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就到寒露节气了,田里的活计该紧一紧了。今年寒露在月初,老辈人说“寒露在月初,冷雨伴风走”,准头不小。
![]()
未来几天老天爷要甩寒气了,北方冷空气南下勤快,南方秋老虎也得退烧。
昼夜温差能窜到15℃以上,跟坐过山车似的,庄稼可经不起这么折腾。平原上种玉米大豆的乡亲注意,趁这两天太阳好赶紧抢收。
![]()
玉米棒子晒干了要尽快归仓,豆子掉粒可就亏了收成。山区果园得提前防着夜里的凉气,苹果梨还挂在枝头上的,赶紧套袋。霜降前果子要是受了冻,卖相不好还不耐储存,辛辛苦苦干一年就白费。
湖区养鱼虾的老乡,留意水温变化,早晚巡塘别偷懒。水温一降,鱼虾容易应激,增氧设备提前检查,别等出了事才着急。
![]()
老辈人看天种地的经验不能丢,比如“寒露种麦,怕早不怕晚”。
但现在气候跟过去不一样了,播冬麦得结合天气预报,别死搬老黄历。
![]()
墒情好的时候抓紧整地,种子拌点防虫药,出苗齐整少生病。
家里有大棚的农户,该检修薄膜了,大风一来漏了风,菜苗可扛不住。旧薄膜有破洞的赶紧补,新薄膜提前囤着,降温前把棚扣严实。可能有人觉得离上冻还早,拖延两天没事,往年可不少吃这亏。
![]()
庄稼不等人,天气说变就变,农活就得赶在节气前头。
我个人认为,老传统里藏着大智慧,但也得跟上科学种地的法子。比如给菜地盖稻草、旧衣被保暖,再结合大棚升温,效果更好。
![]()
不同地形的地块情况不一样,山区防霜冻,平原抢收割,湖区保水产。
大家多留意当地气象预报,具体到乡镇的那种,心里更有谱。
寒露后太阳毒的时候少,但早晚凉气重,下地干活记得穿长袖。别为了图凉快穿短打,得了风寒耽误农时,得不偿失。最后再唠叨几句,现在该做的活计列个清单:收秋粮、整麦地、护果园、检大棚。
拿不准的地方,赶紧找村里的农技员问问,别自己闷头干。
老辈人的土办法该咋用才科学?您田里有啥应对高招?
抓住寒露前后这几天,把农活安排妥当,入冬心里才踏实。农时不等人,跟着节气走,日子才能过得顺顺当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