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爱德华·B·戈登(Edward B. Gordon),这家伙简直是现代生活的“偷窥者”,生于1966年4月的汉诺威,长在艺术家家庭——老爸是雕塑家Helmut Rogge,老妈是画家,从小就泡在颜料和泥巴里。
1984年,他甩开瓦尔多夫学校,直奔伦敦学表演,可谁知这调皮鬼后来拐弯抹角地爱上了画笔。1992年起,他成了自由画家,在柏林和伦敦两头跑,日子过得像他的画一样,诗意又带点儿游击味儿。
![]()
现在呢?2025年的他,还在博客“A Painting A Day”上天天发15×15厘米的“小惊喜”,粉丝们像追剧一样,等着看他怎么把雨街、阳光伞影这些转瞬即逝的瞬间,变身油彩里的永恒。
![]()
戈登的画风,现实主义打底,却总掺着超现实的梦呓。他不爱大场面,就钟情那些都市里的小插曲:一个年轻姑娘撑伞趟过雨后街头,伞面在阳光下闪着微光;或者伦敦街角的咖啡馆,路人身影拉长成影子舞步。
他的大作呢?得耗几个月甚至几年,巨幅画布上,粗犷笔触配浓烈色彩,硬是把日常琐碎升华成诗。光影在他手里像老伙计,柔柔渗进纹理,勾出隐藏的情感——那种“哎呀,这不就是我昨天下午吗”的亲切感。
![]()
![]()
“自从开始每日作画,我对天气、季节、光影的变迁有了更深的感知,”他说,“我学会了真正'看见',而非仅仅'看'。” 结果呢?这些画不光记录现实,还邀请你钻进去,偷摸着体会那些“已成往事的瞬间”。
![]()
早年,他受文艺复兴大师迷得不行,先玩陶瓷雕塑,再转青铜,最后一头栽进油画,把雕塑的立体感偷偷揉进二维世界。
2006年启动的“A Painting A Day”博客,本是自娱自乐,谁知意外火了,攒下一堆国际粉丝。 他的作品在LUMAS、Kunsthaus ARTES这些画廊卖得欢,限量版印刷品也抢手得很。
![]()
![]()
2012年,还出了本《Bilder einer Stadt Painting Berlin》,配上他的自白,德英双语,文艺得让人想打包带走。
戈登这人,多栖得像艺术界的“变形金刚”:从表演生到画家,从小块头日常练兵到巨幅叙事,他总在边界上蹦跶。受John Singer Sargent影响,他画人像时那股子印象派柔情,配上都市的粗粝,简直是当代版的“时刻编年史”。
![]()
![]()
![]()
来源:油画世界 (ID:ArtYouhua),转载请注明。
声明:本文所使用的文字、图片及音视频等内容,仅为学习分享与学术研究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