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日,位于上海湾区科创中心科创产业园项目的工地上,穿着红色工作服的王立新,正熟练地弯下腰,双手稳稳抓住钢管,拖动、整理、堆放,一切动作一气呵成。
![]()
来自湖北的王立新,是一名架子工,在建筑工地已经干了20多个年头。国庆长假对许多人来说意味着阖家团圆,对他而言,却是最忙碌的日子。“节日是赚钱的好时候。”他抬手抹去额头的汗珠,笑容里带着一丝憨厚。
架子工,被称作城市建设背后默默奉献的英雄。他们头戴安全帽,手持安全带和扳手,用搭设工具将钢管、夹具及其他材料巧妙地搭建成操作平台、安全栏杆、井架、吊篮架以及支撑架等。他们不仅精通搭建,更能在需要时熟练地拆除这些结构,确保施工的安全与高效。而他们在为其他工种创造作业条件的同时,也承担着最大的风险。
“维护脚架危险性高,不能有一丝马虎。”王立新边说边比划着。成摞的钢管足有一米多高,他要一根根搬起、检查、排列。手掌因长年劳作磨出了厚茧,衣服上也早已被汗水浸透,“辛苦归辛苦,但也充实。”
![]()
在工地上,王立新的世界很简单:干活、吃饭、睡觉。手机里的照片,是他思念家人的寄托。“前段时间,儿子打工挣了点钱,给我转了500块,我心里挺欣慰的。”说到这里,王立新的眼神柔和下来。二十多年没能好好陪伴家人,他感觉心里有愧,但想到过年可以一家人团圆,他的脸上又露出了笑容,“想着国庆期间拼一拼,过年能回去多待些日子。”
王立新所在的项目于2024年5月开工,项目总建筑面积53000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集总部办公、科学研发、企业孵化和创新展示于一体的重要载体。如今,主体结构已顺利完成,正处于二次结构施工阶段,完成度约60%。节日期间,项目不停工,因此工地上仍有130多名工人在紧锣密鼓地施工,每个人都在为进度拼搏。
他们默默无闻
却是这座城市发展的基石
他们用汗水浇筑的
不仅是冰冷的钢筋水泥
还有这座城市温暖的未来

记者:陈忆文、杨季峰
编辑:冯生丹
责编:俞萝寅、陈薇婷
审核:陈建军、林堃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