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图投稿邮箱xuyitvxmt@163.com)
![]()
今天是2025年10月8日
星期三
今日天气
多云转晴
东北风1级
今晨最低气温:19℃
今天最高气温:27℃
重点关注
致盱眙县居民:不采!不买!不吃!警惕山林“隐形杀手”——毒蘑菇!
广大盱眙县居民朋友们:
秋雨润泽,我县的山林田野间野生植物蓬勃生长。此时,也是误食有毒野生蘑菇的高发季节。盱眙山水相依,林木茂盛,为菌类生长提供了天然条件,但其中也隐藏着致命的危险。为保障您和家人的生命安全,我们特此发出紧急科普与警示:不采、不买、不食野生蘑菇!
一、 认识潜伏在我们身边的“头号杀手”
在我国已发现的500多种毒蘑菇中,剧毒种类超过40种。它们外形朴素,与食用菇极其相似,极具欺骗性。
(一)“白伞伞,白杆杆”——致命鹅膏家族
1.致命鹅膏:通体洁白,菌柄细长,基部膨大,看似无害,却含有剧毒的鹅膏肽类毒素,仅需半粒米大小(10毫克)即可致死。中毒后有6~24小时的潜伏期,会出现“假愈期”(初期症状缓解),随后突发肝衰竭,致死率高达75%。
2.灰花纹鹅膏、裂皮鹅膏:同样身着灰白色“外衣”,是导致死亡人数最多的毒菇。误食极少量(0.1毫克/千克)即可致命,中毒过程遵循“潜伏期→胃肠炎→假愈期→肝肾衰竭”的致命四部曲。
![]()
(二)肉褐鳞环柄菇
是城市中风险非常大的一种毒蘑菇,喜好生长在城市的绿化带中,特别是在松柏、杉树树林中的草坪上,是日常宣传中不起眼的致命菌,居民容易放下戒备的心理去采摘。小个子(菌盖直径2.5~6cm),头长草(菌盖上有褐色鳞片),腿长毛(菌柄上有褐色鳞片)。它含有鹅膏毒素,可以造成急性肝损害,甚至多器官衰竭,是名副其实的“小个子大魔王”。
![]()
(三)“离人最近的毒菇”——大青褶伞
它不仅长在山林,更常出现在小区草坪、公园绿地、菜地甚至垃圾堆旁。主要引起剧烈呕吐、腹痛,重症可致多器官衰竭。
![]()
二、 中毒症状凶险,无特效药是最大难题
毒蘑菇毒素复杂,中毒症状各异,但都极其凶险:
胃肠炎型(最常见):呕吐、腹泻,严重可脱水休克。
急性肝、肾损害型(最致命!):务必警惕“假愈期”! 症状暂时缓解不代表痊愈,随后会突发肝坏死或肾衰竭,病死率高达90%。
神经精神型:出现幻觉、兴奋、谵妄,曾有案例患者食用后“莫名发笑、脚踩棉花”。
溶血型 & 横纹肌溶解型:导致贫血、血尿,引发急性肾衰竭。
重要提示:部分剧毒蘑菇毒素(如鹅膏肽类毒素)至今没有特效解毒药,治疗以血液净化为主,致死致残率极高。
三、 彻底破除!这些“鉴毒秘诀”全是致命误区
盱眙民间可能流传着一些鉴别毒蘑菇的方法,请您务必知晓,这些方法全是错的,信了就可能没命!
