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帕金森患者而言,“走路” 这件普通人习以为常的事,却可能成为每天要面对的 “难题”—— 起步时像被粘在原地,迈出的步子又小又碎,走起来摇摇晃晃,稍不注意就有摔倒的风险。这些由疾病导致的运动障碍,不仅影响日常出行,更逐渐夺走患者的生活自主权。其实,无需复杂的器械或高强度训练,每天只需花 5 分钟 “敲对地方”,就能通过疏通经络,帮身体找回 “走路的力量”,慢慢改善小碎步、走路不稳的问题。
![]()
要想通过敲击改善走路问题,首先得找准关键的 “疏通点”——下肢经络上的核心穴位,尤其是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和足少阳胆经上的重点部位。中医认为,帕金森患者的运动障碍,与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密切相关,而下肢是经络循行的 “关键通道”,打通这些通道,就能让气血更好地滋养肌肉和关节,缓解肢体僵硬、无力的情况。
具体该怎么敲?掌握这几个步骤,在家就能轻松操作。第一步,先敲膝盖下方的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于膝盖外侧下方凹陷处往下约 3 指宽的位置,它是足阳明胃经的重要穴位,被称为 “长寿穴”,不仅能调理脾胃、促进气血生成,还能增强下肢力量。敲击时,可坐直身子,双脚平放在地面,用空心掌(手指并拢、掌心微空)轻轻敲击该穴位,力度以感到酸胀但不疼痛为宜,左右腿各敲 1 分钟,每分钟约敲 30-40 次。
![]()
第二步,敲击脚踝内侧的三阴交穴。三阴交穴是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的交汇之处,位于脚踝内侧最高点往上约 4 指宽的位置,能同时疏通三条经络,改善下肢血液循环,缓解肢体麻木、僵硬。敲击时,保持坐姿不变,用空心掌或指节轻轻敲击,左右腿各敲 1 分钟,力度同样以酸胀感为准,避免用力过猛损伤皮肤。
![]()
第三步,重点敲击大腿外侧的胆经沿线。足少阳胆经贯穿大腿外侧,从髋关节下方一直延伸到膝盖外侧,这条经络通畅与否,直接影响下肢的灵活度。敲击时,可将双手握成空心拳,从大腿外侧的髋关节下方开始,往下缓慢敲击至膝盖外侧,再从膝盖外侧往上敲回髋关节,重复这个动作 1 分钟,左右腿各做 1 组。敲胆经时要注意避开骨头凸起处,专注于肌肉部位,通过震动促进经络气血流动。
![]()
最后一步,敲脚底的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脚底前 1/3 凹陷处,是足少阴肾经的起始穴,能滋养肾气、激发下肢活力。敲击时可坐在床边,双脚悬空,用另一只手的掌心轻轻拍打涌泉穴,左右脚各拍 1 分钟,力度由轻到重,以脚底有温热感为宜。整个敲击过程下来,总共只需 5 分钟,操作简单,且不受场地限制,看电视、坐着休息时都能完成。
![]()
针对帕金森疾病的药物治疗问题,中医作为传统医术,王世龙中医师通过近二十年来对帕金森及相关疾病的深入治疗与临床实践总结,从而提出了“五龙震颤汤剂”这一纯中药治疗方案。
![]()
治疗不局限于单一症状,而是根据患者的证型特点配伍药材:对肝风内动的患者,用天麻、钩藤等 “平肝熄风” 的药材,就像给躁动的 “风” 降温,缓解震颤;对脾虚乏力的人,用黄芪、白术等 “健脾益气” 的药材,把气血 “养料” 输送到肌肉,改善动作迟缓;对肾精亏虚的情况,用熟地、枸杞等 “滋补肝肾” 的药材,给筋骨补充 “元气”,增强肢体力量。
![]()
与此同时,它能同时清理体内的 “病理垃圾”:用丹参、红花等 “活血通络” 的药材疏通瘀血,像打通堵塞的 “河道”;用茯苓、陈皮等 “化痰祛湿” 的药材化解痰湿,减少经络阻滞。这样一来,不仅能平息肝风、濡养肌肉,改善震颤、僵硬等运动症状,还能调理因脏腑失衡引发的 “连锁反应”—— 比如脾虚导致的便秘、肝郁引发的失眠抑郁、气血不畅带来的疼痛,都能通过脏腑功能的恢复得到改善。既缓解当下症状,更延缓病情进展,让患者的生活质量从根本上得到提升。
王世龙大夫北京出诊时间:每周二,周四,周六(每个月会去深圳,广州,天津坐诊)
咨询电话:15712958063
微信:bjzyt10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