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古时候的家族里,没当官的嫡子和做高官的庶子,谁地位更高?

0
分享至

光绪三十四年的长沙,谭府的白幡裹着冷雨飘了半条街。谭延闿跪在母亲李氏的灵前,一身湖南都督的官服早被泥水浸得发黑。

族人围在灵堂外,七嘴八舌地吵。“妾室的棺材,哪能走正门?” 有人喊出这句话时,谭延闿猛地抬头,眼里的血丝像要渗出来。他是封疆大吏,掌着湖南的军政大权,可此刻在家族里,连给母亲争个 “走正门” 的体面,都要看人脸色。

一、先搞懂:嫡庶之分,不是 “有钱没钱”,是 “根上的规矩”

要回答 “嫡子和庶子谁地位高”,得先明白古代家族的 “根”—— 宗法制。《礼记》里早把规矩说死了:“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这句话的意思是:选继承人,先看是不是嫡出,再看年纪,跟有没有本事没关系;要是正妻没儿子,才从妾室的儿子里选,也得挑母亲地位高的。


古代是一夫一妻多妾制。正妻进门,得三媒六聘,用大雁当聘礼(象征忠贞),聘书要入族谱、进祠堂,是明媒正娶的 “半个主子”;妾室呢?可能是陪嫁的丫鬟,可能是花钱买的,最多一顶小轿从侧门抬进来,连拜祠堂的资格都没有。

嫡子的身份,是母亲的 “正妻身份” 给的。哪怕嫡子是个纨绔,庶子是个才子,从生下来那天起,两人的 “等级” 就定了。就像东汉的袁术,明明本事不如袁绍,却天天骂袁绍是 “家奴”—— 只因为袁术是正妻生的嫡子,袁绍是婢女生的庶子。

二、袁世凯:官至直隶总督,连母亲的坟都进不了家族祖坟

袁世凯的故事,最能看清嫡庶的 “硬规矩”。他后来成了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手握重兵,可在家族里,始终是个 “庶子”。

袁世凯的父亲叫袁保中,是河南项城的地主乡绅。他的生母刘氏,原本是袁府的婢女,后来被收为妾室,才生下袁世凯。刘氏没什么地位,但母子俩感情极深。

光绪二十七年,刘氏病逝。当时袁世凯已是直隶总督,相当于现在的省部级高官,他想把母亲葬进袁氏祖坟,跟父亲袁保中合葬。可嫡兄袁世敦一句话,就把他堵死了:“刘氏是妾室,就算后来被扶正,也没资格进祖坟正穴。”

袁世敦是什么人?他只是个候补知府,没实权,一辈子没当过什么大官。可他是袁保中正妻生的嫡子,是家族里的 “法定家主”。袁世凯再有权,在家族事务上,也得听他的。

最后袁世凯只能妥协:把母亲葬在祖坟旁边的小山坡上,没敢合葬。这件事让他彻底寒心,从此再也没回过项城老家,连自己死后,都葬在了河南安阳,没入袁氏祖坟。

三、谭延闿:躺进棺材护母亲体面,再大的官也斗不过族规

谭延闿比袁世凯更憋屈。他是光绪三十年的进士,后来当湖南都督、国民政府主席,被人称为 “民国第一完人”,可在家族里,连母亲的 “吃饭权” 都争不来。


谭延闿的父亲谭钟麟,是清朝的进士,官至浙江巡抚。他的生母李氏,是谭家的通房丫头,连妾室都算不上。李氏在谭家当了几十年 “隐形人”:全家吃饭时,她得站在旁边伺候,正妻不动筷子,她不能吃;正妻放下筷子,她就得赶紧收拾,连坐下来吃口热饭的资格都没有。

谭延闿考中进士那年,特意跪在父亲面前,求他给母亲一个 “坐席吃饭” 的资格。谭钟麟犹豫了半天,才勉强点头。可直到李氏去世,家族里还是有人不把她当 “主子”。

李氏病逝后,族人又跳出来:“妾室的棺材,得从侧门抬出去,不能走正门。” 谭延闿跟族人吵了三天三夜,最后急了,直接躺进母亲的棺材里,红着眼喊:“我谭延闿死了!今天我要跟我娘一起走正门!”

