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林立,道路宽阔,出行便捷,交通发达,这都是今天的呼和浩特最真实写照。而在几十年前的黑白照片里,呼和浩特的城区样貌还是另一番景象。
![]()
曹建成 呼和浩特地区地理历史工作研究者: 旧城区这一片,大部分街巷已经消失,至今天保留的古老的街巷,有20条左右。
![]()
![]()
旧城位于今呼和浩特市区西南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归绥市辖街巷共有293条,到1956年,呼和浩特市重新命名街巷时,旧城也就是玉泉区有街巷141条。对于一直致力于研究呼和浩特城市街巷变迁的曹建成来说,道路的消失见证了城市规划发展的脉络。
![]()
这张照片是曹建成收集的,拍摄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大南街彩色照片,那时候道路已经拓宽,也进行了硬化,但道路两侧还没有建起连片的高楼大厦,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还是自行车。
![]()
曹建成 呼和浩特地区地理历史工作研究者: 大南街、大北街是呼和浩特市最古老的一条街,原先这条路最宽处十米,最窄处四米,改革开放后经过呼和浩特市城市的发展,路面已经不适应人们的通行,所以在1978年,大北街、大南街开始扩路,将两边东西两侧的明清建筑拆除,建起了现代化的建筑群。
![]()
如今四十多年过去了,这条道路繁华不减,仍然发挥着连接呼和浩特市南北通行的交通主干道作用。这条道路的变化,成为这座城市不断发展的缩影,也承载着几代人对呼和浩特的温暖记忆。
![]()
曹建成 呼和浩特地区地理历史工作研究者:我出生在呼和浩特旧城,我对这座城市有着深厚的情感,这座城市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感到欣慰,感到高兴。
来源:都市全接触”微信公众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