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5年9月19日至22日,全球化智库(CCG)副秘书长、高级研究员张伟应邀前往瑞士出席2025“未来之星”国际研讨会(stars Switzerland symposium 2025)。本次论坛以"Think the Unthinkable"为主题,汇聚来自中国、巴西、德国、俄罗斯、法国、韩国、荷兰、哈萨克斯坦、加拿大、克罗地亚、黎巴嫩、美国、孟加拉、尼泊尔、尼日利亚、挪威、日本、瑞士、泰国、土耳其、乌克兰、西班牙、新加坡、意大利、印度、英国、越南、智利等29个国家与地区的政治、经济、金融、科技、文化、教育、卫生、媒体、非政府组织等领域资深人士与青年领导人,围绕颠覆性科技、人工智能、地缘政治、循环经济、全球健康与未来领导力等全球热点议题展开深度对话。
本次研讨会议题聚焦全球热点,议程紧凑,内容多元,涵盖多场全体大会、分组对话、专题研讨。在"复杂性与命运"开幕全会中,来自国际组织的重量级嘉宾就科技与全球治理的互动关系展开探讨。在循环经济环节,多国学术与科研机构代表发表主题演讲,多位来自企业、政府与国际机构的代表分享了相关国家推动绿色转型的实践路径。
![]()
在"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板块中,与会者就大国博弈与新兴国家角色特别是中美关系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此外,来自医药科技机构的专家就mRNA技术与全球健康议题发表演讲,引发对科技与公共卫生融合前景的关注。
在"新兴技术重塑可能"专题环节,多位来自大学、跨国企业的专家学者,就人工智能驱动组织变革、机器人伦理、下一代互联网安全、自主智能体与未来工作模式等议题展开了探讨。
在为期4天的会议期间,张伟副秘书长就未来领导力、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中国在绿色科技领域的制度创新、大国关系与全球治理等相关议题参加了交流与专题讨论。
作为来自中国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化社会智库代表,张伟在交流对话中表示,面对日益复杂的全球挑战,各国应加强多边协作,构建更具包容性与可持续性的治理框架。他也介绍了CCG在推动国际化人才培养、企业全球化、国际交流对话等方面所做的努力,中国智库在全球议题设置与知识共享中的积极作用。
张伟在会议期间分享了在人工智能治理与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视角与实践经验。在"颠覆性科技发展与人工智能创新"议题讨论中,他特别强调技术创新必须与责任同行,并呼吁建立更具包容性的多边合作平台,让发展中国家在规则制定中拥有平等话语权。
![]()
“未来之星”(stars)国际研讨会始于2008年,由瑞士施泰因基金会在莱茵河畔小城施泰因(Stein am Rhein)发起。其英文缩写"stars"寓意"青年精英的聚会"。研讨会致力于拓宽思维,洞察将影响未来数年商业与社会的重大全球趋势,并推动跨学科、跨地域的对话,以促进负责任的可持续发展行动,重在为全球不同领域的青年领袖提供了一个高端交流平台。
CCG 图书
![]()
● 出版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作者 | 苗绿
图书介绍
《在全球化的世界中行走》讲述了苗绿博士作为全球化智库联合创始人,在个人成长、海内外求学、创办智库、国际交流、民间外交、为国家建言献策等过程中的诸多故事与心路历程。作为慕尼黑安全会议青年领袖代表,苗绿博士曾对话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开启 2021 慕安会第一问;她是比利时国王会见的七位全球青年领袖之一;她发起的“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推动了国际间青年的交流互鉴,得到中国国家领导人的回信;她经常受邀参加国际高端论坛,在巴黎和平论坛、多哈论坛等重要国际场合,参与设置议程,打造国际交流新叙事,以全球视野讲述时代中国,展现了新时代中国智库人的风采。
![]()
● 出版 | 中信出版集团
● 作者 | 王辉耀,苗绿
图书介绍
《21世纪的中国与全球化》首先梳理了全球化的变迁与理论发展,从技术与人本等新的视角观察全球化,并做出全球化的界定,总结了后疫情时代新型全球化具备的特征,然后对中国融入全球化的历史与现实进行了全面总结,用数据与事实说明,中国正在从全球化的受益者发展为反哺者,正在通过自身发展推动全球化进程,并尝试承担起更多国际责任,为全球治理创新贡献方案。作者对全球化发展的理论和文献做了梳理,回顾了全球化在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历程,指出全球化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本书从第四章开始,两位作者对中国推动全球化实现包容性和公平性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探索,通过发挥中国的优势和特点,让中国为全球化发展注入新动力。作者基于长期的研究以及与国内国际、官产学各界有影响力重要人士的对话交流等,对中国的全球化发展路径及全球治理创新等形成了新的思考,提出中国推动全球化发展的三大支柱与七大路径。
