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中俄边境线仅1.44公里的珲春市马川子乡南山村曾是贫困落后的边境村,如今蜕变为省级“千村示范村”。为探寻其魅力所在,近日,记者来到这里实地走访。
从珲春市出发,仅需20多分钟车程便可到达南山村。沿途乡路平坦,树木葱茏。村内,白墙蓝顶的房屋整齐排列,蓝白栅栏井然有序,村路转角的酱菜缸透着民俗风情。
“家人们看,这就是我们马川子乡南山村的优质大米,颗粒饱满,香味浓郁……”在新农人电商创业联盟的直播间里,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正对着手机屏幕,热情地向网友推介当地的农产品。
镜头前,包装精美的珲春大米摆满了选品区;镜头后,是这片正被电商与新农业唤醒的边境热土。
“我们打造‘戍边侠’这个联盟标志,就是希望像榜样吴大瀓那样,以守土固边的精神建设家乡。”作为解说员,吕金航道出了这个名字背后的深意。电商,就是他们这群年轻人“固边”的新方式。
流量进村,家乡成了热土。
乡里积极引进“延边恩妮”等十多位网络达人,将直播间直接搬到稻田边。这种“田间地头”的直观展示,吸引了大量关注。电商不仅盘活了闲置房屋,更吸引了280人回流定居,让村庄重现活力。
更大的变化在田野上。投资数亿元的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园采用了先进的温室技术,即使在严冬,棚内依旧温暖如春。这里产出的高品质蔬菜,未来将销往更广阔的市场,并能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成为兴边富民的坚实支柱。
这份振兴的希望,也激励着像梁铖龙这样的返乡创业者。他的跑山鸡项目办得红红火火,但他想得更远:“一个人富不算富,我的梦想是让乡亲们都富起来。”
 ![]()
情怀落地,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他通过“飞地养殖”模式,将鸡苗和饲料分给91户脱贫户,并包销路,户均年增收1500元。
秋分之后,日夜均长。如今的南山村,也寻得了崭新的平衡:屏幕上的订单与田垄间的硕果交汇,远方的游客与归乡的游子并肩。所有这一切,最终都沉淀为小村在这个秋天里,最扎实的收获与最安稳的日子。
来源:彩练新闻
作者:冯超 陈沫
责编:金馨鑫
编审:张宇
监审:董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