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我军缴获电台后不会用,一国军俘虏效力,25年后成我军开国中将

0
分享至



1930年,红军在一次战斗中终于缴获了梦寐以求的电台,本以为这是场胜利的开始,没想到却成了新的难题,没人会用。

那时候,红军大多数都是农民出身,连电台长什么样都没见过,更别提操作了。

就在大家束手无策的时候,一个原本是国军俘虏的年轻人举起了手,说他会。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个人后来不但成为红军的电讯元老,还一路走到了开国中将的位置。

那么,他是谁?又是怎么做到的?



敌军台长

1909年,吴人鉴出生在江苏武进的乡野间。

虽是农人家的孩子,但吴人鉴自小便显得与众不同,他总是喜欢捧着书本默默朗读,也因此撬开了改变命运的门缝。

1924年,他考入苏州工专,四年后,以优异的成绩转入南京交通学校通信科。

交通学校尚未毕业,一纸调令便让吴人鉴的人生再度转弯。



学校被并入了赫赫有名的黄埔军校,从此,他成为了一名黄埔生。

在黄埔军校,他如饥似渴地钻研电讯技术,1929年,吴人鉴顺利毕业,被分配到国民党第九师担任无线电报务员。

那时候的他,意气风发,穿着军装,走在街上也有几分风光模样。

很快,他又被调入第18师张辉瓒部,官至中尉报务员,兼任台长。



对于吴人鉴而言,这份工作极为稳定,他不需冲锋陷阵,却能掌控战场信息流转。

而在他带的几个徒弟当中,有人甚至戏称他为“活电台”,足见其专业之精熟。

奈何,战争不会顾及个人命运,1930年,蒋介石挥军南下,意图“围剿”红军。

吴人鉴所在的第18师作为主力,被派往赣南前线参与围剿。



彼时,红军在毛主席、朱老总等人指挥的指挥下,战术很是灵活,这也让国军吃了苦果。

龙冈战役中,红四军包围了国军第18师。

在混乱与溃败中,吴人鉴和他的徒弟刘达瑞被俘,他还未来得及掩藏电台器材,便被红军战士夺去了身上全部装备。

被俘那一刻,吴人鉴整个人如坠冰窟,他不是怕死,而是恐惧未知,他也不敢设想自己是否会被枪决。



整整三天三夜,他躺在临时看押室里,神思恍惚。

但事情的发展,远远超出他的认知,红军没有对俘虏怎么样,反而给予了基本的食宿照料。

甚至,在许多情况下,他们吃得还比红军战士好一些。

这种人道对待,让吴人鉴开始迷茫,也开始思索,过去效忠的那个政权,是否真的代表着正义?



俘虏自荐

再说我军,龙冈战役过后,红四军缴获枪械辎重无数,但其中最令毛主席眼前一亮的,却是一台从敌人指挥部缴来的电台。

那是一部英国制造的军用设备,要是能为我所用绝对是好事,红军上下也对此欢欣鼓舞。

可欣喜不过短短几日,现实的冷水便当头泼下,无人会用。

红军中虽有不少文化人,但真正懂无线电通信的一个都没有,将士们围着电台左试右试,不是按坏了旋钮,就是折断了天线,愣是没弄出个信号来。



就在红军为这台“聋哑铁疙瘩”发愁之际,朱德忽然灵光一闪建议,设备是从敌人那缴来的,敌人中总有人懂得操作,不妨问问那些俘虏有没有会操作的。

毛主席觉得甚妙,当即拍板同意此策,并命参谋处处长郭化若亲自去负责筛查。

很快,郭化若带着几名红军战士走进营地,他扫过眼前上百名国军俘虏,然后开口:

“我们缴获了一部电台,急需有人协助调试,谁若懂得操作,请站出来,我们共产党讲信义,不强迫,不胁迫,自愿为主。”



话音刚落,原本喧哗的营地顿时陷入寂静,无人应声。

吴人鉴就混在这沉默的人群中神色犹疑。

事实上,通过这几日的观察、红军对俘虏的礼遇、尤其毛主席和朱老总亲临前线那种为战士端茶送水的姿态,已经让他的信念开始动摇。

终于,他举起手:“报告,我……我会用。”



郭化若立刻示意士兵将他带出人群:“你叫什么名字?在哪部队服役?”

