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三旬后,蓂馀一叶秋。玄阴迎落日,凉魄尽残钩。当寒露节气走后,下一个节气就是霜降了,它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到了这个时候,秋风萧瑟天气也真正转向寒冷,正如霜降的名字一般,露水凝结成霜,万物随寒气增长而逐渐萧瑟。
![]()
今年的霜降是在公历的10月23日,也是农历的九月初三,这个时候霜降,对于后续的天气有着什么样的预兆呢?老话就有“早霜降冻死牛,晚霜降穿单衣”,10月23日霜降,今年冬天很冷吗?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不妨一起重新来认识一下霜降节气,以及看看今年冬天,是冷还是暖?
霜降的早晚是怎么定义的?
霜降的早晚,这里主要是指时间的一个前后,按照古人的一个判断方法,在农历的九月中旬之前,出现霜降节气,那么就是“早霜降”,反之,出现子农历的九月十五之后,那么就是“晚霜降”。今年霜降交节时刻为10月23日18时00分,对应农历九月初三。按照传统定义,这正属于“早霜降”。
![]()
按照大气环流的角度来看,霜降来得早,意味着冷空气活动提前且势力强劲,这种趋势往往会在整个冬季持续,导致冬季气温偏低。反之,霜降来得晚,说明冷空气活动推迟且势力偏弱,预示着暖冬的可能性较大。
“早霜降冻死牛,晚霜降穿单衣”啥意思?
意思就是霜降来的比较早的话,寒冷也会来的比较早,那么冬天就会特别的寒冷,反之,如果霜降来的比较晚,那么寒冷也会比较的晚,冬天就不会那么冷,可能要到春天的时候,才会比较的寒冷,也就是我们说的倒春寒。
![]()
从时间来看,今年是典型的早霜降,也就是说,后续冬天会比较的寒冷,像现在的北方地区,已经开始有冬意了,特别是东北还有西北地区,气温已经不断的降低,所以按照农谚的说法,今年的冬天会比较的寒冷。
今年冬天会很冷吗?
笔者认为,农谚是经验的总结,有一定参考价值,但不宜绝对化。所以我们作为参考就可以了,要知道,真正影响冬季气温的条件非常的多,比如说北极海冰、欧亚积雪、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等。今年恰好是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发展年,这一因素很可能叠加“早霜降”的影响,增加冷冬的概率。
![]()
国家气候中心的预测也显示,今冬我国北方地区气温较常年偏低的可能性较大,特别是东北和西北地区。不过也不需要过度的担心,因为气温偏低但不会极度寒冷”的状态。
再过些日子,就是霜降节气了,在这个节气,有赏菊的习俗,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记载:“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成为生命力的象征。
![]()
同时还有吃柿子的一个习俗,民间还流传着“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的一个说法,而且随着霜降的临近,我们还要记得适度的进补,这样也能为抵御寒冬贮备足够多的能量。
今年冬天无论是寒冷还是温暖,霜降都在提醒我们,要顺应自然,根据时间合理的调整好我们的生活作息以及饮食结构,这样才能在季节变换的时候,过得更加舒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