![]()
● 出版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作者 | 王辉耀
图书介绍
本书深度剖析了中国在全球化浪潮中的角色演变与抉择,及其对全球未来的影响。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了中国融入全球化的历程,展示了中国从一个封闭的农业国家逐步转型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过程。书中详细探讨了中国在贸易、投资、跨国企业崛起等方面的角色变迁,以及教育、人才和文化纽带在这一进程中的重要作用。第二部分探讨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崛起及其对全球治理的影响。作者分析了中国在多极化世界中的地位变化,风云激荡中的中国外交,中美关系的复杂性,以及中国在崛起的、更加一体化的亚洲中的角色。同时,还讨论了中欧关系的发展与挑战。第三部分审视了多边主义面临的挑战和改革。书中探讨了如何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寻找自由贸易的发展方向,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通过这些讨论,展示出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积极参与和贡献。
![]()
● 出版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编著 | 王辉耀、苗绿
图书介绍
《对话世界:理解新时代的全球化》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全球化发展史”回顾了全球化的历程,从古代贸易到现代经济转型,探讨了全球化的起源与演变。通过与耶鲁大学教授瓦莱丽·韩森、《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和《世界是平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的对话,揭示了全球化的多层次发展。第二部分“弥合全球不平等与赤字”探讨了全球化带来的不平等和治理赤字问题。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安格斯·迪顿、巴黎和平论坛主席帕斯卡尔·拉米、亚洲协会副所长温迪·卡特勒等嘉宾,分享了他们对全球经济不平等、贸易体系和制度改革的看法。第三部分《权力转移与大国关系》分析了21世纪的权力转移和大国关系,特别是中美关系的复杂性。通过与哈佛大学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软实力之父”约瑟夫·奈、布鲁金斯学会主席约翰·桑顿等专家的对话,讨论了大国竞争、合作以及全球治理的未来。
![]()
● 出版 | 中信出版集团
● 编著 | 王辉耀
图书介绍
作为海内外决策层和广大公众理解中美关系时广泛引用的框架,“修昔底德陷阱”将成为未来几十年对全球秩序有决定性影响的问题。在与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辉耀的对话中,格雷厄姆·艾利森就中美关系和中美地缘政治竞争、中国崛起、美国外交政策、美苏关系、全球地缘政治、核武器、朝鲜问题、新冠疫情及影响等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全面、系统性地展示了艾利森对“修昔底德陷阱”和中美经济、金融、科技、军事、外交等多个方面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和竞争的看法;深入而透彻地分析了中美双方实力的变化,以及发生战争的风险;坦诚而直率地提出了跨越“修昔底德陷阱”的方法和建议。
![]()
● 出版 | 中信出版集团
● 作者 | 王辉耀,苗绿
图书介绍
《我向世界说中国》是由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和秘书长苗绿基于“世界新格局下的中国对外叙事及话语权重塑”问题研究的重要成果,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据悉,该书讲述了全球化智库近年来立足芒克辩论会、慕尼黑安全会议、巴黎和平论坛、达沃斯论坛等知名国际舞台,与各国政商学界知名人士畅谈国际时局与未来趋势,回应各方对于中国的关切和质疑,诠释中国的发展模式,降低外界对中国的误解,通过多层次、多主体、多元化、多渠道国际交流及传播,以全球视野讲述时代中国,积极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生动故事。同时,本书立足国际形势变化和全球传播新格局,针对中国应当如何开展对外交流和传播工作、如何创新外宣方式讲好中国故事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