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背景
1940年1月,英国空军开始轰炸德国,但规模很小。1940年5月15日出动99架飞机轰炸莱茵河以东地区,对德战略轰炸由此开始。
欧洲战场进入1942年后,美国第8航空队于1942年8月17日开始参加对德战略轰炸,美军在昼间对关键性目标实施精确轰炸,英军在夜间对大城市实施面积轰炸。德国面临的空中威胁愈来愈严重,德国空军总参谋部被迫从苏联前线抽出力量,转移到后方进行本土防空,在1941年,德国空军的61%在东线,而在1943年,这一比例下降到20%。组成陆军空中保护伞的德国ME-110战斗机、Ju-88和DO -217中队大批返回德国内地,充当夜间战斗机。
![]()
“托戈”号夜间战斗机指挥舰
1943年7月24日—8月3日盟军四次夜间轰炸汉堡,其中两次美国航空队还进行了昼间补充轰炸。共出动17021架次轰炸机,被击毁飞机659架,负伤1123架,德国遭受的损失是巨大的,汉堡市60%房屋被毁,炸死10万人,工厂被毁近5000家。在其中的一次中,还首先采用了电子干扰战术,投下一大堆金属铝箔条以干扰对方的雷达,以减轻飞机的损失。8月17-18日夜间,英国皇家空军还对佩内明德的制造V型火箭发动机的工厂进行了空袭。这次轰炸后,德国空军参谋长汉斯·耶顺内克被希特勒逼的在办公室开枪自杀。
为了扩大雷达搜索范围,提供早期预警,德国海军在1943年改装了1艘夜间战斗机指挥舰“克里特”号,该舰原为一艘法国船,于8月服役,被部署在德国近海,用舰载雷达侦测英军轰炸机群,并引导夜间战斗机实施拦截,但该舰非常短命,9月21日被英国潜艇“无形号”击沉。同年德国海军将辅助巡洋舰“科罗内尔”号改装为夜间战斗机指挥舰,于1943年12月转交德国空军使用。
![]()
夜间战斗机指挥舰“克里特”号
舰船简介
“托戈”号夜间战斗机指挥舰原本是一艘德国商船,由位于德国不莱梅弗格萨克的布雷默·伏尔康公司建造,于1938年8月13日下水。船名来源原德二的非洲殖民地多哥。1940年4月,“托戈”作为德国的支援舰入侵挪威。
![]()
“托戈”号夜间战斗机指挥舰
1940年4月21日,“托戈”号被英国海军“独角鲸号”潜艇在斯凯根角以东的卡特加特海峡布下的水雷击伤,不得不返航维修。修理好后,“托戈”号被改装为布雷舰。1940年8月至11月,作为德国计划入侵英国的“海狮行动”的一部分,“托戈”号驻扎在瑟堡。
1942年底,“托戈”号被改装成一艘辅助巡洋舰。作为改造的一部分,它被重新命名为“科罗内尔”。这个名字来源于1914年11月德国海军上将斯佩伯爵在智利海岸击败一支英国巡洋舰舰队的科罗内尔战役。
科罗内尔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初,德国海军的策略是保存实力并威胁英国本土,在世界各大洋,仅有8艘德国军舰在活动,其中由斯佩海军中将率领的东亚分舰队是最强大的。1914年11月1日,从青岛基地出发的斯佩舰队抵达智利港口科罗内尔,在此大败英国海军,英军指挥官在内的1600多名水兵丧生。
在英德这场海战中,英国损失惨重,而德国却赢得了最大的胜利,这场海战直接影响了具备实力的唯一挑战皇家海军,成为称霸海上地位的海军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但这也是英国遭受沉船事件的再一次重大的打击,由于英国海上战争的失败使英国领导海军的军部大为震动。在这场的战争中,德国的海军士兵也表现了极好的纪律性和对战的冷静态度,士兵面对这场战争好像在实习一样,一点都不畏惧,他们这一行为是完全值得钦佩的,也为这场战争的胜利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
“托戈”号夜间战斗机指挥舰
中期改装
1942年12月,它被转移到荷兰鹿特丹的威尔顿—菲耶诺德造船厂和斯德丁的斯特蒂纳—奥德韦克造船厂。她加装了6门15cm火炮、6门4cm高射炮、4座双联20mm机炮,以及一些零散的20mm机炮。她还被设计携带三架飞机,但这些飞机从未安装。该舰由恩斯特·路德维格·蒂尼曼海军上校指挥,乘员包括16名军官和331名士兵。
主要经历
1943年1月31日,“科罗内尔”率领一支由布雷艇和巡逻艇组成的大型护航队离开挪威,企图通过突然行动经英吉利海峡突入大西洋。然而,通过电报破译,英国人已经知道了她的存在。“科罗内尔”受到风暴和雷场的阻碍,两次搁浅在沙滩上。
