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中。
过去,土葬一度被人们盛行,然而火葬到来,让原本传统的土葬得以代替,可让人没想到,火葬刚盛行没多久,一种新的安葬方式又出现。
这种安葬方式已经在国外得以试用,相对于土葬和火葬优点较多,意味着未来火葬很有可能被淘汰,但还是有很多人表示不能接受。
新型安葬到底是什么?为何许多人不能接受?
![]()
传统丧葬更替
说起丧葬文化,中国人的执念可不是一般的深。从古代帝王的陵墓工程到普通百姓的祖坟选址,死者为大这个理念贯穿了几千年。
可现实总是比理想来得更加残酷。土地这个东西,说稀缺就稀缺了。一个普通墓地占地3到4平方米,听起来不算大,但架不住人口基数在那摆着。
![]()
目前全国墓地面积已经超过数万公顷,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可观的速度增长。
在一些大城市周边,墓地价格早就超过了房价,普通人家办个丧事,动辄数万元的花费让不少家庭叫苦不迭。
![]()
“死不起”这个词听着刺耳,但确实是很多人面临的现实困境。更要命的是环境问题。传统棺木制作过程中使用的防腐材料,埋入地下后会慢慢渗透到土壤和地下水中。
加上一些塑料花圈、人造装饰品等不可降解物品,给环境带来的长期危害不容小觑。
在一些地区,墓地的过度开发甚至导致了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这显然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背道而驰。
![]()
新型方式
纵观历史,火葬推广的过程何尝不是一场观念的大变革。1956年,国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火葬制度,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但这个决定在当时引发了多大的争议,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很难想象。那时候的老百姓听到要把亲人的遗体送进火炉,第一反应就是坚决反对。
![]()
“烈火焚身”在传统观念里可是极刑,怎么能用来对待自己的至亲?为了让民众接受这种新的丧葬方式,政府可谓是费尽心思。
即便如此,真正让火葬在全社会普及开来,还是用了将近70年的时间。
![]()
据民政部最新统计,目前我国火葬普及率已经达到58.3%,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这个比例更是高达90%以上。
从经济角度看,火葬确实有它的优势。包含火化费、骨灰盒和存放费在内的总开支,通常只有传统土葬费用的三分之一左右。
![]()
而且骨灰盒的体积只有0.02立方米,可以集中存放在设施完善的骨灰楼中,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虽然现代火化设备已经采用了先进的过滤系统,但问题依然存在。就在火葬盛行时,一种全新的丧葬方式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
这就是被称为“堆肥葬”或“人体堆肥”的环保殡葬技术。说白了,就是让逝者的遗体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自然转化为富含营养的有机土壤。
当然,这个所谓新型环保殡葬技术,其实跟回收利用差不多,通过生物降解技术,使得遗体能够化为有机肥料。
![]()
然后将有机肥料投入生长机舱中,并控制温度摄氏度。
就这样条件作用下,大约不下于一个月,遗体就会完全转化为深褐色、质地松软的肥沃土壤。
![]()
从环保角度看,这种方式确实有其独特的优势。整个过程不会产生任何有害气体排放,也不需要消耗化石燃料,可以说是目前最环保的丧葬方式之一。
而且转化后的土壤还能用于园艺种植、生态修复等用途,真正实现了“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诗意愿景。
![]()
在美国华盛顿州,堆肥葬已经正式合法化,瑞典等欧洲国家也在积极推广类似技术。但在国内,这种新方式的接受度却不容乐观。
听到要把亲人的遗体“堆肥”,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是连连摆手,直呼“接受不了”。
![]()
这种心理阻力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在传统观念里,遗体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即便是火化也让很多人经历了漫长的心理适应过程。
![]()
现在突然要接受把亲人变成“肥料”的想法,心理冲击可想而知。而且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技术标准也有待进一步规范,这些都给推广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从古代的厚葬观念到现代的简约理念,从家族本位到环保责,这种也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
就像火葬的推广过程一样,新事物的接受需要时间,更需要耐心。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堆肥葬,还有很多其他的环保殡葬方式正在兴起。比如海葬,将骨灰撒向大海,让逝者与自然融为一体。
![]()
比如树葬,在骨灰上方种植一棵树,用生命延续生命的方式寄托哀思。还有冰葬,利用液氮的超低温将遗体冷冻分解,虽然成本较高(约7000欧元),但完全不产生污染排放。
毕竟,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价值观念也不尽相同,一刀切的做法显然不合适。有专家认为,未来的丧葬文化将呈现多元化格局,传统方式和创新技术并存,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
关键是要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逐步引导公众树立环保意识。这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政府要完善相关法规,规范市场秩序;社会要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包容氛围;个人要保持开放心态,理性看待新事物。
![]()
从长远来看,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科技水平的持续进步,相信会有更多绿色环保的丧葬方式涌现出来。
而真正的文明进步,往往体现在对不同选择的包容和理解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