“吴人鉴,原任第18师电台台长,中尉军衔。”

几番问答后,郭化若没有多说,并开始详细调查其背景。

几日后,调查结果上报,吴人鉴的履历清晰明了,黄埔出身,电讯专才,确有真材实料。

毛主席听后,也亲自召见了吴人鉴。



那是一间简陋的草棚,毛主席坐在木凳上,神情专注地听他讲述以往的工作与生涯,也问他为何站出来?

吴人鉴沉默良久后说:“我……我在你们这里,第一次见到军官为士兵盛饭,我觉得你们不是在打仗,是在做一件更大的事。”

毛主席笑了:“我们是为了人民打仗,如果你愿意为人民服务,我们欢迎你。”

这一句“为人民”,让吴人鉴豁然开朗,而次日清晨,他更是在郭化若的办公室郑重提出加入红军的申请。

为了彻底与过去一刀两断,他还将名字从“吴人鉴”改为“王诤”。



破译敌情

1931年,赣南红军营地内,迎来了新的一则任命,王诤被任命为红一方面军的电讯队长。

王诤走马上任之后,第一件事不是指挥工作,而是钻进了那台缴获的破旧电台里。

他拆开外壳、比对线路,一边修复损坏部件,一边默默记录各类参数。

没电源,他便带头踩着人力发电机;没电文纸,他就找来旧报纸裁剪;连密码本都是他一笔一划手抄的。



队里不少年轻战士对无线电报既好奇又畏惧,王诤干脆在草棚边支起讲台,拿树枝当教鞭,一点点教他们识码、接收、发报。

有战士手拙学不会,他便耐着性子一遍遍重讲,直到对方能背下整本电码表才罢休。

渐渐的,这支电讯队从最初的几个人扩充成了几十人,红军也首次拥有了自己的通信骨干力量。

真正的考验很快到来。



1931年5月,蒋介石集结二十万大军,发起第二次大规模“围剿”。

敌强我弱,若没有及时准确的情报,红军将极难在正面交锋中取胜。

毛主席当机立断,指示王诤启动所有监听设备,对敌电波进行全天候监控。

于是,在油灯下,王诤戴着沉重的耳机,长时间趴伏在桌前,耳朵贴着杂乱电波,一分一秒都不敢松懈。



有一天深夜,电波里忽然传来一段急促且频繁的摩尔斯码,王诤飞快将码文一一记录在纸上。

半个小时后,一封密密麻麻的电文呈现在他眼前。

这是第五路国军指挥官王金钰发给何应钦的电报,内容透露其部队士兵因水土不服,千余人病倒,士气低迷,请求调防至富川靠拢公秉藩部,以求“犄角之势”自保。

电文内容直击敌军软肋,王诤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将破译结果上报至毛主席与朱总司令。

毛主席看罢,拍案而起:“好!这是天赐良机!”



