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南的花生地最近让老农民们愁坏了。今年气候太反常,春天到夏天雨水少得可怜。地里干得裂开缝,花生前期长得瘦巴巴。
![]()
立秋后却接连下大雨,果子被水泡得直往下掉。老父亲着急得声音沙哑,再不拔果子就要发芽了。
今天还下着雨,他只能在家揪前期收的果子。心里却惦记着地里剩下的,盼着赶紧天晴。他让我查未来天气,说有三天不下雨就能抢收完。
其实他会用智能手机查天气,却总爱让我帮忙看。这是老一辈农民的习惯,也是对子女的一种牵挂。
![]()
现在最关键的是抓住无雨窗口,赶紧把花生拔回家。
只要拉回家,就不怕后续下雨导致发芽了。但未来天气到底准不准?
老农民心里直打鼓。村里不少老乡都遇到了类似情况,旱涝夹击影响收成。
![]()
有人试过收完花生种油菜,能增加收益还能改善土壤。
可秋雨多的时候冒险种,容易让作物泡烂。增施生物菌肥能防部分病害,却对白绢病没啥效果。这让农民犯了难,到底该怎么应对才好?
老辈人常说“地不换茬,丰年也瞎”,轮作确实有必要。但地块有限,轮作换茬选择面窄,实施起来不容易。品种退化也是个问题,常年种同一品种影响产量和抗病性。
![]()
地下害虫危害逐年加重,防治措施不力让农民头疼。
播种期不当、土壤深耕不够等栽培技术问题,也影响花生长势。我个人觉得,农民靠天吃饭,却不能只靠天。既要关注天气预报,抓住有利时机抢收抢种。
也要学习科学种植技术,改善种植管理方式。
![]()
传统的土办法有智慧,结合科学能让效果更好。
比如看云识天气判断天气变化,再结合天气预报更准确。
现在当务之急是,密切关注未来天气。只要有三天无雨,就赶紧组织抢收。把剩下的花生尽快拉回家,减少损失。
![]()
家里有花生的老乡,一定要留意天气变化。
别错过抢收时机,该出手时就出手。关于花生种植的难题,欢迎在评论区交流分享经验。土地养了我们一辈子,我们得好好琢磨怎么和它相处。
跟着农时节奏走,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好收成。
希望老父亲们的辛苦不白费,今年能有个相对好的结果。记住,抓住无雨窗口抢收,是当下最紧要的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