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寒露
传统二十四节气
![]()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今天,我们迎来寒露节气,寒露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
| |二十四节气
寒露
寒露·知道
“寒露”是深秋的节令,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0月8日或9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95°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在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寒”字。如果说“白露”是炎热向凉爽的过渡,“寒露”则是凉爽向寒冷的转折。
寒露三候
一候鸿雁来宾
等到寒露时,鸿雁南迁已近尾声。这些晚归的鸿雁姗姗来迟,三三两两,不紧不慢,像三请而后至的客人,派头十足。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
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蛤蜊贝壳的形状和条纹色彩与鸟雀差不多,令人眼花缭乱,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
三候菊有黄华
“寒露百花凋”,但菊花偏偏在寒露时盛开。“满城尽带黄金甲”,写的便是寒露时节的菊花之盛。
寒露·习俗
01
赏菊
菊花为寒露时节最具代表性的花卉,处处可见它的踪迹。古书记载:“九月九日,采菊花与伏苓、松脂,久服之,令人不老。”登高山、赏菊花,成了这个节令的雅事。
02
秋钓边
在我国南方,寒露时节告别炎热,阳光和煦,正是出游、赏花、吃螃蟹、钓鱼的好时节。由于气温下降迅速,深水处太阳已晒不透,鱼儿游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所以有“秋钓边”之说。
03
斗蛐蛐儿
秋风起,斗蛐蛐儿。白露、秋分和寒露,是北京、杭州等地市民斗蛐蛐儿的高潮期。蛐蛐儿也叫促织,一般听见蛐蛐儿叫就意味着入秋了,天气渐凉,提醒人们该准备过冬的衣服了,故有“促织鸣,懒妇惊”之说。
04
登高
寒露时节,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是秋意渐浓,蝉噤荷残。这个节气往往与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相近,所以很多习俗相同,如,邀约亲朋,登高望远。
05
05 吃花糕
九九登高,还要吃花糕,因“高”与“糕”谐音,故应节糕点谓之“重阳花糕”,寓意“步步高升”。花糕主要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等。
寒露·劳动
寒露不仅有赏菊、登高的雅趣,更是亲子共同参与劳动、感受自然与生活之美的好时机。为了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体会劳动的快乐,感知寒露节气的特点,我们特别发起以下 3 项亲子劳动倡议,快和孩子一起行动起来吧!
煮花生 品秋味
寒露时节,新鲜的花生成熟上市,煮花生是不少家庭寒露前后的传统美食,软糯香甜的口感既能暖身,又充满了秋日的烟火气。和孩子一起煮花生,既能让孩子了解食材的处理过程,又能在等待中培养耐心。
1.准备材料:带孩子选带壳生花生,观察外形、数纹路、摸触感,告知 “寒露花生最香甜”。
2.清洗:辅助孩子给花生 “洗澡”,搓去泥土,引导观察 “水脏花生净”,培养卫生意识。
3.煮花生:花生入锅加清水(没过花生)和少许盐,孩子可协助开燃气灶(家长全程看护),水开后转小火煮 15-20 分钟,让孩子观察水冒泡、闻香味。
4.品尝:关火焖 5 分钟,稍凉后共剥食,让孩子说说花生的味道,分享劳动喜悦。
安全提示:全程看护,防孩子触碰热锅热水。
登高 赏秋景
寒露时节,天气凉爽,秋高气爽,正是登高望远的好时候。和家人一起登高,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欣赏秋日的红叶、白云,感受 “寒露见红叶” 的节气美景,还能增进亲子感情。
选合适地点,让孩子整理登山物品(小水壶、纸巾、轻便外套,防温差着凉),告知物品用途。登山时慢走,引导观察红叶黄叶,玩 “找秋天” 游戏(找最红叶子、开花植物)。到山顶后远眺,让孩子感受 “万物变小”,拍亲子照,告知 “坚持能登顶”。
安全提示:检查孩子鞋子防滑合脚;牵好孩子防乱跑;长路线备零食补能量。
种秋菜 感生机
寒露是秋播的好时机,和孩子一起在家种秋菜,既能让孩子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 “寒露适合种什么”,又能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推荐种小白菜(生长 20-30 天、易活、占地小)最合适。
准备工具:浅口花盆(或泡沫箱、塑料盒,底部钻孔漏水)、营养土、种子、小铲子(或勺子)、喷壶。
播种:家长装土抚平,孩子挖 1 厘米深、3 厘米距小坑,放 2-3 粒种子,再盖土。
贴士:发芽后小苗过密,引导孩子拔弱留壮,讲解 “间苗给小苗生长空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