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娃哈哈的权力版图,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震荡。
娃哈哈集团生产中心总监、宗馥莉长期的核心执行者严学峰被杭州市上城区纪委立案审查。
在宗庆后时代谢幕后,宗馥莉接掌娃哈哈无疑意味着企业治理逻辑的全面切换。
而严学峰,这位伴随宗馥莉18年的老部下,既是改革的执行者,也是旧体制的突破者。
如今他的被查,不仅是个人命运的转折,更是宗馥莉接班进程的关键节点。
事业绑定与权力布局:从宏胜到娃哈哈的“心腹体系”
自2007年宗馥莉掌舵宏胜饮料集团起,严学峰便成为其身边的重要成员。作为技术出身的管理者,他深度参与了宏胜从代工厂到品牌化企业的崛起,也逐渐成为宗馥莉在供应链、生产及资源整合上的“左膀右臂”。
在娃哈哈体系内,严学峰的角色不仅是执行官,更是宗馥莉的商业代理人。天眼查信息显示,他在娃哈哈体系及其关联企业中共担任190余项职务,涵盖监事、法人及高管等多个关键岗位。特别是在宗馥莉于2024年正式全面接管娃哈哈集团后,严学峰被正式纳入核心决策层,负责生产运营和供应链重组。
最具代表性的案例发生在2025年初。宗馥莉主导将浙江娃哈哈饮用水公司的桶装水销售权转移至其控股的杭州迅尔城通商贸有限公司,严学峰为后者法定代表人,直接操盘了整个业务转移。
这一调整虽然实现了集团内部资源“整合”,但也造成了原公司利润的大幅缩水。新产生的利润链条,更多地流向了与宗馥莉紧密关联的“宏胜系”企业,引发了国资股东与员工股东的不满与质疑。
改革执行与利益博弈:改革者与既得利益的冲突
宗馥莉上任后推行的系列改革,本质上是一次权力再分配的过程。严学峰作为执行核心,扮演了改革推进中的关键“落地者”。
首先是人事与合同重组。2024年,娃哈哈体系约6000名员工的劳动合同被要求转签至宏胜集团,表面上是“管理一体化”,实则是将集团控制权从娃哈哈母体转移至宗馥莉掌控的“宏胜阵营”。其次是分红制度调整。长期存在于宗庆后时代的“干股分红”制度被取消,这直接削弱了原有老员工与经销商群体的经济粘性。
更具争议的是生产线和品牌结构调整。2025年,严学峰主导了数家非宏胜系工厂的关停与业务转移,尤其是桶装水业务改革后,拥有1.8万名自然人股东的浙江娃哈哈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利润锐减,导致国资股东分红明显缩水。这一系列动作为宗馥莉集中经营权提供了条件,但也彻底打破了集团原有的利益平衡。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上城区纪委的调查介入被外界普遍解读为国资股东“出手”的标志。调查内容聚焦于桶装水业务转移过程中是否存在利益输送、决策程序违规及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由此,宗馥莉主导的改革第一次被摆上了监管层面的审视台。
信任基础与风险共担:18年的“搭档关系”
严学峰与宗馥莉的合作跨越近二十年,这种深度绑定在民营企业中极为罕见。两人不仅是上下级,更是共同塑造“宏胜系”版图的盟友。
从公开资料看,严学峰与宗馥莉及宏胜饮料法定代表人祝丽丹之间存在超过150次的合作记录,形成了稳定的经营网络。
这一结构使得宗馥莉的战略意图得以快速落地,同时也让严学峰成为她最为倚重的“执行接口”。可以说,在宗馥莉的商业版图中,严学峰不仅是技术官,更是“代行权力”的影子管理者。
但这种“信任结构”在宗馥莉面临外部与内部双重压力时,也成为潜在风险。近年来,宗馥莉除面对内部股东矛盾外,还陷入了家族信托纠纷——包括香港法院冻结其部分离岸资产的案件。此时严学峰的被查,被外界普遍视为其改革触及国资与老员工利益后的一次“系统性反弹”。某种意义上,严学峰的命运,正是宗馥莉权力重塑的风险缩影。
事件影响与深层矛盾:权力重组的临界点
严学峰事件的爆发,不仅关乎个人违纪问题,更揭示了娃哈哈集团在代际交替中的三重结构性矛盾。
其一,股权结构的失衡。
娃哈哈集团的股权分布长期存在“民营控股与国资共管”的复杂格局。上城区文商旅集团持股46%,宗馥莉及其家族持股29.4%,职工持股会则掌握24.6%。在宗庆后时代,这种格局靠其个人威信维系;但在宗馥莉时代,股东间的利益协调缺乏核心粘合力,导致矛盾频发。
其二,商标与品牌控制权之争。
宗馥莉意图将“娃哈哈”商标转至宏胜体系,以实现资产统一,但遭到国资方坚决反对。无奈之下,她推出了自创品牌“娃小宗”,试图通过差异化品牌实现“去国资化”运营。然而,消费者对娃哈哈品牌的忠诚度极高,新品牌推广困难,市场反馈不理想,这一战略尝试目前仍处在高风险阶段。
其三,管理文化的碰撞。
宗庆后时代的娃哈哈强调“家文化”和“共富理念”,员工通过干股分享企业红利;而宗馥莉则推崇现代企业制度与绩效驱动机制,取消干股、推行竞标制、实施全员绩效考核。
这种由“人情信任”转向“制度理性”的转型,本应是企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却因速度过快、触动面太广而引发反弹。严学峰作为改革执行者,被推向了舆论和权力斗争的前沿。
从宏胜到娃哈哈,从执行者到被查对象,严学峰的命运曲线,映射出中国家族企业在接班与转型过程中的普遍难题。
宗馥莉希望以职业经理人体系重塑娃哈哈,以现代治理取代家族化管理;但这种制度升级,若缺乏充分的利益协调与透明机制,极易演变为权力集中与利益再分配的博弈。
严学峰被查,是宗馥莉改革触底的一个信号,也是娃哈哈走向制度化治理的必经阵痛。对宗馥莉而言,如何在强化控制与恢复信任之间找到平衡,将决定她能否真正完成父辈未竟的“传承现代化”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严学峰或许只是一个被推上风口的执行者,但他与宗馥莉18年的合作轨迹,已经成为观察中国民营企业代际权力更替、制度重塑与信任危机的一个重要样本。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的过程与图片均源自网络。为提高可读性,部分细节已润色,文中观点仅代表个人看法,请理性阅读。本文旨在传递社会正能量,无任何低俗等不良引导。若涉及版权或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迅速删除相关内容。对于事件存疑部分,一经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
对话作者请添加微信:zanhao668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