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一张图片,图片里列举了各省人口收缩型城市名单。
但这张图片没给出判断城市人口是否收缩的计算方法,也没给出可信的数据来源。
抱着好奇的心态,我们也想了解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行政区,哪些行政区的人口处于收缩状态。
想了解上述的情况,需要先确定人口统计方法:户籍人口还是常住人口。
这一篇,我们以《人口与就业年鉴2024》收录的2023年度各地户籍人口数据为基准,再从各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里得到2024年常住人口数据。
基于以上数据,可计算得出2024年常住人口数量是减少了还是增加了。减少的城市,可视为人口收缩型城市,反之可视为扩张型城市。
关于常住人口数据,大多地方的《统计公报》直接给出了数据,还有一些虽没给出,但有人均GDP数据,可计算得到常住人口数据。剩下的一些城市,两个指标都没公布,视为数据缺失。
从以上信息,按照省份分类后,我们得到各省城市的收缩或扩张程度:图表里的负数表示收缩,正数表示扩张,单位:百分比。
![]()
不包括数据缺失的24座城市,其余313座地级行政区里,共有97座常住人口比户籍人口多,即有外来人口流入。其中东莞、深圳和中山流入率超过100%,说明常住人口中,至少一半人是外来人口。
除了前述的三座城市外,还有36座城市的人口净流入率超过了30%,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杭州、苏州、成都、郑州、长沙等主要城市,你可以从图表里找到具体的名单。
从分布看,除了省会、计划单列市外,其余人口净流入超过30%的城市,大多分布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以及北方的多座资源型城市里。
剩下58座净流入但流入率不超过30%的城市,大多是各省仅次于省会的重要城市或资源型城市。
其余216座流入比例为负(流出)的地市里,只有19座流出率在5%以下,还有7座超过了30%,其余则分布在5%到30%之间,你可以查阅图表找到你想了解的城市,不一一列举。
这7座户籍人口流出率超过30%的城市,分别是:内蒙古的乌兰察布,河南的驻马店、信阳和周口,四川的资阳,吉林的松原和黑龙江的绥化。
2023年重庆户籍人口3409万,常住人口3190万,可知人口流出率达到了6%。但考虑到重庆农村人口的比重,整体人口的净流出,并不代表市辖区人口的净流出。
有人认为城市人口的收缩,对房地产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作者认为这种影响并没有那么大,其效果也不会那么快产生。
跟小城市月薪三千、晚上可以和家人一起吃饭的小城市生活相比,随着年龄增大、月薪翻倍、但远离家人、更无暇照顾家人的生活并不太受人喜欢。
所以小县城仍有足够的动力,留住因年龄不得不离开大城市的人口。以人工智能为典型的新一轮技术迭代,或许会是中小城市的一次机会,也是房价变化的一次机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