第二天凌晨,红军即刻调动兵力,对王金钰部展开突袭,毫无防备的敌军则节节败退,被红军一举击溃,而公秉藩部也未能逃脱,被全线围歼。

这一战,不仅重创敌方兵力,更挫败了何应钦“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作战方针。

此后,每当有新的战役部署,毛主席总会提前问一句:“王诤那边有消息吗?”电讯队也成为红军指挥系统不可或缺的一环。

除了监听破译,王诤还主动改进设备,他从损毁电台中拆解可用部件,重新组装,造出适配红军使用的简易电台。



没有电池,他就自制干电包;没有合适的频率表,他便手工调频,一点点试出最优接收波段。

短短一年间,王诤带出的报务员遍布红军各个师团,组建起基础通信网络。每当战士们在前线浴血奋战时,后方的电讯员们也在无声电波中,与敌暗中较量。

多少次,是王诤手下的无线电情报,为红军赢得了战略上的先机。

而王诤,从那台破旧电台边,真正成为了一名共产党人。



革命情深

1934年,长征的号角吹响,王诤背上电台,跟随中央红军踏上这场征途。

长征途中,山高水远,电台设备损耗严重,许多时候,敌机轰炸不断,战士们将食物、弹药、伤员优先转运,电台只能靠几名报务员和王诤徒步背负。

而王诤在长征中几度晕厥,却始终不肯离开电台半步。

也是在这一路的颠沛之中,他还坚定地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被批准。



1935年,红军抵达陕北,王诤带着仅剩的两部能工作的电台进驻延安。

那没有宽敞的通信楼,没有成套的设备,甚至连最基本的铜线、铁皮、元器件都奇缺。

可就在这种近乎原始的条件下,他带着一群不通技术的战士,开启了红军电讯系统的新征程。

他每天带着队员“捡垃圾”,从战争废墟中搜寻金属碎片、旧电扇、破闹钟,能拆的全拆,能熔的全熔。

他用竹签做电路板、牛皮纸替代绝缘层,自制天线杆,一点点拼出了红军在延安的第一批手工电台。



到了抗战全面爆发时,王诤已经建成八条无线通信网,连接陕甘宁边区与敌后抗日根据地,总长数千里,接收站超过八十个。

八路军每一次出击,每一份战略部署,每一条敌情汇报,都通过他搭建的“空中通道”安全传递。

战时电报日均超过两万字,王诤与战士们昼夜轮班,一字不差地抄写、翻译、回复。

战争走向尾声,王诤却并未停下,他知道,战争终将结束,但通信的战斗永无止境。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他调任中央军委通信部部长,全面主持全国通信建设。

在他的带领下,新中国第一个军用通信实验基地、第一座雷达检测所、第一条卫星遥控线路相继诞生。

1955年,王诤被授予中将军衔,毛主席在授衔仪式上亲口说道:“王诤是我们通信战线的老兵,是红军电台的种子。”

而他自己,却低调地将这枚勋章锁进抽屉,从未向任何人炫耀。



1978年,王诤因病去世,享年69岁。

安葬那日,无数通信兵老战友从全国各地赶来,悼念这位“无线电之父”。

王诤的一生,没有冲锋陷阵的壮烈画面,也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事迹,但他却用电波为革命铺设了一条看不见的生命线。

而如今,在现代通信技术早已飞跃发展的今天,回望王诤的故事,仍令人肃然起敬。

他用一生的执着告诉我们:即便身处电波背后,也可以为信仰、为祖国,谱写一首永不熄灭的忠诚之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诺奖级突破? 破解140年难题,抗癌药成本或断崖下降

诺奖级突破? 破解140年难题,抗癌药成本或断崖下降

生命科学前沿
2025-11-01 23:08:54
中美言和荷兰惨遭遗弃,国王亲自率企业团访华,请中国手下留情

中美言和荷兰惨遭遗弃,国王亲自率企业团访华,请中国手下留情

梁讯
2025-11-01 14:32:15
上海警方:全市严查!一周内多人被罚!

上海警方:全市严查!一周内多人被罚!

极目新闻
2025-11-02 10:54:57
刘强东章泽天出席会议照片被抓拍,刘强东发朋友圈:让我从此在老婆面前没有了自信

刘强东章泽天出席会议照片被抓拍,刘强东发朋友圈:让我从此在老婆面前没有了自信

深圳晚报
2025-11-02 08:56:22
歌手黄安透露,屠颖去世是因为在酒店跑步机上跑步时摔跤致颅内出血

歌手黄安透露,屠颖去世是因为在酒店跑步机上跑步时摔跤致颅内出血

红星新闻
2025-11-02 10:19:19
从破厂到全球第一!山东这家没人知道的工厂,干翻欧美巨头

从破厂到全球第一!山东这家没人知道的工厂,干翻欧美巨头

青眼财经
2025-11-01 20:16:02
美国过一次万圣节,就要扔掉10亿磅南瓜垃圾!他们为何不吃南瓜?

