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焦作日报

![]()
![]()
![]()
有的朋友认为:吃饭时不能喝水,喝水会让胃液被水“冲淡”,影响消化效果。这是真的吗?
先说结论:人体消化功能强大,胃酸分泌是动态调节的,不会轻易被“冲淡”。适当饮水反而能帮助软化食物、促进胃肠蠕动。控制饮水量,小口慢饮即可。
真正影响消化的是进食过快、过量饮水或饮用大量冰水。
1
吃饭时喝水,真的影响消化吗?
人体的消化系统并不是一个被动的水池,而是一个会根据情况自动调节的“化工厂”。胃酸的分泌量和浓度,会随食物的种类、多少和性质灵活变化。
影像学研究发现,液体和固体在胃里的排空速度本就不同。液体通常以指数曲线方式迅速离开胃部,而固体则需要先被研磨到直径小于1毫米,才能一点点通过幽门进入小肠,因此排空速度更慢。
当两者混合进餐时,液体的排空会受到固体的轻微延迟影响,但固体的排空几乎不受液体影响。换句话说,一口饭配一小口水,并不会让食物泡在胃里动弹不得。
2
吃饭时少量饮水,还有好处
行为学研究显示,在进餐过程中穿插小口饮水,可以帮助吞咽,尤其是在食物较干、口感粗糙或分量较大的餐食中,这种“咬一口、喝一口”的节奏能让进餐更顺畅,并减少噎食风险。
同时,水分能软化食物,帮助胃肠更轻松地推进消化;饭前或餐中喝点水,能增加饱腹感,避免暴饮暴食。
但对于以下三类疾病的患者,需要控制液体摄入:心力衰竭患者、透析患者或严重肾功能不全者、胃食管反流病患者。
3
吃饭时喝多少水比较合适?
目前并没有任何权威机构针对“单顿饭应喝多少水”给出统一的数字。这是因为我们的需水量并非固定值,而是会随着体重、环境温度、身体活动量、饮食结构等多种因素而变化。饮水量应当与餐食特征、个人口感和身体需求相匹配。
从全日摄入的角度来看,美国国家医学院(NAM)和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分别给出了成人的参考总水摄入量(包括饮料和食物中的水分):女性大约2升/天,男性约2.5升/天。如果把这部分水量平均分配到三餐,那么每餐直接饮水量大致在150~300毫升之间(相当于一小杯到一中杯水),通常不会给胃造成负担,也不太可能稀释胃液到影响消化的程度。
当然,进餐时的饮水量还会受到食物本身含水量的影响。比如吃火锅、面条或粥这类汤水丰富的食物,额外饮水需求自然会减少;而如果餐食比较干、咸、辣,或者富含纤维,需要更多咀嚼,可能就会想多喝几口水来辅助吞咽。
“咕咚咕咚喝很多水,一餐喝水量在500毫升至1000毫升之间甚至更多的,胃液中的胃酸会被稀释,对我们的消化会有影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宗晔介绍。
真正影响消化的,并非吃饭时是否喝水,而是不良的进食习惯,例如进食过快、食物未经充分咀嚼就囫囵咽下。宗晔介绍,咀嚼是初步消化的过程, 有些朋友一边吃饭一边喝水,食物顺着水就咽下去了,没有咀嚼的过程,食物直接进入胃中,可能加重胃的负担。
此外,一次性摄入过量食物也会加重胃肠负担。短时间内饮用大量冰水,可能刺激胃肠道血管收缩,暂时抑制消化液分泌和蠕动节奏。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微信 综合人民网科普 CCTV生活圈 江苏疾控
部分内容和图片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原创文章版权属《焦作日报》(微信号:JZRBWX)官方微信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版权所有:焦作日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0013
![]()
![]()
总值班:马秀清 统 筹:王 鹏 郭子轩
责 编:王建新 审 核:赵晓晓
编 辑:孙浩翔 校 对:薛 莹
本报全媒体常年法律顾问:律师吕晓燕 律师朱建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