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秋天,高考落榜的我,正在田间帮忙拉耩子,忽然听到远处有人叫我的名字,我赶紧停下手中的忙碌,发现竟然是村支书刘叔。
![]()
到了地头,他将自行车放下后,就急匆匆地跑到我面前说:“小军啊,明天去当兵的人,要去公社里检查,我觉得你是高中文化,当兵对你来说是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要不你试试看吧,明天上午你来大队拿我开具的证明!”
那时的我,内心是茫然的。但经村支书刘叔这样一说,我的心里像是打开了一丝缝隙,被阳光照了进来。
我向刘叔致谢,答应他明天去公社。
到家后,我给父母说了自己想去当兵的事,但母亲却表示反对,她说:“你以为当兵那么轻松,如今听说南方在打仗,咱家就你一个儿子,万一出了啥事,我们这辈子不就完了?”
父亲沉默了好久,最终才说了一句话:“小军也不小了,在农村这样下去也没有什么出路,就由他自己选择吧!”
第二天上午八点,我去大队找支书刘叔,他将开具好的证明,盖了章后,交给了我。他不断鼓励我说:“咱农村的孩子出路不多,你有文化,在部队说不定会带来命运的转机!”
我连连道谢后,随后离开。
村支书刘叔的二女儿,和我是同学,她的成绩不太好,在高一下学期,她回到了村里做了一名民办教师。
而我,高考落榜后,由于距最低录取分数线相差三十多分,我觉得哪怕是复读,考取的希望也不是很大,再加上家里的条件也不好,经过再三权衡,我最终选择了放弃复读。
村支书刘叔说得对,当兵,是农村孩子改变命运的一个途径。
![]()
在公社体检过程还算顺利,因为我在学校时,3000米长跑,曾获得过全校第一全县第三的成绩,但因为我胸部的一块烫伤,让我心里有点不太自信。
正如我担心的那样,当其他同去的年轻人都完成体检时,一名军医把我带到主检室,主检师反复看了我的体检表,然后他用小尺子把身上的疤痕上下左右,量了个仔细,然后在体检表上重重地划了几笔,并写了六个字——陆军,基本合格。
这六个字让我喜忧参半。
等消息的日子让我特别煎熬。那天上午,村支书刘叔到我家告诉我说,接兵的高指导员要来村家访了,同时他还嘱咐我和父母,让我们该说的话就说,不该说的就不要讲。
家访是当天上午十一点左右,是村支书刘叔陪着过来的,在整个交流的过程中,刘叔一直说着我的种种优点。
在即将离别的时候,高指导员看着我家墙上贴满的奖状,就微笑着对我说,没想到你三千米这么厉害,这样在部队集训时很有优势啊!
听高指导员那样说,我紧张的心理,顿时一阵阵释然。
正如我期待的那样,我拿到了入伍通知书,心里的一块石头才终于落了地。
村支书刘叔知道后,特意买了肉,拿来一只公鸡,叫了村里其他几个有声望的前辈,来家里给我送行,父母炒了六个菜招待他们。
饭桌上,他们都一再嘱咐我,到部队一定要好好干。
![]()
临走的前一天,村支书刘叔和她的二女儿来给我送行,刘叔给了我十块钱,说让我路上用。我对支书刘叔说,等我穿上军装后,一切的事情都是部队管了,我在军营里也花不着什么钱。
盛情难却,但不管我如何推脱,村支书刘叔一定要我收下。
那年,我带着父老乡亲们的嘱托,坐着绿皮火车,一路奔波来到了河北某军区,成了一名战士。
我自从跨入军营那一刻起,我就暗暗发誓,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争取好好表现。
在部队新兵连,我的优势就得到了彰显,当时我的成绩一直排名第一。下分到连队后,由于我高中文化,字也写得好,也很被领导器重。
在他们的心中,我不但性格开朗,吃苦耐劳,头脑灵活,还多才多艺,所以说连队领导,也把我当作一名“人才”来培养。
1982年,我终于等来了一个好消息,一年一度的军校招生要开始了。
由于我表现优异,连队推荐了我,当年,我们连里一共有五名战友符合招生的条件,但经过文化课和军事科目的考核与筛选,最终三人被淘汰出局,而我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参加军校招生考试的机会。
考试当天,由于我准备充分,考试成绩发挥得特别稳定,考试过后,我简单地对了一下答案,觉得考上军校的希望还是很大的。
果然不出我所料,最终我被西安一家军校录取。
![]()
当连队的文书告诉我这个事实上,我当初喜极而泣,我觉得第一要感恩的人,是村支书刘叔。
于是,我当即拍了一封电报,向刘叔报了喜讯。
后来,我第一次探亲回家时,村支书刘叔特意置办了一桌酒席,说是要为我庆祝一下,那晚我对刘叔说,你是我今生的恩人!但我不知道该如何报答您?
我和刘叔都喝醉了,那也是我人生第一次醉酒。
接下来的几天里,村里的两个媒婆,都到我家来,说是要给我介绍对象。其实,我内心早就有了心仪的对象,那就是刘叔的二女儿,过去因为自卑,我只能放在心里,但随着命运的改变,我觉得自己有必要袒露自己的心扉了。
我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告诉了父母,于是,心直口快的母亲当即把媒婆叫来,向村支书刘叔家去提亲了。
其实,刘叔对我也是心有所属。于是,在那次探亲之际,我和刘叔二女儿刘芸华的婚事,就定了下来。
军校毕业后,我和刘芸华在1986年的国庆节结婚了,我们在老家的村庄,在亲朋好友的祝福声中,举办了一个简单的婚礼,村支书刘叔,由此也成了我的老丈人。
之后,妻子也跟着我随军去了部队。
1998年,我从副营长的位置上退伍转业到地方,在老家的县城,我做了一名检察长,妻子在县城的实验小学,做了一名语文教师,一家三口,日子其乐融融,平时我有空就带着礼物去看望岳父,让他的晚年充满了幸福。
如今,我也退休一年多了,想起我参军入伍的场景,我总觉得恍然若梦。
我在想,如果不是村支书刘叔当时的鼓动,我的归宿和现状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
十八年漫漫军旅路,我从普通的士兵到军官,从高考落榜生到军事大学,我感恩部队,感恩那些扶我一把的人们,而村支书刘叔之于我,更是恩重如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