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0月7日下午5时45分许,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美国科学家John clarke、Michel H. Devoret和John M. Martinis获奖,以表彰他们“发现宏观量子力学隧穿和电路中的能量量子化”。2025年的诺贝尔奖单项奖金为1100万瑞典克朗,与2024年持平,合人民币834.526万元。
![]()
在量子力学里,量子隧穿效应(Quantum tunneling effect)指的是,像电子等微观粒子能够穿入或穿越位势垒的量子行为,尽管位势垒的高度大于粒子的总能量。在经典力学里,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但使用量子力学理论却可以给出合理解释。
量子隧穿效应是太阳核聚变所倚赖的机制。量子隧穿效应限制了太阳燃烧的速率,是太阳聚变循环的瓶颈,因此维持太阳的长久寿命。许多现代器件的运作都倚赖这效应。例如,隧道二极管、场致发射、约瑟夫森结、磁隧道结等等。扫描隧道显微镜、原子钟也应用到量子隧穿效应。量子隧穿理论也被应用在半导体物理学、超导体物理学等其它领域。
由于对于量子隧穿效应在半导体、超导体等领域的研究或应用,已有5位物理学者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关于量子力学的科普(来源科普自媒体蝌蚪五线谱,并适当精简)
2025年,距量子力学的诞生恰好过去100年。在这100年间,量子力学已成为现代科学的基石,也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也许,你和我们很多人一样,是一个普通的城市上班族;也许,你也曾有过仰望星空的梦想——像科学家一样理解这个世界,却困于日复一日的忙碌中,没有时间再抬头看一看。如“量子力学”这样的词汇,虽已存在了百年,也许对你来说,却显得依旧遥远而陌生。
但是,量子力学,这个潜藏在世界任何地方的精灵,并不需要刻意的寻找,它就站在普通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转角,在你读到这句话时,你早已与它不期而遇了很多次。不信?让我们从你的早晨开始说起。
7:00 AM | 掌中的宇宙:手机与半导体
早上7点,你的手机闹钟像往常一样将你从睡梦中唤醒,手机中的芯片开始工作,组成它的是许多微小的半导体元件。在经典物理的世界里,一个物体要么导电,要么不导电,几乎不存在“既是又不是”的模糊状态。但是,在经典理论之外,量子力学的能带理论,却催生了半导体这颗现代工业的明珠。
![]()
介于导电与不导电之间的特殊性质,使半导体材料能够被制成一个个微型开关,控制电流在导通与不导通之间正确地切换,组合成轻便而强大的集成电路,为你处理着大量的数据,再变成可读的信息,呈现在你的眼前。
8:00 AM | 天空的指引:导航系统与原子钟
你打开手机的地图软件开始导航。此时,地球周围不同位置分布着的定位卫星正在向你发送信号。通过收集发送与接收信号的时间差,再乘以光速换算成距离,手机的导航系统最终准确地认出你所在的位置,并为你提供合适的路线。
![]()
卫星定位基本原理 来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因为光速极快,精确的位置判断依赖于精确的计时,而这都归功于卫星上搭载的原子钟。由于原子核外电子的能量量子化,每个原子释放的电磁波都有着极为精确的能量——在量子力学中,这意味着极为精确的频率,也就是极为精确的时间间隔。这是大自然为人类提供的最精准的“节拍器”,以此为基准造出的原子钟。如果没有量子力学的加持,你的导航可能只会把你带到目的地所在的街区,却不能到达精准的门口。
10:00 AM | 穿墙的“幽灵”:U盘与量子隧穿
到达公司你开始办公。你将它们拷贝到你的U盘。U盘中的一个个浮栅晶体管开始工作。这是一些由薄薄的氧化物绝缘层封锁住的小隔间——这些氧化物在经典力学中必不导电,当电子撞上它,就好像一个球被扔向一堵坚实的水泥墙。于是,外面的电子进不来,里面的也出不去。
![]()
量子隧穿 来源:因斯布鲁克大学
但是,多亏了量子力学中的隧穿效应,一旦电子受到了更高能量的激励,它们就变成了奇诡的幽灵,能够穿过本来拦住它们的绝缘层“墙壁”,出去或者进来,让小隔间内的电子存储情况发生变化。
这种存储技术叫做“闪存”技术。设计者将有电子的小隔间当作“0”,没有电子的小隔间当作“1”,你的文件数据就这样被写入了小小的U盘,方便地在不同设备间传输。
![]()
除U盘之外,SD卡和固态硬盘也是闪存技术常见的应用场景
12:00 PM | 秩序之光:扫码枪与激光
中午,你来到楼下的便利店,店员的扫码枪,红色的激光扫描出商品的条形码,商品的名称和价格立刻显示出来,再扫描你手机上的付款码,你用十几秒的时间就获得了今天的午餐。而这激光的产生,同样也依赖于原子核外电子的能量量子化。
8:00 PM | 发光的魔法:显示屏与量子点
你的家配备的宽色域的显示器也是使用了量子点材料,这是一些很小的半导体粒子,每一颗的尺寸都只有几纳米。它们附着在LED背光板上,在背光源的激发下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在几纳米的尺度下,量子点发光的颜色受到量子力学的牢牢掌控,每一种大小的粒子都对应着一种单独的颜色,这是一种奇特的“量子尺寸效应”:在宏观世界,材料的颜色由其化学成分决定;但在纳米尺度,物理尺寸本身就能改变其光学性质。用这个方法调控的颜色十分纯净,使得屏幕有了非凡的色彩表现力。
![]()
不同颜色的量子点材料:粒子尺寸越大,发光颜色越红;粒子尺寸越小,发光颜色越蓝 来源:巴黎理工学院
11:00 PM | 不眠的城市与不息的能量
足够的放松之后,你再一次进入了梦乡。而此时,你所在的城市却并未沉睡。在这不眠的现代都市里,时刻不停的电力供应,是这座城市运作的关键命脉,而其中核能(其能量源于原子核的裂变与聚变)与太阳能(其核心是光电效应,正是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奖的量子理论贡献)所产生的电力,同样与量子力学的开拓密不可分。
原来,那些看起来高端的科学,其实并不遥远,而我们看似按部就班的生活,其实也充满奇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