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问,如果我们60岁退休的话,养老金的计发月数是139个月。那么61岁是多少?60岁和61岁中间退休又是多少呢?
退休年龄的计发月数是怎么来的?
2005年以前,我们退休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使用的计发月数一般都是按照120个月计算的。2005年,企业完善基本养老金计发制度,才形成了我们现在的养老金计算公式。其中,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出现了与不同年龄挂钩的计发月数。
2005年出台的计发月数制度,是从40岁到70岁各有不同的对应数值。40岁是233个月,50岁是195个月,55岁是170个月,60岁是139个月,70岁是56个月。
![]()
根据计发月数表,61岁是132个月。
可能很多人疑惑,这些计发月数是怎么来的呢?退休计发月数,是根据当时的社会背景条件确定。主要条件有以下几个:
①结合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的城镇居民人均预期寿命75.21岁计算的。
当时的全国人均预期寿命只有71.4岁,那时候2/3的居民还是农村居民。为什么只使用城镇居民预期寿命呢?主要还是考虑到当时的退休制度仅适用于城镇企业职工,按照早些年的规定农村居民不能参加职工养老保险。
②设立计发月数的目的是,当人们达到预期寿命,恰好能够把个人账户的余额领完。
③完善了个人账户计息策略。是按照每年个人账户计息利率或者预期收益率4%来计算的。在早些年的时候是按照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只有百分之二点几,这样个人账户利息也很低,人们参保积极性不大。
④不考虑参保人去世后个人账户余额的继承。如果从养老金收支平衡的角度讲,早去世人员剩余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要用来弥补晚去世人员养老金的亏空,但明显制度不是那么考虑的。职工个人缴纳部分相当于自己给自己积累的养老金,国家通常的做法都是可继承。剩余的亏空主要还是由国家财政补助弥补的。
⑤养老金的平衡计算,不考虑每年的养老金增长。虽然说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的支出都是按照当年本人养老金的增长比例来提高,但是养老金计发月数计算的时候没有考虑这一点。
⑥未考虑人均预期寿命变化,另外也没有考虑男女与预期寿命的不同。2020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了77.93岁,2024年是79岁。2020年男性预期寿命是75.34岁,女性则高达80.88岁。
![]()
根据养老金计发月数的复杂计算指数公式,推出的60岁计发月数数值是138.7575,四舍五入后是139个月。
![]()
最初,退休年龄严格执行的是女性50周岁或者55周岁,男性60周岁,所以很少涉及不足整岁的退休年龄 像江苏省、山东省等地,对于退休年龄,一般规定是有余数的,按照下一年的计发月数来计算。也就是说,60岁01个月至11个月都是按照61岁的计发月数来计算的。
不过,由于2025年落实了新的退休年龄制度,现在执行的计发月数是按比例过渡。60岁零一个月是138.4个月,60岁零二个月是137.8个月,最终到60岁零11个月是132.6个月。
![]()
总体来说,养老保险制度在执行稳定性方面还是非常可靠的,20多年来一直没有大的更改,但相信未来会有进一步完善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