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傍晚,余晖漫过八达岭长城的城墙垛口,渐渐隐入远处的群山,景区出口的游客如潮水般散去。车号839475的公交车内,北京公交集团客八分公司第三车队驾驶员王记书双手搭在方向盘上,目光却不时瞟向景区出口的方向——他要等最后一名游客。
“师傅,还走吗?”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着气喘声传来,背着鼓鼓双肩包的游客张先生跑到车门边,脸上满是焦急。王记书按下开门键,车门缓缓打开。“别急,就等你了!看通知景区还有一位未离场游客,就多等了十分钟。”王记书说。
张先生连声道谢,踏上公交车时才发现,整辆车仅有几位乘客。晚上7点34分,公交车平稳驶出站台,沿着山路缓缓下行。“节日里游客多,不少人看完日落才下山,咱们多等一会儿,他们就能少一分慌张。”王记书说,“这几天我已经延时发车三次了,最晚一次到市区都快十点了,只要游客能平安回去,值!”
这趟延时的末班车,是双节期间延庆区交通服务保障的生动缩影。当王记书驾驶的877路公交车最终抵达北土城站时,已是晚上9点15分。
双节期间,八达岭长城日均客流量较平日增长5倍,区交通局多方联动织密出行保障网。运力储备精准到天是首要防线。通过分析历年客流数据,区交通局协调客八分公司制定梯度储备方案,1日储备220部车,2日至5日高峰时段每日330部车,6日280部车,7日200部车,8日120部车,确保大客流时“车等人”而非“人等车”。
同时,站台内外秩序井然离不开细致管控。在前山停车场,新增的工作人员正引导游客有序排队,“就怕节假日排队乱哄哄的,你看八达岭景区这多好,有专人引导,十几分钟就上车了。”来自上海的游客李先生说。区交通局还联合相关单位优化候车区设置,让877路乘车效率提升近三成。每日下午的现场督导则筑牢应急防线。区交通局督导人员驻守山前停车场,实时监控客流与路况。“一旦出现拥堵,立刻协调交警分流、公交加开备班车,确保客流在40分钟内疏散完毕。”现场督导员李琦介绍,3日下午因突发车流,他们紧急调度12部备车,快速化解了候车压力。
不仅如此,跨线路联动更显保障力度。919快线每日增加15%发车频次,约40车次,与877路形成互补;区内途经龙庆峡、玉渡山等景区的线路动态加密班次,让游客“进得来、出得去”。
从末班车的温情守候到全域的科学调度,延庆用交通保障的温度,守护着每一位游客的节日旅途,让“不落下一人”的承诺,在长城脚下的夜色里格外动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