族人被他的狠劲吓住了,才终于松口。可这件事,成了谭延闿一辈子的痛 —— 他能管一省的百姓,却管不了家族里的老规矩。

四、鄂尔泰:雍正宠臣、军机大臣,祭祖时只能站在嫡兄后面

不光民国,清朝的高官庶子,也逃不过嫡庶规矩。比如雍正朝的鄂尔泰,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是雍正最信任的 “心腹”,可在家族里,还是得让着嫡兄。

鄂尔泰的母亲,是父亲鄂拜的妾室。他从小就聪明,20 岁考中举人,后来一步步做到军机大臣,权倾朝野。可他的嫡兄鄂尔善,没什么本事,一辈子就当个小小的旗官,连品级都没混上。

但每次家族祭祖,鄂尔泰都得乖乖站在鄂尔善后面。按照族规,嫡子要先上香、先磕头,庶子哪怕官再大,也只能跟在后面。有一次,雍正听说了这事,觉得委屈鄂尔泰,特意下旨让鄂尔善给弟弟 “让个位置”。可鄂尔泰赶紧辞谢:“家族的规矩,不能乱。臣是庶子,就该站在后面。”

不是鄂尔泰怕嫡兄,是他知道:家族的秩序,比官位更重要。一旦嫡庶的规矩破了,家族就容易内斗,最后只会散掉。

五、为什么?官位是 “朝廷的”,嫡子身份是 “家族的”,两码事

有人会问:庶子当了大官,能给家族带来好处,族人为什么还不重视他?

因为 “官位” 和 “家族地位”,属于两个不同的体系。


官位是朝廷给的,管的是国家事务;嫡子身份是宗法制定的,管的是家族事务。比如家族里的祭祀、家产分配、族谱修订、子弟教育,这些事都归嫡子管,庶子哪怕官再大,也插不上手。

古代皇权 “不下县”,县以下的乡村,全靠家族自治。族长、族规、祠堂,就是基层的 “小政府”。而维系这个 “小政府” 的,就是嫡庶、长幼的规矩。要是因为庶子当官,就把嫡子的地位压下去,那以后谁还认 “嫡出” 的规矩?大家都争着靠当官来抢地位,家族不就乱了?

就像《红楼梦》里的贾环,虽然不是高官,但他是庶子,就算宝玉没当官,他也不敢在宝玉面前放肆。宝玉是嫡子,是贾府的 “法定继承人”,哪怕他天天混日子,族人也得敬着他。贾环就算再有心计,也改变不了 “庶子” 的身份。

六、就算嫡子是 “败家子”,庶子也抢不走他的地位

还有一种极端情况:嫡子是个吃喝嫖赌的败家子,庶子又能干又孝顺,还当了大官,这时谁的地位高?

答案还是:嫡子。

清朝乾隆年间,有个叫张延龄的地主,他是嫡子,天天吃喝嫖赌,把家里的田产败了一半。他的庶弟张延顺,当了知府,还经常给家里寄钱,帮着还债。

族人都觉得张延顺好,想让他当家族的家主。可族长坚决不同意:“张延龄是嫡子,就算他败家,也是法定的家主。张延顺是庶子,就算他当官,也只能辅助嫡兄,不能当主。”

最后,张延顺只能帮着张延龄还债,还得劝他好好过日子。不是张延顺傻,是他知道:一旦自己抢了嫡兄的位置,就会被其他族人指责 “破坏规矩”,最后连家族都容不下他。

七、现代看:规矩没了,但 “家族情分” 还在

现在没有 “嫡庶之分” 了,可这段历史,不是没用的 “老规矩”。

它告诉我们:古代的家族,讲究的是 “秩序”。哪怕这个秩序有不公平的地方,但它维系了中国传统社会几千年的稳定。

而现在,我们虽然不看 “嫡庶”,但依然重视 “家族情分”。比如过年回家,长辈还是会让长子先发言,晚辈要给长辈拜年。这些习惯,其实都是从宗法制里传下来的。

只是现在的 “尊重”,不再是靠 “出身”,而是靠个人的品德和能力。就像谭延闿、袁世凯,他们虽然在家族里受了嫡庶的委屈,但他们靠自己的本事,在历史上留下了名字。


所以,古时候没当官的嫡子,地位永远比做高官的庶子高 —— 这是宗法制的规矩。但现在,你的价值,从来不是靠 “出身” 决定的,而是靠你自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实锤?7万年前人类仅剩1万人,罪魁祸首不是史前最大火山爆发?

实锤?7万年前人类仅剩1万人,罪魁祸首不是史前最大火山爆发?

