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出门摸了摸车把,凉得一激灵 —— 这才惊觉,寒露将至。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 “露气寒冷,将凝结也”,路边的野草尖上,露水确实比白露时更重,摸上去带着实打实的寒意。
老辈人早早就念叨开了:“寒露吃 5 宝,秋冬无病扰”,这口口相传的 “5 宝”,藏着中国人最实在的节气智慧。
![]()
第一宝当属黑芝麻。
老祖宗早有定论 “秋之燥,宜食麻以润燥”。
寒露一到,空气里的水分像被抽走似的,嘴唇干、头发枯是常事。
黑芝麻这东西最是贴心,《本草纲目》里说它 “服之百日,能除一切痼疾”,虽有些夸张,但它油润的性子确实贴合秋燥。
讲究的人家会自己做黑芝麻丸,把炒得喷香的黑芝麻混上红枣核桃碎,用蜂蜜揉成小球,揣在兜里当零食,嚼着香还润得舒服。
顺带说句,白芝麻适合榨油调味,黑芝麻更合时令,这点老辈人从不错乱。
![]()
第二宝是正当时的母蟹。
“寒露发脚,霜降捉着,西风响,蟹脚痒”,这时候的母蟹最是丰腴,蟹膏凝得厚实,咬开一口满是鲜甜。
江浙一带的老饕都知道,寒露吃蟹得挑 “团脐”,就是肚子圆圆的母蟹。
清蒸最能显其本味,出锅后蘸点姜醋,既解了凉性又提鲜。
不过螃蟹娇贵,一定要吃活的,蟹鳃、蟹肠这些部位得清理干净,脾胃弱的人浅尝辄止,图个时令滋味就好。
![]()
第三宝要数乌鸡。
南方人家寒露必炖一锅乌鸡汤。
此时的乌鸡正是长肉的时候,肉质紧实不柴,炖出来的汤金黄透亮。懂行的会加几朵羊肚菌,鲜味直接翻个倍,不用太多调料,撒点盐就鲜掉眉毛。
老辈人说 “寒露吃只鸡,一年好身体”,其实是因为乌鸡性子温润,刚好应对初寒,喝完整个人都暖烘烘的,比穿件厚外套还舒坦。
![]()
第四宝是刚上市的枸杞。
寒露前后的枸杞颗颗饱满,像红宝石似的。古人讲究用枸杞泡水喝,现在更方便,抓一把扔保温杯里,加两颗冰糖,焖十分钟就是杯甜润的好茶。
不过枸杞娇贵,泡过的茶得当天喝完,隔夜就失了风味。
北方人还爱把枸杞撒进粥里,和小米、山药一起熬,入口绵糯,秋燥的火气都能压下去几分。
![]()
第五宝是不起眼的黑豆。
“秋冬养阴”,黑豆正是养阴的好手。早上用黑豆打杯五黑豆浆,加把黑芝麻、几颗桑葚,口感醇厚还顶饱。
李时珍说黑豆 “可长肌肤,益颜色”,其实它最实在的好处是应季,
秋天吃了浑身利落。南方人也爱用黑豆炖排骨,豆子炖得粉面,汤汁带着豆香,配着米饭能吃两大碗。
![]()
这 “5 宝” 说到底,都是跟着节气走的吃食。
黑芝麻润秋燥,母蟹尝秋鲜,乌鸡暖初寒,枸杞滋津液,黑豆养根基,
老辈人的讲究从来不是空穴来风。
寒露是深秋的信差,提醒我们该添衣,更该好好吃饭。
明天寒露,不妨去菜市场转转,挑几样 “宝” 回家。
毕竟顺应时节的吃食,才是最养人的滋味。
你家寒露必吃哪样?评论区聊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