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宝宝迈出人生第一步,学会走路后,本以为可以轻松些,可不少妈妈却发现,宝宝还是经常要求抱抱。这让妈妈们有些困惑,该怎么办呢?咱们一起来找找办法。
了解宝宝求抱原因
1. 身体疲劳:宝宝的小脚丫和腿部肌肉还在发育中,走一会儿路就容易累。别看宝宝走得欢,可能没走多远,身体就吃不消了。就像小小的电池,电量很容易耗尽。比如宝宝在公园走了一段路后,小嘴一撇,伸出小手要抱抱,这就是身体发出的疲劳信号。
2. 寻求安全感:外面的世界对宝宝来说既新鲜又充满未知,有时候会让宝宝感到害怕。当宝宝面对陌生环境、陌生人,或者遇到突发情况,如听到巨响,就会本能地想回到妈妈温暖、安全的怀抱,就像躲进“避风港”。
3. 吸引关注:宝宝知道通过要求抱抱能吸引妈妈的注意力,得到妈妈更多的爱和关怀。有时候,宝宝可能并不累,只是想和妈妈亲密接触,享受妈妈专属的陪伴。比如,宝宝看到妈妈在和别人聊天,就会跑过来要抱抱,想让妈妈的目光只落在自己身上。
应对宝宝求抱的办法
1. 合理安排休息:根据宝宝的体力,适时安排休息时间。比如在散步时,每隔一段时间就找个长椅,让宝宝坐下来喝点水,吃点小零食,放松一下。要是宝宝看起来已经很疲惫,主动抱抱宝宝,让宝宝在怀里恢复体力。但不要宝宝一有点累就抱,适当让宝宝坚持一下,锻炼腿部力量。比如可以鼓励宝宝说:“宝宝再走一小段路,前面就有可以休息的地方啦,宝宝最棒了!”
2. 给予安全感:当宝宝因为害怕而求抱时,妈妈要立刻给予回应,抱紧宝宝,轻声安慰。可以说:“宝宝别怕,妈妈在这儿呢,有妈妈保护你。”然后简单向宝宝解释让他害怕的事物,帮助宝宝消除恐惧。比如宝宝听到鞭炮声害怕,妈妈可以说:“这是鞭炮的声音,它会发出很大的响声,但不会伤害到宝宝哦。”等宝宝情绪稳定后,再鼓励宝宝自己走路。
3. 巧妙转移注意力:如果宝宝是为了吸引关注而求抱,妈妈可以尝试用其他有趣的事物转移宝宝的注意力。比如拿出宝宝喜欢的玩具,或者指给他看路边有趣的小动物、漂亮的花朵。“宝宝看,那边有只小花猫,我们一起去看看它在干嘛好不好?”这样既能满足宝宝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又能减少宝宝对抱抱的依赖。
4. 设定规则与奖励:和宝宝商量一个“走路规则”,比如走一段路就可以得到一个小贴纸,集齐一定数量的贴纸就能兑换喜欢的小礼物。让宝宝明白,自己走路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而且会有奖励。刚开始宝宝可能不太理解,妈妈要耐心引导,每次宝宝达到目标,都要及时给予奖励和表扬,“宝宝自己走了这么远,真厉害,这张贴纸奖励给你!”
宝宝会走还求抱抱是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妈妈们不用过于焦虑。通过理解宝宝的需求,采用合适的方法应对,既能让宝宝得到足够的关爱,又能帮助宝宝逐渐学会独立行走,健康快乐地成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