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件“国之重器”同时亮相,中国厚积薄发,美国的败局,早在几十年前就注定了。
恐怕很多观众都不知道,就在这个国庆假期里,我国取得了多项技术与关键项目的突破。
![]()
首先,是中国核聚变装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一个重达400多吨的底座在万众瞩目之下被安装到位,这也意味着我国核聚变设施的建设工作将步入正轨。
这个设施到底有什么意义,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甚至不少人觉得核聚变这种东西离我们太远,事实恰恰相反,简单来说,如果我国能够在核聚变技术上取得突破,那么我们的发电成本将远低于其它任何常规发电方式,我们的用电价格自然会随之下降,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工业生产成本也可以下降,甚至相关技术成熟后,还可以将其利用在宇宙飞船上,总之,这是一项开启未来的技术。
但核聚变装备开建只是开始。
就在1号当天,全世界首个双塔光热储能发电站进入最后调试阶段,两座200多米的吸热塔矗立在茫茫戈壁滩之上,塔下27000块定日镜将太阳的能量折射到吸能塔之上,经过精心计算,这座电站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的稳定供电。
随后,在我国第15 次北冰洋科学考察任务中,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在北极冰区完成首次下潜,并与无人潜水器进行了水下协同作业,有人说这又有什么意义呢?说实话,这件事情的重要性可能不亚于核聚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陆地上的矿产资源将会越来越少,未来海底矿产资源绝对是各国竞争的焦点,尤其是北冰洋这个水下矿产资源极为密集的区域,如果我们能够率先实现冰区水下载人深潜和有人、无人潜航器的协同作业,无疑是在海底采矿这一领域领先世界,等日后人类将目光转向深海时,我们将拥有更大的话语权,这是利及子孙后代的大事。
![]()
除了这些,还有个非常重要的装备,也迎来了下水的时刻,这件装备就是国内首艘万吨级纯电动智能海船,根据介绍,这艘纯电动船,不仅可以通过靠岸高压充电,还可以像电动汽车那样,直接把电池换掉。
这种纯电船在环保这方面就不必多说,在成本上,燃油船肯定也是没法和纯电船比的,如果技术进一步成熟,成本得到进一步压缩,很有可能会改变世界航运格局。如果这种技术能否被运用到军舰中呢?要知道,纯电船电机的噪音肯定是比普通燃油驱动的发动机声音要小,这大大提升了舰船的隐蔽性,如果储能技术跟得上,甚至还可以在军舰上安装电磁炮,提升舰船的打击水平。
说实话,这些先进技术和项目不断取得突破和进展其实并不令人意外,这是中国近几十年里厚积薄发的结果。福建舰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要知道,十几年前,中国辽宁舰还在海试的时候,美国福特号航母就在尝试用电磁弹射器弹射F-35C但一直没能成功,现在我国福建舰一举超越福特号,成为了世界上第一艘用电磁弹射器弹射第五代重型战机的航母。
![]()
说到底,不思进取的美军已经落伍了,一步慢步步慢,中国的科技发展已经迎来的井喷期,未来肯定还会出现更多更先进的技术,我国下一艘航母将会更加先进、强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