨询法律专家,不排除追加第 109 条 “谋杀未遂” 的指控。根据印度法律,若被认定为蓄意谋杀,丹多利亚可能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
如今,保温箱里的男婴还不知道自己经历了怎样的生死劫,而丹多利亚的 “铁饭碗” 终究没能保住 —— 学校已在事发当天解除了他的聘用合同。坐在拘留室里的他,隔着铁窗反复念叨:“我以为丢掉的是负担,没想到毁了全家。”
![]()
政策阴影下的人性困境
这起极端案件,揭开了印度 “两孩政策” 背后的隐忧。自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印度已有 12 个邦出台类似政策,惩罚措施从开除公职到取消福利补贴不等,但效果却事与愿违。
印度人口基金会执行主任普纳姆・穆特雷贾曾公开警告:“强制节育政策只会催生更多悲剧。在实行类似政策的邦,新生儿遗弃率、性别选择性流产率都在上升。”
北方邦 2021 年推出 “两孩政策” 草案时,就有 139 名专家联名致信总统,批评政策 “带有歧视性和强迫性”。
![]()
更讽刺的是,印度中央邦正是新生儿遗弃率最高的地区之一。当地社工解释:“对公职人员的严苛限制,让许多家庭陷入恐惧。他们不敢求助,只能用极端方式逃避。” 而丹多利亚的案例,不过是这场政策困境中最刺眼的一幕。
目前,男婴仍在医院接受监护,当地儿童福利机构已介入,计划为他寻找收养家庭。而丹多利亚夫妇的案件,还在等待法院的最终判决。森林里的石头早已归位,但那个清晨的哭声,却成了叩问人性与政策的警钟。
本文系社会新闻/真实案件改编,图/选自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