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0月6日报道 据埃菲社9月30日报道,《自然》杂志发表的一项新研究显示,人类皮肤细胞可用于培育具有潜在受精能力的卵子。尽管在未来临床应用之前仍需进一步研究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但这一研究已经证明了这种可能性。
这项由美国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的舒赫拉特·米塔利波夫领导的研究,是一项有关人体细胞编程以治疗不孕症的潜在可行性概念验证研究。
不孕症影响着成百上千万人,其病因可能是对产生受精卵必需的两种生殖细胞(配子)——卵子或精子——中的一个发生功能障碍或缺失。在某些情况下传统的体外受精可能无效。
一种可能的替代方法是体细胞核移植,即将患者自身的一种体细胞(如皮肤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供体卵子中,使细胞分化为功能性卵子。
但是,《自然》杂志发表的研究成果指出,标准的配子通常含有一半的染色体数量(23条),而通过体细胞核移植产生的细胞则包含两套人类染色体(46条),这会导致产生的受精卵多出一套染色体。
研究团队从皮肤体细胞中提取了细胞核,并将其嵌入去核的供体卵子中。
为了解决多余染色体的问题,研究人员诱导了一个被称为“线粒体减数分裂”的过程,该过程模拟自然的细胞分裂,导致一套染色体被丢弃,从而留下一个功能性配子。
尽管染色体分离具有随机性,但平均保留23条染色体。
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对产生的82个功能性卵子进行了受精,其中只有9%在六天内发育到囊胚阶段,试验在此时停止,这与体外受精治疗中通常将胚胎移植到子宫的时间相吻合。
研究人员指出,他们的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大多数胚胎在受精后没有进一步发育,囊胚中存在染色体异常等。
尽管如此,该研究表明这一方法在人类细胞中是潜在可行的,为继续研究这一技术铺平了道路。
西班牙生育学会专家罗西奥·努涅斯·卡隆赫指出,这项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它证明了这一过程在人类细胞中潜在可行,为未来对这一技术的研究打开了大门”。但他同时指出,除了研究人员已经指出的局限性,该研究还必须考虑“至关重要的伦理问题”。(编译/王萌)
![]()
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卵子包含着从皮肤细胞中提取的遗传物质(美国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网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