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nging medical advances from the lab to the clinic.
![]()
(致敬2025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Fred Ramsdell,Mary E. Brunkow,Shimon Sakaguchi )
2025年10月6日,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了今年的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美国科学家玛丽·E·布伦科(Mary E. Brunkow)、弗雷德·拉姆斯德尔(Fred Ramsdell)和日本免疫学家坂口志文(Shimon Sakaguchi)。他们因“关于外围免疫耐受的发现”而分享1100万瑞典克朗(约合100万美元)的奖金。
![]()
Nature杂志以题为“Medicine Nobel goes to scientists who revealed secrets of immune system ‘regulation’”做了报道,显然是侧重于Treg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而
Science杂志报道侧重于癌症(另文报道)。
这项发现揭示了免疫系统如何自我调控,避免攻击自身组织,堪称免疫学领域的里程碑。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项突破性工作,以及它如何改变我们对自身免疫疾病的认知和治疗。
想象一下,你的免疫系统就像一支精锐军队,每天奋力抵抗病毒、细菌和癌细胞。但如果这支军队失控,转而攻击自己的身体,会发生什么?
这就是自身免疫疾病的根源,如1型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多发性硬化症等;以及我从1999年就研究的重症肌无力。这些疾病影响全球约10%的人口,带来巨大痛苦。
获奖的三位科学家正是发现了免疫系统的“刹车”机制--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 Treg),它像一支精英警察部队,及时制止免疫过度反应,维护身体和平。
▼ 四两拨千斤,占比极小、却调节着免疫的Treg。
![]()
( © The Nobel Committee for Physiology or Medicine. )
故事要从上世纪90年代说起。
坂口志文教授,当时在日本京都大学工作,于1995年首次发现了一种此前未知的T细胞亚型 -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这些细胞仅占所有T细胞的1-2%,却发挥着关键作用:它们抑制免疫系统,避免过度炎症和自身攻击。
▼坂口志文的实验:失去胸腺做中枢免疫调节的小鼠,患上自身免疫性疾病;得到其他小鼠的成熟T淋巴细胞(有Treg)后,保护小鼠患上自身免疫性疾病。
![]()
( © The Nobel Committee for Physiology or Medicine. )
在实验中,坂口移除小鼠体内的这些细胞,结果小鼠迅速发展出甲状腺、胰腺等多器官自身免疫病;反之,注入调节性T细胞后,疾病进程停止。这颠覆了当时的主流观点。人们以为免疫耐受仅在胸腺中形成(中央耐受),而坂口证明了“外围耐受”的存在,即在身体外围组织中,调节性T细胞实时监控和调节免疫响应。坂口的发现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免疫调控的大门。
▼ 布伦科和拉姆斯德尔,在Scurfy突变鼠中鉴定出在免疫调节最重要的转录因子FOXP3。
![]()
( © The Nobel Committee for Physiology or Medicine. )
2001年,玛丽·布伦科和弗雷德·拉姆斯德尔在美国西雅图的系统生物学研究所合作,他们研究一种名为“Scurfy”的小鼠品系。这种小鼠携带一个基因突变,导致致命的自身免疫疾病。他们鉴定出罪魁祸首:FOXP3基因突变。这个基因编码的蛋白是调节性T细胞的“主控开关”。进一步研究显示,人类
FOXP3基因突变会导致一种罕见的遗传性自身免疫病--IPEX综合征,患者免疫系统失控,攻击多个器官,常在婴幼儿期致命。
2003年,坂口团队将这些发现串联起来:他们证明
FOXP3基因特异性地在调节性T细胞中表达,并是其发育的必需因素。
