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台湾地区中国国民党(蓝营)的党主席改选进入关键阶段,郑丽文作为本次选举中最具话题性的候选人,凭借鲜明的公众形象和对党内积弊的批判,迅速聚集了大量基层支持,民调一度领先。
然而她在10月5日举行的首场党主席候选人辩论会上的一番言论,却让许多支持者深感失望,她公开表示,若当选党主席,将寻求与日本政界人士高市早苗会面,以“强化台日关系”,此言一出,立即引发轩然大波。
![]()
面对郑丽文的言论,蓝营内改革派代表张亚中在辩论现场情绪激动,发出强烈怒吼,而前国民党主席洪秀柱的预警,此刻显得尤为深刻,大陆不会无限期等待统一,下一任蓝营领导人必须对和平统一有清楚态度。
郑丽文的会面提议
2025年10月,台湾政坛因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的激进对华政策及蓝营内部对两岸关系的不同表态,陷入新一轮舆论震荡。
![]()
国民党内部分裂迹象加剧,郑丽文提出与高市早苗会面的建议引发争议,张亚中公开批评蓝营路线偏软,而洪秀柱此前关于“坚守九二共识”的预警被重新提及。
这场风波不仅暴露蓝营在两岸议题上的矛盾,更折射出台湾社会在外部压力下的深层焦虑。
![]()
10月5日,国民党籍前立委郑丽文在政论节目中提出,台湾应主动与日本新任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接触,通过对话缓解东亚紧张局势。
她援引高市早苗近期关于“加强日台安全合作”的言论,认为“台湾作为印太地区关键节点,需与日本建立沟通管道,避免被边缘化”。
![]()
这一提议迅速引发蓝营内部反弹,部分支持者认为,郑丽文的建议符合国民党“亲美友日”的传统路线,尤其在大陆与日本因钓鱼岛、半导体管制等问题关系趋紧的背景下,台湾可通过日方传递自身立场。
但反对者指出,高市早苗是日本右翼核心人物,其竞选纲领包括“修改和平宪法第九条”“部署美制中程导弹”,并多次在涉台问题上表态支持“台独”势力,与这样的人会面,可能被解读为蓝营对“一边一国”的默许。
![]()
《联合报》调查显示,62%的国民党基层党员反对郑丽文的提议,认为此举“违背一个中国原则”,而民进党则趁机攻击,称“国民党连日本右翼都要讨好,彻底暴露亲中卖台本质”。
面对争议,郑丽文5日晚间在社交媒体发文澄清,强调“会面需以台湾利益为前提,绝不触碰红线”,但未进一步说明具体条件。
![]()
张亚中的怒吼
就在郑丽文陷入舆论漩涡时,国民党籍学者、台湾大学教授张亚中于10月6日举行记者会,直指蓝营当前对两岸关系的处理“软弱无力”。
他展示了一份对比数据,2025年1月至9月,国民党在立法院提出的涉两岸议案中,仅12%涉及“九二共识”或“和平统一”,而68%聚焦于“经济合作”或“文化交流”。
![]()
“当民进党推动‘去中国化’时,国民党却在谈粽子文化,当日本右翼叫嚣‘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时,我们连一句严正声明都没有”,张亚中情绪激动地表示,“如果继续回避核心议题,蓝营将失去所有支持两岸和平的选民。”
他特别提到高市早苗的当选,称这是“外部势力干预台海的危险信号”,“日本右翼从未放弃‘大东亚共荣圈’的幻想,而我们的政党还在纠结是否要见他们。”
![]()
张亚中呼吁国民党重新明确“一个中国”立场,并制定对日政策白皮书,明确“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的底线。
张亚中的发言在蓝营内部引发两极反应,支持者认为他“说出了基层心声”,反对者则批评其“制造内部分裂”,国民党主席朱立伦6日晚间回应称,“党内对路线有不同看法很正常,但所有政策都需以台湾安全为优先”。
![]()
洪秀柱的预警重提
随着争议扩大,前国民党主席洪秀柱2024年12月的一段演讲视频被网友翻出,当时她警告:“如果蓝营放弃‘九二共识’,就等于放弃自己的政治灵魂。”
她指出,民进党通过“反中”凝聚基本盘,而国民党若效仿,只会陷入“左右不是人”的困境,这段视频在10月7日登上热搜榜首。
![]()
洪秀柱7日下午接受采访时进一步表示,当前两岸关系的恶化,根源在于民进党拒绝承认“九二共识”,导致对岸不得不采取反制措施,“但国民党不能因此退缩,更不能为了选票去迎合民进党的‘抗中’路线。”
她特别提到郑丽文的提议,认为“与日本右翼接触需极其谨慎”,“高市早苗之流从未尊重台湾的主权诉求,他们要的只是利用台湾牵制大陆”。
![]()
洪秀柱强调,蓝营不能再以“维持现状”为借口,回避两岸关系的本质问题,她曾主张推动“两岸和平发展委员会”,提出“一中同表”构想,虽未被主流接受,但其政治勇气与战略远见,至今仍被许多理性人士所敬重。
而如今郑丽文的争议,恰恰印证了洪秀柱的担忧,若蓝营继续在“统独”问题上含糊其辞,甚至迎合“台独”叙事,终将失去两岸对话的资格,也失去台湾民众的信任。
![]()
蓝营的动荡并非孤立事件,10月以来,台海局势因外部势力介入持续紧张,10月3日,美国“里根”号航母战斗群穿越台湾海峡,中国东部战区随即组织海空兵力跟踪监视。
10月7日,日本海上保安厅称“中国海警船在钓鱼岛周边海域巡航”,引发日方抗议,这些事件进一步刺激了台湾社会的敏感神经。
![]()
《中国时报》评论指出,当外部压力增大时,台湾内部往往出现“向中间靠拢”或“向极端分化”的两种趋势,而当前蓝营的争议正属于后者。文章警告:“如果政党为短期选票放弃原则,最终受损的将是台湾的长远利益。”
若不能真正觉醒,回归“一个中国”的初心,推动实质性改革,即便换人,也难换命,而蓝营能否走出泥潭,不仅关乎其自身存亡,更关乎台湾的未来与两岸和平的可能。
![]()
结语
这场由高市早苗当选引发的蓝营内部分歧,本质上是台湾社会在外部压力与内部转型双重作用下的必然反映。
而当政治人物为选票计算利益时,选民也在用投票权衡量政党的诚意,10月的台湾政坛,或许正站在一个需要重新定义“我是谁”的十字路口。
![]()
不知道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喜欢文章的话记得点赞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