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大体有三类人:不需要管理的人,代表是日本人和德国人;怎么也管理不好的人,代表是拉丁人;如管不好,干得还不如拉丁人,但如管得好,干得比日本人还好——这就是我们中国人。所以,我们是最需要卓越的管理的。这里有两个内涵:中国人的潜质,世界一流;中国人的惰性,也是世界一流。
作者:中外管理传媒 任慧媛 杨光 辛国奇
来源:摘编自中外管理出品《莱克电气的故事与哲理》
哲理的故事:
1999年的一天深夜,莱克电气总装一厂的一个车间里灯火通明,工作人员在不停地忙碌着。只是,他们不是忙着生产,也不是忙着发货,而是在忙着拆箱。
原来,莱克本来要给日本的一个客户交付一批吸尘器订单,可就在完成全部包装,即将装入集装箱时,生产车间的工人突然发现多出了1张铭牌,铭牌和产品本是应该一一对应的,多出1张即意味着这批产品有1台产品漏贴了铭牌!
要知道,日本企业作为产品精益化制造的代表,对于产品的要求在全世界都是最严格的——甚至是“变态”的。何况铭牌中有电压额度说明,是消费者使用电压的重要参考。如果漏了一张,在日本的产品标准中,属于重要缺陷。
这时候,集装箱就在外面等着装货,时间非常紧迫。但时任总装一厂厂长当即决定连夜返箱。1000多箱产品逐个打开,层层检查,直到找出了那台没有贴铭牌的产品,贴好后再逐个重新包装好。一番操作下来,天都快亮了。当他们看着集装箱迎着晨光开出厂门后,才总算松了一口气。
但是厂长并没有完全放松下来,她知道,虽然这只是区区一张铭牌,也只是个别情况,但背后反映的却是意识问题。如果不引起重视,这次遗漏的是铭牌,下次就有可能是零件。长此以往,不仅影响公司的声誉,也影响工作效率。所以,必须引以为戒。
一般来说,出现这种情况,大部分公司都会通过培训与惩罚的方式去避免失误的产生。但其实由于人为疏忽、忘记等所造成的失误是很难防止的,还是得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于是,厂长带着这类问题和日本客户进行了沟通请教,客户当然非常乐见莱克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特意派了专家过来帮扶。这个时候,莱克人第一次知道了“精益防呆(差错)”的概念,即防止呆笨的人做错事,或者说是连愚笨的人也不会做错事的设计方法。
在此理念的指导下,莱克采用了有效的“防呆措施”,比如通过用秤称重量或者单独分隔成零件包,再或者用仪器检测,通过扫码防漏、防错等,最终杜绝零部件遗漏和差错的问题。渐渐地,“精益防呆”理念开始深入人心,并将其运用到产品质量控制的其他环节中。
不难发现,“精益防呆”意味着“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乃至后来莱克所树立的“精益生产”理念,从这里已可见雏形。
故事的哲理:
世界上大体有三类人:不需要管理的人,代表是日本人和德国人;怎么也管理不好的人,代表是拉丁人;如管不好,干得还不如拉丁人,但如管得好,干得比日本人还好——这就是我们中国人。所以,我们是最需要卓越的管理的。这里有两个内涵:中国人的潜质,世界一流;中国人的惰性,也是世界一流。
为此,虔心向日本人学管理,持续激发“人”的精益潜能,对于中国企业将是长期的必修课。(杨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