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谈及朝鲜半岛,“统一”这一概念曾是朝韩双方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潜在默契,即便边境冲突频发、军事紧张持续升级,两国始终未彻底撕破脸面。
然而如今,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的一系列声明彻底改变了格局。他不仅公开断言朝韩为“永无可能合并”的两个独立国家,更宣布将从宪法中清除所有与统一相关的条款,并坚定表态:“拥核之路绝不会倒退一步。”
此举令国际社会普遍感到震惊:在长期倡导“半岛统一”的背景下,朝鲜为何甘愿承受外部孤立和经济困顿,执意将核武器视为国家安全的终极保障?面对平壤日益强硬的姿态,美韩联盟又该如何应对?
![]()
要真正理解此次政策转向的深远意义,必须聚焦一个关键时间点——2025年9月21日,金正恩在第十四届最高人民会议上的讲话并非临时性的政治表态,而是即将写入“国家根本法”的战略定调。
据朝中社与韩联社报道,金正恩当日明确指出:朝韩是以大同江为界、注定无法融合的敌对政权,并强调“实现统一的前提,只能是一方彻底消亡”。
更为重要的是,他正式宣告启动宪法修订程序,全面剔除有关“国家统一”的一切表述,同时暗示早在2024年1月提出的修宪动议已实质推进并落地实施。
![]()
这意味着朝鲜在法律层面正式确立其主权范围仅限于半岛北部,不再主张对整个半岛拥有法理上的统治权。
须知,宪法乃一国制度基石,涉及国家身份定位的重大修改需经历严密流程,背后必然凝聚了长期且系统的战略评估。
过去即使朝韩关系高度紧张,双方仍保留着“未来统一”的象征性空间:韩国设立“统一部”专责相关事务,朝鲜也曾发布过促进民族和解的政策文件,彼此默认“朝鲜民族一体”的基本共识。
![]()
而今,朝鲜通过立法手段彻底斩断统一的可能性,在法理与意识形态双重维度上终结了这一历史命题,相当于为“半岛统一”议题画上句号,奠定了长期分治的新常态。
金正恩多次重申“核武装不可逆转”,甚至直言“放弃核武器绝无可能”,这番言论背后折射出朝鲜基于历史经验所提炼出的深刻生存哲学。
虽未明言,但其潜台词清晰可辨——利比亚与伊拉克的命运正是朝鲜极力规避的“前车之鉴”。
![]()
2003年卡扎菲宣布放弃核计划后,利比亚迅速陷入内战漩涡,国家治理体系崩塌;萨达姆政权被推翻后,伊拉克至今未能摆脱动荡泥潭。
在朝鲜看来,这两个案例生动诠释了“一旦弃核,便失去自保能力”的残酷现实。
尤其当美国频繁对无核小国施加制裁甚至发动军事打击,却对拥有核力量的俄罗斯始终保持克制,这种鲜明对比进一步强化了朝鲜的判断。
![]()
俄乌战争期间,俄罗斯凭借核威慑有效阻止北约直接参战,这一地缘博弈结果让平壤更加确信:唯有核武器才能构筑真正的安全屏障。
正因如此,朝鲜不仅拒绝弃核,反而推行“核常并进”的复合型国防战略。
韩国统一部分析认为,朝鲜清楚认识到核武器的实际使用门槛极高(毕竟核战争后果无人能承担),因此一方面以核力量作为战略底牌,另一方面加速发展海军力量与先进常规武器,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防御体系。
![]()
对朝鲜而言,是否拥有核武不是政策选择问题,而是关乎政权存续的根本性命题。只要手握核威慑力,就能在美韩高压围堵下维持独立自主的地位,哪怕代价是长期被国际社会孤立、国内经济停滞不前,也远胜于解除武装后的任人宰割。
就在朝鲜强硬亮明立场的同时,美韩方面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被动局面,尤其是韩国总统李在明。
![]()
恰逢其执政满百日之际,他曾试图以温和姿态缓和局势:暂停向朝鲜空投宣传单张、停止边境扩音喊话等挑衅行为,期望以此打开对话窗口。
但结果却是“善意换冷遇”,朝鲜不仅拒绝任何形式的接触,反而指责他在核议题上的态度比前任保守派政府更为激进。
双方的核心矛盾难以调和:韩国坚持“去核化”为谈判先决条件,认为若不放弃核计划则无对话基础;而朝鲜则视“拥核国地位”为不可触碰的红线,坚决不予妥协。
![]()
由此导致朝韩陷入深度僵局,连最基础的沟通渠道都已中断。李在明原计划借助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推动大国协调机制,试图重塑韩国在东北亚事务中的影响力。
然而随着中美俄三方在该区域的战略角力不断加剧,韩国的话语权被严重挤压,最终很可能不得不接受“对朝关系长期冻结”的现实处境,转而依赖强化美韩同盟及提升常规军备来寻求安全感。
![]()
美国的处境同样陷入两难:一方面,朝鲜已具备实战化核能力,常规军力亦持续增强,若贸然采取军事行动,极可能引发灾难性后果,这是华盛顿无法承受的风险。
另一方面,若想重启外交谈判,则必须首先承认朝鲜的拥核事实,而这恰恰触及美国当前政策的绝对禁区。
尽管金正恩释放了一丝谈判空间,表示愿意对话,但前提条件极为苛刻——美方必须放弃“无核化”要求,并正式承认朝鲜为合法拥核国家。这两项要求短期内几乎不可能被特朗普政府接受,即便有意促成“第三次美朝首脑会晤”,实质性突破也遥不可及。
![]()
值得注意的是,金正恩此前曾赴华出席九三阅兵仪式,与中俄领导人同台亮相,展现出三方之间深层次的战略互动。
在西方严厉制裁之下,朝鲜的经济发展与物资供应严重依赖中俄支持;而中俄出于牵制美国在东亚战略布局的目的,也在一定程度上默许了朝鲜发展核武的事实。
![]()
归根结底,金正恩此次的全面摊牌,标志着朝鲜半岛正式迈入全新阶段:“统一”已被彻底边缘化,“拥核自立”上升为核心国策,朝韩长期对立成为既定现实。
以往半岛问题的焦点在于“如何推进无核化进程”,各方尚能围绕“分阶段弃核”展开技术性磋商。
而现在,议题已演变为“如何防止核误判或核冲突”,彼此间最基本的信任机制已然瓦解,“危机管控”成为唯一勉强维系的合作领域。
但在当前复杂的大国博弈环境中,地区局势瞬息万变,这种脆弱的共识究竟能维持多久,仍是未知数。
预计朝鲜将在10月劳动党建党纪念日的阅兵式上展示新型战略武器,进一步巩固其“有核国家”的国际形象;与此同时,美韩或将深化联合军演、升级导弹防御系统,以应对潜在威胁。
可以确定的是,掌握核打击能力的朝鲜已成为影响半岛格局不可或缺的关键力量。未来的走向,取决于美、朝、韩、中、俄五方的下一步战略抉择。但有一点毋庸置疑:那个可以被忽视的朝鲜已经远去,一个以核武为支柱、追求完全自主的朝鲜,正在重塑整个东北亚的地缘政治版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