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更多精彩内容请下滑至文末查看】甘肃村民李建平2003年因邻居患艾滋参与筛查,被疾控中心告知感染。此后四年,他遭村民孤立、家属纵容挥霍财产,一心等死。2007年他自费检测竟发现未患病,疾控中心却称其“自愈”。这场荒唐误诊,为何四年后才揭开真相?2003年我国艾滋病疫情报告显示,当年累计报告感染者超8万例,基层地区因检测技术或流程问题,偶有信息核对失误情况。李建平所在村庄因出现病例,疾控中心开展全员筛查,可谁料报告环节竟将同名同姓者的阳性结果错判给李建平。 确诊消息传来,李建平的生活彻底改变。村民避之不及,连家人也因“时日无多”的想法,不再约束他的开支。四年间,他每季度参与血检却从未见过报告单,这种异常未被重视,直到2006年医生一句“村里是否还有其他李建平”,才让他心生疑窦。 要知道,艾滋病患者常见的免疫力下降、反复感染等症状,他从未出现过。 2007年,李建平偷偷到外地医院检测,阴性结果让他震惊。当他要求省疾控中心复检,对方竟以“自愈”搪塞——而医学常识明确,艾滋病**目前无法彻底治愈(AIDS cannot be completely cured at present)** ,所谓“自愈”不过是掩盖失误的谎言。据2008年《中国卫生质量管理》期刊数据,基层医疗机构诊断失误后,主动纠错率不足30%,李建平的遭遇正是这一问题的缩影。他找记者维权时,涉事院长锁门躲避,更凸显部分机构面对失误时的推诿态度。 李建平四年的痛苦与损失,源于一次本可避免的误诊和后续的刻意隐瞒。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基层医疗流程的漏洞,更警示相关机构:生命与尊严不容轻视,及时纠错、承担责任,才是对民众最基本的尊重。
信息援引自——网易:《2003 年,男子确诊艾滋病,散尽家财在家等死,大夫:误诊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