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这里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图书推荐”栏目,每周六准时见面!
我们替你“读厚”一本书,为你“拓展”硬核干货。用最直接的方式,让你快速秒懂一本好书。希望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你能遇见那本值得你细细品读的心仪之作。本周推荐图书《中国佛教美学典藏》。
佛教从2000多年前开始传入中国,带来了佛教美学和艺术,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开花,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再经过历代传承和创新,形成了璀璨多彩的中国佛教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艺术形态是中国佛教文化最直观的表现形式之一,包含绘画、造像、建筑、书法等。如果你也想了解佛教美学,那就跟随《中国佛教美学典藏》一起深度解锁中国佛教艺术的千年美学密码。
《中国佛教美学典藏》是我国首次对佛教美学开展整体性和系统性研究的丰硕成果,是关于佛教美学的大型系列丛书。这部多达15卷的佛教美学和艺术的总汇,经历了20余年学术积淀,10年倾心打磨,由中华美学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等学术机构联合发起,权威专家合力编纂。
作者团队以严谨的学术态度,数次开展实地考察,亲赴四川、陕西、甘肃、山西、河南、河北、西藏、新疆等多个省份和自治区,采集珍贵图片和第一手资料,拍摄从未对外展示的稀世珍宝,汇集了大量珍贵的图像资料和文献研究,许多稀见文物的高清图像首次公开出版,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佛教造像部》
凝固的佛法智慧
这部由中华美学学会、中国社科院联合打造的巨著,凝聚20余位权威学者10年心血,6卷2400页的鸿篇巨制,系统呈现了中国佛教造像艺术的完整谱系。考察团队足迹遍布全国,深入20000余尊造像、500处石窟寺院,用3000余张高清图片,其中60%为首次公开,打造出一部真正的佛教造像百科全书。
《造像经典与仪轨》:揭秘造像艺术的“度量衡”:深入解读造像经典《造像量度经》。
《地面寺院造像》上下册:历史脉络清晰,首次大量逐一披露地面寺院殿堂中陈设的造像。
《出土及传世造像》:解读历史留给后人的记忆碎片,是国内少见的以通史形式叙述可移动佛教造像的著作。
《石窟造像》上下册∶千年石窟一览。
★《佛教绘画部》
千年丹青的视觉盛宴
《佛教绘画部》由著名艺术家丁方教授领衔主编,分为《绢帛佛画》《经卷佛画》《石窟壁画》三卷,近1000页,收录500余张珍贵图片,其中60余幅为全球首次公开。研究团队历时多年,跨越敦煌、柏林、纽约、伦敦等地,深入博物馆库房与石窟秘境,以高水平学术标准与艺术追求,呈现佛教绘画的瑰丽史诗。
《石窟壁画》:从敦煌到海外博物馆,看乐舞飞天穿越千年,感受中西艺术碰撞的惊艳,288张高清彩图带你梳理风格演变史
《绢帛佛画》:探秘流失海外的隋唐瑰宝,看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珍藏的吐鲁番佛画如何展现 "诸相非相与大美无言"
《经卷佛画》:国内首次公开北宋、明、日本镰仓时期等珍稀经卷插图,解锁佛经里的艺术密码
★《佛教建筑部》
立体的美学史诗
探秘佛塔演变的文化融合史,解析伽蓝布局的千年匠心,实地考察图、独家古寺复原图、全球珍档……
《佛塔建筑》:从印度窣堵波到中国楼阁式塔,看佛教建筑如何突破传统开创新格局
《伽蓝建筑》:追溯汉魏到明清寺院格局演变,解锁藏地佛教建筑的独特魅力
★《佛教书法部》
笔墨丹青见佛心
禅宗大德真迹首度集结;从北魏造像题记到隋唐摩崖刻经,从王维空山新雨到八大山人孤禽白眼,从两晋到北宋的千年敦煌经书……
《禅意绘画》:从王维到董其昌,看禅意如何融入笔墨,成为东方美学的灵魂
《禅德墨迹》:收录北宋到近代禅宗大德手迹,解读书法里的禅宗智慧
《佛教碑刻》:从北朝魏碑到隋唐楷书,感受摩崖刻经的磅礴与造像题记的细腻
《敦煌写经》:4万余件墨迹见证汉字从隶书到楷书的演变,堪称书法活化石
翻开这套书,仿佛穿越千年,与历代工匠、高僧对话,在神佛形象中触摸到中国佛教美学的脉搏,原来美,早已融入每一处线条、每一抹色彩、每一方建筑之中。
编辑|王蕾雅
复审|李 鹏
终审|张弋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