“科罗内尔”分阶段前往西尔特、敦刻尔克和加莱,并于2月10日在多佛成功地完成了海岸附近的任务。接着,她遭到了多次空袭,被迫前往布洛涅修理。不过由于损伤严重而无法在一个被占领的法国港口修复,她被迫返回基尔港,并于1943年3月2日抵达。
![]()
“托戈”号夜间战斗机指挥舰
![]()
“托戈”号夜间战斗机指挥舰
辅助巡洋舰,历史上用商船改装并装备有一定数量的舰炮、鱼雷和水雷的巡洋舰。主要用于袭击敌方运输船,执行护航和布雷任务。
“科罗内尔”的辅助巡洋舰任务被取消,随后被重新命名为“托戈”。同年晚些时候,“托戈”号被作为扫雷舰,担任探路者,负责扫雷,清除穿过雷区的安全通道,随后被改装成夜间战斗机指挥舰,舰长是鲁道夫·吕克少校。
![]()
“弗雷亚”对空预警雷达
夜间战斗机指挥舰
“托戈”号作为夜间战斗机指挥舰,它拥有FuMG A1"弗雷亚"对空雷达和一部FuMG65“维尔茨堡巨人”跟踪雷达,FuMG A1"弗雷亚"对空雷达最大探测距离200-160km,功率20千瓦,脉冲重复频率RPF为每秒500 HZ,熟练的操作员可以实现0.1°的角分辨率。
![]()
“维尔茨堡巨人”跟踪雷达
![]()
“维尔茨堡巨人”跟踪雷达
FuMG65“维尔茨堡巨人”雷达最大作用距离70km,功率8千瓦,频率560 HZ,脉冲重复频率RPF为每秒1875 HZ,精度±15m,方位角和仰角精度为0.1-0.2°。前者可以发现敌机,后者引导夜间战斗机联队的飞机(通常是重型战斗机)前往拦截。
![]()
“维尔茨堡巨人”跟踪雷达
图注:1、发射源 2、反射盘 3、基座 4、水泥底座 5、摇臂 6、俯仰角计 7、驱动器 8、散热器
用途:夜间战斗机导航或目标高度、航向测量
搜索范围:水平360度,垂直-5至+95度
有效范围:搜索80公里,定位50-60公里
测距精度:+/- 100米
角定位精度:水平+/- 0.2度 垂直+/- 4/16度
全重:15吨
外形尺寸:高7.9米 宽7.5米
抗干扰能力:不祥
从1943年10月起,“托戈”号在在波罗的海巡航,为空军22团/第222夜间战斗机团进行作战控制。1944年初苏联空军向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发起大规模空袭时,“托戈”号抵达芬兰湾,为塔林和赫尔辛基提供夜间战斗机掩护。
该舰在预警和指挥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战争接近尾声时,“托戈”号参加了从西普鲁士、波美拉尼亚、但泽、东普鲁士和拉脱维亚协助撤出德国军队和难民的行动。
在1941-1944年的“继续战争”中,苏联还对芬兰进行了39次轰炸,其中规模最大的是1944年2月的3次轰炸,共造成了245人死亡,646人受伤。苏联人将这些轰炸都打上了“和平” 的标签。1944年2月6日的轰炸,苏联人称为“和平轰炸”,其结果是杀死了103名平民,苏军5架轰炸机被击落。2月16日的轰炸,苏联人继续宣称“轰炸换和平”,25人死亡,4架苏军轰炸机被击落。
![]()
“托戈”号夜间战斗机指挥舰
“托戈”号性能数据
排水量 12700吨
主尺度 全长134米,宽17.9米,吃水7.9米
动力装置 1xMAN柴油机,单轴
输出功率 5100马力
最高航速 16节
续航距离 36000海里/10节
主要武备 3x105毫米高射炮,8x37毫米炮(4x2),22x20毫米炮(5x4,2x1)
雷达设备 1x弗雷亚雷达,1x维尔茨堡雷达
舰员人数 283人+74名空军雷达操作人员
![]()
“托戈”号夜间战斗机指挥舰
战后余生
“托戈”号运气不错,幸存到战后。在基尔,“托戈”号作为战利品被扣押,1945年8月13日先被转移到英国,1946年1月15日又被转移到美国海军,用于遣返波兰前战俘。3月14日交给挪威皇家海军,然后作为一艘辅助舰船载运军队到德国。此时它的载客量已经增加到900人。
1947年12月至1949年12月期间,“托戈”号被国际难民组织租用从欧洲运输到北美和澳大利亚。她在1948年6月至1949年10月期间进行了六次航行,总共运送了5242名难民。
1956年11月,她的原所有者沃尔曼德国—非洲航运公司重新收购了她。经过整修和恢复原名“托戈”,她又在非洲航线上跑了12年。
1968年3月,“托戈”号再次被出售给巴拿马,并更名为“Lacasielle”。她后来于1976年4月8日再次被出售给巴拿马加勒比房地产公司,更名为“托皮卡”。
最后,“托皮卡”于1984年11月21日在墨西哥科塔茨卡奥尔科斯外被强风吹离锚地13公里,导致搁浅随后沉没,船上27名船员中有2人死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