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文章观点仅供参考,所涉及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为提高文章流畅性,文章可能存在故事编译,读者请自行辩解!如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
谁能想到,疫情防控的“核酸神话”轰然倒塌,“核酸大王”张核子的名字突然成了全网唾骂的对象。
![]()
开头的导火索令人摸不着头脑:不到半年,张核子名下公司疯狂收割4.5亿,造假消息横空出世,查封、高消费限制、被执行人,一连串重拳砸下,仿佛社会忍耐到了极限才终于爆发。
盛世之下并无太平,事情都像积了好久的雷,忽然炸开。
![]()
时间从头理一理,画面一幕幕拉开。
疫情刚来时,许多人还在想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张核子却像嗅到了血腥味的鲨鱼。他踩着精准的时机,2022年一年就注册了足足16家核酸检测公司,加上以往铺设的网,总共30多个机构,密密麻麻分布在全国多个核心城市。整个扩张过程几乎没有阻力,像一把利刃插进混乱医疗市场,谁都追不上他的步伐。
按业内人的估算,这一年核子基因净利润高达70亿元,其实光上半年他就落袋4.5亿。
![]()
你想,这么大的基数,在核酸价格不断走低、检测费一降再降的情况下,他到底靠什么能如此狠赚?谜底揭开,原来是把人类健康变成了流水线——没做过检测的样本直接“批量阴性”,深圳那头,这些人把正常样本伪成“阳性”,害得整栋楼被错封一周,有人流离失所,有人断了饭碗;到兰州,又出了“阳性样本未上报”,让病毒悄悄扩散,社区感染连绵,防疫工作全白费。
按理说,这样的造假痕迹,换在平时,早该一锅端。可奇怪的是,2022年上半年,他的公司被查处后,只被罚了区区7万出头。半年4.5亿,罚款“九牛一毛”,都不用换零钱。结果处罚没有震慑,反而让他更大胆,后来造假行为更加密集。你就问,这人底气到底是哪来的?敢在举国防疫时顶风作案,简直往枪口上撞。
![]()
时隔多年,每每想到这些场景,我脑海总会跳出古罗马包税人的故事。罗马危机时期,包税人借特许经营权肆意征收苛捐杂税,又趁饥荒、灾乱大发国难财,吏治腐败,民间哀嚎。打个比方,张核子就是用疫情做包税人的那一套:被特权笼罩,游走于灰色地带,规则跟不上扩张速度,道德币值一落千丈。
回到张核子本人的人生轨迹,也能看出这人骨子里带着投机味道。
1972年出生湖南,父亲是老师,取了一个全家理工范儿的名字。高考进中国医科大学,毕业后顺理成章,干上了DNA鉴定工作,妥妥的专业出身。
可一到2000年,下海大潮起,张核子也跳进了商海,没做本行,先捞房地产配套,开了“红宝石别墅装饰公司”。赶上黄金时代,这一波让他快钱到手,完成原始积累。
![]()
但风水总有轮流转,装饰业到2012年没了红利,他又看上基因检测的新赛道,成立“核子基因”集团。这一波,形势变了,基因检测市场小,竞争猛,公司一路下滑,2019年都快撑不住了。直到那场疫情爆发,核酸成了防疫刚需。张核子靠着旧时积累的技术和人脉,借机狂飙突进,把全部资源砸进核酸检测,摆出一副要跟命运搏一场的狠劲。
你细品,如果前期扩张靠的是“时机”,后来把规模做大全仰仗“暗箱操作”。靠张珊珊这些代理人,遍地撒网,抓住各地“紧急采购”的漏洞,短时间里得到大量政府订单。南海公司泡沫案也常让我有类似联想:靠政府特许炒作头衔,制造虚假繁荣,等真相揭穿,泡沫一碎,无数人被坑。
![]()
核酸检测暴利的真相再明不过:检测流程靠“偷工减料”,招募员工不用培训,简化到极致。你敢信,这才是真正的利益“魔法”。可纸包不住火,火终究得烧出来。2022年11月,兰州核子华曦实验室出事,“阳性样本被误判阴性”,网友顺藤摸瓜查出张珊珊名下其实牵着30多家检测机构,背后的黑手就是核子基因。这个爆炸发现,炸翻全网,大家这下才觉醒:所谓全国检测异常、假阴假阳频繁,背后是人为操作,是资本在拿人命做游戏。
舆论如海啸扑来,国家卫健委终于出手,证据一项项查实。可事情还是反转,张核子并未立刻倒下。要等到2025年2月10日,深圳南山区法院下了一纸限高令,大家才真切感受到那声雷的余震。事情源于核子基因拖欠员工工资20万,法院执行后拒不还钱,张核子以法定代表人身份,直接被限制高消费。这意味什么?飞机、火车软卧、星级酒店、高尔夫都用不了。不动产、度假也别想。放在清末厘金制度里,这种“限高”就像打乱了官商的捞钱通道,有形之手、无形之手开始同步进化。
![]()
到2025年初,张核子名下超过21家公司注销。核子基因还嘴硬说“经营正常”,实际早已风光不再。2023年4月,他尝试自救,做起“核子优选”直播店、注册进口洗护号,想用卖货挽回损失,但结果是两个账号2024年全年的销售额都是零。直播间观众寥寥,全是“还有脸卖货”“造假赚够没”的嘲讽。
爆发期的投机人格,等疫情一过、信任崩塌,还能靠什么东山再起?晚清官商勾结设卡收厘金,清末一刀砍下来,多少人一夜白干,历史翻篇。
![]()
过去靠制度漏洞和灰色通道一夜暴富,等危机过去,信誉已毁,他再怎么折腾都白搭。社会和市场给出的答案是最直接的:失信品牌,哪怕跨界转型,也很难洗白。
“吃人血馒头”的人,本质上只能靠高风险、低诚信的灰色红利。危机退潮,淘金者退场,这才是所有人想看到的结局。
说句实在的,整个事件像把中国特殊时期的灰色产业链做了一次大体检。第一,不靠诚信的爆发式盈利,只会加速被法治和道德清算。第二,制度型套利一旦遇上公众愤怒和监管升级,结局注定是灰飞烟灭。张核子的下场,无非是活典型,谁若还沉迷短期投机,终有一天吃尽“极限反噬”的苦。
![]()
一朝享尽疫情红利,半年狂收4.5亿;一朝信用崩塌,社会和法律动手,烟消云散。那种声音,不用耳朵听,你能想象出全网那种痛快、畅快到极致的呐喊。这才是社会治理迭代的真正推力——每个人都等着看,谁在吃“人血馒头”,下场一定得让人心服口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