美国过一次万圣节,就要扔掉10亿磅南瓜垃圾!他们为何不吃南瓜?

怪罗
2025-11-01 23:02:19
中国芯片重大突破!比英伟达GPU快1000倍,或另辟一条新赛道

中国芯片重大突破!比英伟达GPU快1000倍,或另辟一条新赛道

徐德文科学频道
2025-11-01 14:59:52
开拓者官宣下放杨瀚森!去发展联盟进行训练 两天后对阵湖人回归

开拓者官宣下放杨瀚森!去发展联盟进行训练 两天后对阵湖人回归

罗说NBA
2025-11-02 05:35:28
吴亦凡监狱近况曝光:身染重病、夜夜痛哭!网友:这下彻底完了!

吴亦凡监狱近况曝光:身染重病、夜夜痛哭!网友:这下彻底完了!

可乐谈情感
2025-11-02 03:45:56
特朗普威胁对尼日利亚采取军事行动

特朗普威胁对尼日利亚采取军事行动

参考消息
2025-11-02 09:58:05
25+10成队史第三人!印城双向奇兵完胜库里 迎生涯之夜登全美热搜

25+10成队史第三人!印城双向奇兵完胜库里 迎生涯之夜登全美热搜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5-11-02 09:56:34
唐嫣罗晋离婚?别被流量带偏了!她的状态早就说明一切

唐嫣罗晋离婚?别被流量带偏了!她的状态早就说明一切

隔壁灵妹妹
2025-11-02 10:22:23
左宗棠收复新疆之时,到底用了什么手段?简直是狠到家了!

左宗棠收复新疆之时,到底用了什么手段?简直是狠到家了!

凡人侃史
2025-10-31 22:09:26
工信部突然鼓励燃油车?给燃油车补贴,释放什么信号?

工信部突然鼓励燃油车?给燃油车补贴,释放什么信号?

大道微言
2025-11-01 08:58:16
威少14中4国王四将108分,字母复出26+11+8难救主,国王逆转雄鹿

威少14中4国王四将108分,字母复出26+11+8难救主,国王逆转雄鹿

钉钉陌上花开
2025-11-02 07:48:01
吴大钱,大搞权钱交易、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吴大钱,大搞权钱交易、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02 14:13:12
刘强东吐槽朋友圈照片:这是谁拍的?害得我在老婆面前抬不起头!

刘强东吐槽朋友圈照片:这是谁拍的?害得我在老婆面前抬不起头!

可乐谈情感
2025-11-02 08:13:01
12分5板10助!就在今天,一项尘封39年的NBA纪录被威少打破了

12分5板10助!就在今天,一项尘封39年的NBA纪录被威少打破了

世界体育圈
2025-11-02 10:04:41
河北石家庄一老头乐逆行撞上劳斯莱斯致其损毁严重,当地:交警部门正对事故进行处理

河北石家庄一老头乐逆行撞上劳斯莱斯致其损毁严重,当地:交警部门正对事故进行处理

极目新闻
2025-11-02 08:46:24
2025-11-02 14:55:00
柳絮忆史 incentive-icons
柳絮忆史
历史鉴定与赏析
890文章数 56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媒体:安世中国第3次硬核回击荷兰 已获国家强势撑腰

头条要闻

媒体:安世中国第3次硬核回击荷兰 已获国家强势撑腰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离世的他曾是刘德华张学友御用班底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时尚
本地
艺术
健康
军事航空

推广|| 每天都在穿!这件外套,轻松搞定秋冬所有搭配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艺术要闻

广东惊现“乡村版白宫”,造价3200万,竟然是卫生院!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军事要闻

俄在日本海演习击沉假想敌潜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