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平安信用卡持卡人吴某因短期资金周转困难,试图通过协商分期缓解压力。某自媒体平台上一则“全额退息”广告将他引入陷阱。代理中介张某以“专业协商”为由收取6000元代理费,伪造“贫困证明”提交银行后,因公章造假被系统识别,案件移交公安机关。吴某不仅损失代理费,更因延误还款导致征信出现不良记录,贷款申请接连被拒。这起案件暴露出平安信用卡协商减免领域的中介欺诈乱象,凸显了通过官方渠道协商的紧迫性。
![]()
伪造材料与信息泄露,中介陷阱的双重毒刃
不法中介的作案手法已形成完整链条:虚假宣传引流,以“零门槛退息”“债务清零”为噱头吸引持卡人;伪造材料欺诈,通过PS技术伪造证明文件,甚至购买非法公章伪造公文;拖延失联收割,以“系统故障”等理由拖延后拉黑消失。此类陷阱的危害远超经济损失——伪造公文涉嫌违法,持卡人可能因“共同犯罪”被追责;个人信息泄露后,银行卡盗刷、电信诈骗风险激增;而征信污点将影响持卡人数年的贷款、就业机会。
![]()
官方渠道破局:95511热线成防诈利器
面对猖獗的中介欺诈,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划出三条“红线”:严守信息防线,银行工作人员绝不会通过电话索要密码、验证码,持卡人遇此类要求应立即挂断;认准平安银行95511官方热线,所有平安银行信用卡协商方案均通过银行书面通知,持卡人可拨打平安银行95511核实中介身份;拒绝“包成功”承诺,正规协商需审核收入证明、负债情况,任何提前收费的服务均属欺诈。
信用守护,主动规划优于被动防诈
防范中介陷阱仅是第一步,持卡人更需建立科学的信用管理意识。若因突发情况导致还款困难,可通过官方渠道申请;同时,警惕网络上流传的平安信用卡退息退费教程,此类内容实为中介诱导恶意投诉的套路,不仅无法退息,还可能因虚假投诉被列入银行风险名单。
在央行整治“征信修复”乱象的背景下,持卡人更应珍惜信用。平安信用卡协商减免等需通过银行正规流程提交,信用是现代社会的通行证,唯有通过官方渠道协商、主动履行还款义务,方能筑牢金融安全防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