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4年12月13日,程一鸣踩着拱北口岸的石阶踏上广州土地,而程一鸣也不是空手而来,这位国民党国防部情报局澳门组少将组长这一次带着秘密电台、密码本,五支无声手枪、四支常用手枪,二百多发子弹,最关键的是他身上带着一个记着二百多个特务的名字和联络方式的笔记本。可以说程一鸣的回归大陆表面上看波澜不惊,实际上已经引起了两岸内部掀起了滔天巨浪。
![]()
曾是旧时相识
程一鸣的经历相当复杂甚至可以说是传奇,他的革命资历实际上是非常早的。程一鸣在不到二十岁的时候就成为了革命大浪潮里面的弄潮儿,后来更是在 1926 年加入我党继续在上海地区参加革命。所以说很多人怀疑程一鸣这样经历的人后来在去到军统之后什么大事也没有办成恰恰是为了给自己进行掩护。
![]()
在各种原因的纷纭之下,程一鸣在 1931 年脱离组织,两年之后他成为了复兴社特务处的特训班教官。这可真的是天差地别的改变,一个从事工人运动的革命者转身一变又成为了压迫的刽子手,而这背后究竟有什么不为人知事情的发生我们今天已经无处可寻了。
不管怎么说,程一鸣在岗位上还是表现很出色的,他也在后来成为了军统西北区少将区长,还当过军统局第三处处长。抗战胜利后,程一鸣也坐过淞沪警备总司令部稽查处处长的位子。
![]()
直到 1949年广州解放前夕,程一鸣跟着特务机关往港澳方向逃跑,最后落在澳门,成了国民党情报局澳门站的少将站长。
平庸可能是保护色
跟那些在军统里呼风唤雨的人比,程一鸣显得有些“不起眼”,甚至是过于平庸了。
军统大特务沈醉曾经是戴笠的心腹,他对军统内部的事情知道得相当详细,而他在回忆录里提过程一鸣,他说程一鸣在当第三处处长的时候,抓地下党的事“办一件砸一件”。有回徐远举急着要抓一批人,找程一鸣批,程说自己病了,拖着没批,最后行动黄了。
![]()
很多人觉得程一鸣窝囊、无能,可现在再想,这份“低效”里,说不定藏着别的心思。而且非常矛盾的是,如果程一鸣真的是一个非常无能平庸的人的话,当年精明强干的戴笠究竟是怎么看上他的呢?
所以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在讨论程一鸣到底是“起义人员”,还是早就埋在军统里的红色特工?
![]()
1986年程一鸣去世后,追悼会是广东省安全厅和政协一起办的。讲道理此时程一鸣已经回到大陆二十多年了,但是安全厅最后掺和进来,总让人觉得他的身份不简单。而且戴笠当年也怀疑过他“通共”,曾经把程一鸣关了阵子,最后却以“事出有因查无实据”放了,这件事也成了个谜。
![]()
拨开云雾见光明
在回来之前,程一鸣暗地里准备了好久。华南地区的特务名单,他一页页整理好;能用的武器、藏着的机密文件,都归置妥当。终于在 12月13日那天,他拎着这些“投名状”过了关,一到广州就找了广东省公安厅,把知道的军统内情全说了。
![]()
这事在两边引起的反应天差地别。大陆这边相当重视,广东省副省长林李明专门去接他;台湾那边可就乱了套,听说蒋经国知道消息后,当场就把电话摔了,国民党的人事档案上,给他记了“叛变”两个字。
回来之后的日子,程一鸣终于卸下了当年做特务时候的紧张和压迫感。他后来当了广东政府参事室主任,专门做侨务和对台的相关工作。
![]()
在他闲暇之时,程一鸣写了本《程一鸣回忆录》,这里头记的都是军统里的真事,而这本书也成为和沈醉回忆录一样的对后人了解当年军统内幕极为重要的参考资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