徐德文科学频道
2025-11-11 19:53:32
撩女人,是有捷径的

撩女人,是有捷径的

叶飞飞情感屋
2025-11-06 19:36:29
许我耀眼庆功,赵露思皮包骨,温峥嵘皮松肉垮,副总裁现身排面足

许我耀眼庆功,赵露思皮包骨,温峥嵘皮松肉垮,副总裁现身排面足

胡一舸南游y
2025-11-11 17:08:48
唐嫣的脚是最美的!小腿太细了

唐嫣的脚是最美的!小腿太细了

手工制作阿歼
2025-11-10 12:59:11
荷兰与广州同为1800多万人,荷兰创造1.22万亿GDP,广州令人意外

荷兰与广州同为1800多万人,荷兰创造1.22万亿GDP,广州令人意外

近史谈
2025-11-01 16:36:25
重庆正厅丁中平被查,曾任南川区委书记

重庆正厅丁中平被查,曾任南川区委书记

鲁中晨报
2025-11-11 12:19:02
毛泽东提名李济深任副主席引争议,周恩来:早跟他合作或不用长征

毛泽东提名李济深任副主席引争议,周恩来:早跟他合作或不用长征

大运河时空
2025-11-10 15:45:02
印度首都发生汽车爆炸事件 外交部:目前没有中方人员伤亡

印度首都发生汽车爆炸事件 外交部:目前没有中方人员伤亡

财联社
2025-11-11 15:36:03
轰38分12板5助5帽,NBA历史首人!被夹懵的文班亚马怎么又行了?

轰38分12板5助5帽,NBA历史首人!被夹懵的文班亚马怎么又行了?

锅子篮球
2025-11-11 17:44:57
火绒安全:撕开鲁大师为首系列企业流量劫持黑幕!

火绒安全:撕开鲁大师为首系列企业流量劫持黑幕!

快科技
2025-11-11 19:26:10
江西检察机关依法对朱芝松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

江西检察机关依法对朱芝松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

最高人民检察院
2025-11-11 10:00:23
震碎三观的“人乳交易”、“成人奶妈”,1500元竟能躺在怀里喝

震碎三观的“人乳交易”、“成人奶妈”,1500元竟能躺在怀里喝

听风听你
2025-09-06 22:05:26
强冷空气来袭!气温降至零度以下!山东最新天气预报

强冷空气来袭!气温降至零度以下!山东最新天气预报

鲁中晨报
2025-11-11 14:47:04
PS6硬件性能不会有巨大提升 变革来自AI和光追

PS6硬件性能不会有巨大提升 变革来自AI和光追

3DM游戏
2025-11-11 08:14:06
医生怒斥:别再拿这些瓶子装东西了,患癌再后悔就晚了!赶紧扔掉

医生怒斥:别再拿这些瓶子装东西了,患癌再后悔就晚了!赶紧扔掉

39健康网
2025-09-03 16:00:56
在岛国上过课的超级甜妹—Laney Grey

在岛国上过课的超级甜妹—Laney Grey

吃瓜党二号头目
2025-11-10 09:42:50
恶心一幕!全红婵老家新房封顶,大量无人机惹事,村民也跟着遭殃

恶心一幕!全红婵老家新房封顶,大量无人机惹事,村民也跟着遭殃

好贤观史记
2025-11-11 13:31:47
发现没?央视对全红婵的称呼变了!

发现没?央视对全红婵的称呼变了!

十点街球体育
2025-11-11 18:03:42
3届篮板王将摆上货架!管理层太烂,能打得都送走,留一群伪球星

3届篮板王将摆上货架!管理层太烂,能打得都送走,留一群伪球星

你的篮球频道
2025-11-11 08:44:48
李湘回娘家,客厅大得像酒店大堂,无声中又炫了一把

李湘回娘家,客厅大得像酒店大堂,无声中又炫了一把

青史楼兰
2025-11-11 15:01:52
2025-11-12 04:12:49
小豫讲故事 incentive-icons
小豫讲故事
谈奇闻野史,做杂牌作者。
1726文章数 77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携6.1万枚比特币出逃英国 富婆奢靡生活披露

头条要闻

携6.1万枚比特币出逃英国 富婆奢靡生活披露

体育要闻

一个14岁的小男孩,决定了谁能晋级世界杯

娱乐要闻

古二曝秦雯多次炫耀袭警经历

财经要闻

南昌三瑞智能IPO:委外代工模式存疑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家居
艺术
健康
亲子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国美学子 打造筑梦空间

艺术要闻

美得令人窒息!印度美女照片震撼上线!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亲子要闻

没人生娃了?上海一产科医生称:从一晚上8个剖腹产到现在1个没有

军事要闻

空军发布重磅视频 多款新型战机亮相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