没有FOXP3,调节性T细胞就无法正常形成,免疫系统便如脱缰野马。
▼ 在免疫系统中不断拨乱反正的Treg,纠正免疫细胞对自体的错误攻击。FOXP3 则是 Treg 细胞的“基因控制开关”,决定它们的“身份”和“功能”;FOXP3 能启动多个免疫抑制通路,抑制效应性T细胞(Teff)的过度活化,维持免疫耐受。
![]()
( © The Nobel Committee for Physiology or Medicine. )
诺贝尔委员会成员、卡罗林斯卡研究所风湿病学家玛丽·瓦伦-赫伦尼乌斯(Marie Wahren-Herlenius)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三位科学家的发现为我们提供了免疫系统调控的基本知识,帮助解释为什么我们能对抗无数微生物,却避免自身免疫病。”
Science杂志评论则直接指出:
几乎所有没有自身免疫病的人,都要感谢Tregs。
这项工作的影响远超基础科学。它直接推动了新型疗法的开发。
目前,制药公司正蜂拥而至,利用调节性T细胞对抗自身免疫性疾病。
例如,Sonoma Biotherapeutics公司(拉姆斯德尔现任科学顾问)正在开发“超级T细胞”疗法,通过体外扩增患者的调节性T细胞,再回输体内“平息”免疫风暴。
免疫学家萨曼莎·巴克特劳特(Samantha Bucktrout)在接受采访时说:“如果没有这些初始发现,整个领域都不会走到今天,我们现在能谈论‘治愈’自身免疫病。”
临床试验显示,这种疗法对1型糖尿病、狼疮和多发性硬化症有效,甚至可能改善器官移植排斥反应。
不仅如此,调节性T细胞还与癌症治疗相关。
在肿瘤微环境中,这些细胞有时被“劫持”,抑制抗癌免疫响应。科学家们正探索如何暂时阻断Foxp3功能,释放免疫力攻击癌细胞。这与当下热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抗体)相辅相成,或许开启癌症免疫疗法的新篇章。
伦敦大学学院免疫学家安妮·佩森纳克(Anne Pesenacker)指出:“这项发现彻底改变了我们对许多疾病的看法,我们开始思考如何‘增强’这种调控。”
三位获奖者的背景:
玛丽·布伦科生于1961年,普林斯顿大学博士,现任西雅图系统生物学研究所高级项目经理。她以分子生物学见长,早年研究基因突变与疾病。
弗雷德·拉姆斯德尔生于1960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曾在多家生物科技公司任职,推动基础研究向临床转化。
坂口志文生于1951年,京都大学医学博士,现为大阪大学免疫前沿研究中心特聘教授。他被誉为“调节性T细胞之父”,数十年来专注免疫耐受研究。
回顾诺贝尔奖历史,这不是第一次奖励免疫学突破。但2025年的奖项特别强调“外围免疫耐受”,凸显了免疫平衡的重要性。
在全球老龄化背景下,自身免疫病发病率上升,这项发现来得正是时候。未来,我们或许能看到个性化T细胞疗法,成为标准治疗,惠及亿万患者。
P.S.,
我们家每晚8:30是全家的15分钟读书讨论会,今天的主题就是免疫与疾病。我分享的观点将是:“科学进步,源于好奇与坚持”。
我是Mark 博士,在美国圣路易斯与各位朋友分享;也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我们下期见!
参考资料: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5-03193-3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medicine/2025/press-release/
(更多诺贝尔奖资讯,点击可见)
作者:Dr. Mark;助理:ChatGPT;编辑:Jessica,微信号:Healsanq,加好友请注明理由。
美国Healsan Consulting(恒祥咨询),于2016年创建于美国首都大华府地区,专长于Healsan医学大数据分析(Healsan™)、及基于大数据的Hanson临床科研培训(HansonCR™)和医学编辑服务(MedEditing™)。 主要为医生科学家、生物制药公司和医院科研处等提供分析和报告,成为诸多机构的“临床科研外挂”。
网址:https://healsan.com/
点击;From Bench to Bedside, Healsan Paves the Path.
(点击图片,进入自己感兴趣的专辑。或点击“”,浏览本公众号所有资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