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今天是团圆欢乐的好日子。
偶然刷到一段视频,让我的内心更加喜悦。
![]()
视频来源:央视新闻
没特效、没旁白,只有甲板、海风,还有那一声低沉的轰鸣。
然后,歼-35隐身战机猛然弹射升空:
——没有蒸汽,没有浓烟,只有一道光,一次“电击般”的起飞。
紧接着,空警-600、歼-15T,相继冲天。像三支光箭划破苍穹。
这不是演练,也不是动画。
那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由五代隐身战机完成的电磁弹射起降!
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到:
“百年海权格局,被中国人按下了重启键。”
![]()
文:卢娜 (资深财经评论员|财富自然增长法创立者)
01
破局者:一步跨越美国“困境”
要理解这次“三连弹”的伟大意义,我们必须从航母的核心矛盾——弹射系统说起。
航母弹射系统决定了舰载机的起飞重量和出动效率,直接决定了航母的战斗力上限。
蒸汽弹射又笨又慢——要预热几十分钟,占空间,设备重达500吨,还怕低温、怕结冰。
虽然蒸汽弹射可靠,但这些系统性的缺陷,早就让美国下定决心要用更先进的电磁弹射取代它。
我查过数据,电磁弹射设备的重量比蒸汽弹射轻200多吨,冷启动只要18分钟,可以15秒连射一架飞机,就像拉开“机关枪模式”的天空工厂。
电磁弹射的能量利用率高达90%,相比老式蒸汽弹射的6%,简直是天壤之别。
可惜,美国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美国“福特”号航母,整整挣扎了六年,花掉了130亿美元,却至今没能顺利让自家的F-35C完成一次稳定的电磁弹射。
说到底,电磁弹射太难了。
它是全球最复杂的舰载机起飞系统,需要在几十米内释放上百万焦耳能量,稍有不稳,飞机不是摔海里,就是报废。
美国“福特”号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推力不稳、故障率高、重载起飞不行。
即使到了今天,福特号电磁弹射系统的设计值是弹射50吨战机,实测值却连31.8吨都推不动;
而这次福建舰首次公开测试,就轻松完成了32吨级的弹射。
这次“三连弹”,就像是中国拿着答卷在对全世界说:
中国航母不仅拥有了全球最先进的起飞技术,更意味着我们一步跨越了美国海军数十年的技术积累。
02
中国海军首次拥有“空中大脑”
很多人只盯着歼-35的帅气外形,但真正让我心潮澎湃的,是那架灰色大圆盘——空警-600。
在航母作战体系中,它是指挥中枢,是眼睛,是大脑。
在现代海战中,航母是“攻高防低”的,其本质是“预警机之战”。
因为地球曲率的存在,航母自身的雷达只能看十几公里。没有预警机,航母就是海上的“瞎子”。
空警-600它能看多远?
500公里!那是整个黄海、东海一览无遗的距离。
有了它,福建舰不再是孤军作战的“航母平台”,
而是一个能“自己发现、自己锁定、自己指挥”的空中作战网络中心。
这一刻,我们终于有了美军口中的“独立航母作战体系”。
而福特号?还在因为推力不足,无法搭载重型预警机,必须依赖其他航母编队的支援。
空警-600成功弹射,至少提升了福建舰50%的战力。
03
射程之内,不再有远洋
福建舰这一舰,带出了一个全新的战斗模式。
- 歼-35隐身战机:突破敌防区、击落对方预警机。
- 歼-15T重型舰载机:在制空权拿下后,满油满弹出击,完成饱和打击。
电磁弹射让这两种战机都能满载起飞。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福建舰的打击半径,超过2000公里。
意味着它可以在安全海域起飞,却可以打到第二岛链以外。
电磁弹射提供的推力,是支撑这一“远洋攻防能力”的根本保障。
正如新华社所言:射程之内,没有远洋。话语间尽显自信与霸气。
04
军工从“追赶”到“超越”
很多人问我,福建舰到底强到什么程度?
我们可以很自豪地说:
它就是美军“福特号”想成为,却始终没能成为的样子。
它拥有:
- 全世界最成熟的电磁弹射系统
- 全球唯一五代隐身舰载机弹射能力
- 全球仅有的固定翼预警机舰载体系
- 以及最完整的综合电力驱动战斗群系统
我们的军工从蒸汽时代跨入电气时代,只用了短短十年。美国走了百年,我们一口气跨过去。
结语:
从模仿转向定义
福建舰不仅仅是一艘航母级舰船,它更是一种信号:
——中国科技的力量,开始从模仿,转向定义。
当五代隐身战机在电磁弹射下冲向苍穹,
那一刻,我突然觉得:
我们不仅仅是在造航母,
我们是在把人类的科技进程重新推了一次加速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