❌ “颜色鲜艳的才有毒”:错!纯白朴素的致命鹅膏是“头号杀手”,而颜色鲜艳的橙盖鹅膏反而是可食用的。
❌ “生虫、动物吃过的就没毒”:错!蛞蝓(鼻涕虫)啃食致命鹅膏后安然无恙,但人吃下去会中毒身亡。
❌ “用银器、大蒜一起煮会变黑”:错!毒素多为生物碱,不与银器或大蒜发生反应。
❌ “高温烹煮可以解毒”:大错特错!鹅膏毒肽等剧毒物质极其耐高温,即使煮沸2小时,毒性依然不变。
❌ “往年采摘的地方一直安全”:错!毒蘑菇的孢子会随风飘散,往年安全的区域,今年很可能长出剧毒新品种。
四、 科学结论与紧急呼吁
科学结论:肉眼无法可靠鉴别毒蘑菇!即便是真菌专家,在野外也需借助DNA分子鉴定技术才能准确区分。
近期,全国各地已发生多起误食中毒事件。例如,贵港市8人因误食野生蘑菇中毒,其中3人出现肝肾损伤,1人重症入住ICU,教训惨痛。
在此,我们向全体盱眙居民郑重呼吁:
绝不采摘:勿因好奇或经验主义采摘野生蘑菇。
绝不购买:不要在路边摊贩或不明渠道购买野生蘑菇。
绝不食用:家庭、饭店要杜绝加工食用野生蘑菇。
教育家人:尤其要提醒家中老人和孩子,提高警惕。
一旦误食,如何自救?
立即催吐:在神志清醒的情况下,可立即用手指抠咽部引发呕吐。
迅速就医:立即前往最近的正规医院就诊,千万不能因为症状轻微或进入“假愈期”而掉以轻心!
保留样本:携带剩余蘑菇样本或拍照留存,帮助医生快速诊断。
多人同食,同时就医:凡进食过的人,无论是否发病,均需立即就医。
十一尾声,和孩子一起“软着陆”!这份亲子心理调适指南请收好
十一假期接近尾声,即便孩子念叨“还想多玩几天”,咱们面对待衔接的作息,也不用慌,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几个温柔又好用的方法,陪孩子一起平稳过渡、攒满元气。
![]()
01
回顾假期“聊开心”
关注感受连情感
别一开口就问“作业写完没”,不如拉着孩子聊假期趣事:“还记得去公园喂天鹅时,你把面包掰成小块,天鹅追着你跑的样子吗?”等孩子说得眉飞色舞,再轻声说:“明天要去学校啦,咱们一起选个小书签放进课本,上课累了看看就想起假期,好不好?”
先关注孩子的感受,能让他觉得“被看见”,情感连接像小暖炉,能悄悄融化对开学的抵触。
02
调整作息“同步走”
引导孩子规律走
孩子熬夜不肯睡,有时是看见家长刷手机。不如定个“亲子作息约定”:晚上8点半一起把手机放进收纳盒,家长读书,孩子整理书包或看漫画,睡前花5分钟聊“明天期待的事”—— 比如“和同桌分享假期故事”。
全家节奏像串珠子,家长先往“规律”上引,孩子自然跟着走,还能让他觉得调整作息是和家人一起玩的小游戏。
![]()
03
面对遗憾“不焦虑”
练出“抗挫小铠甲”
孩子没写完作业急哭时,别批评“你怎么不早做”,蹲下来和他一起看作业:“咱们今天先写两页数学题,明天早上背一首古诗,分两步走就不难啦!”
告诉孩子“偶尔没做好很正常”,他会慢慢明白“遇到困难有办法”,这份抗挫力,会成为成长里的“小铠甲”。
04
列出学期“小目标”
积攒信心添动力
开学前一天,和孩子列“迷你计划”:“明天主动跟老师说‘早上好’”“第一节课记2个知识点”。完成后别忘了夸他:“今天主动问好,老师肯定特别开心!”
还可以一起整理书包,让孩子选喜欢的笔和本子;画一张“假期快乐清单”贴在书桌旁,想假期了就看看。这些小事,能帮孩子轻松找回状态。
![]()
小彩蛋
感觉要发火时,立刻按下暂停键:走到阳台(远离孩子),做 4-4-6 呼吸(鼻吸4秒、屏息4秒、慢呼6秒),默念“先安己,再安人”,再绕绕肩膀松一松。60秒后,把“作业写不完怎么办”换成“我看到你累了,咱们先定15分钟小目标,好吗?”家长稳了,孩子才能更安心。
假期收尾不是冲刺跑,而是温柔的“软着陆”。愿我们在温柔而坚定的陪伴里,把爱写进每一次具体细微的互动,孩子自然会带着满满安全感回到校园!
来源:盱眙卫生健康 淮安教育发布
融媒体编辑:何伟舟
责任编辑:丁文
审核:王礼富
复审:王金波
终审:贾战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