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黄河其实早就成了悬河,为啥不用挖沙船清理河沙,让黄河整体下移

0
分享至



众所周知,黄河是咱中国人的母亲河,可你要是有机会去河南、山东走一遭,站在大堤上往河里看一眼,肯定得震撼得嘴巴都合不上,这哪是正常的大河,分明是悬在头顶的“天河”!

黄河下游早就成了“地上悬河”,河床比两岸的地面还高,有的地方高出七八米,相当于两三层楼那么高。住在下面的人,就像天天顶着个“水炸弹”过日子。



既然河床这么高是因为泥沙淤积,为啥不干脆派几十艘挖泥船把泥沙清走,让黄河重回地下呢?其实这不是不想干,是干不了、干不起,更干不好的问题。

黄河每年从黄土高原裹挟下来的泥沙量,那可是实打实的“世界级难题”。根据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公开数据,黄河多年平均年输沙量高达约16亿吨,虽然近年来由于上游水土保持和小浪底等水库的调控,输沙量已下降到年均3亿吨左右,但这个数字依然居世界河流前列。



这些泥沙到了下游,水流变缓,就慢慢沉淀下来,日积月累,河床越垫越高。尤其是开封段,河床高出城市地面4到8米,形成典型的“二级悬河”结构。你可能会想,这么多沙,挖不就完了?

可现实是黄河不是个小水沟,它下游河道宽的地方能有几公里,深的地方也有十几米,泥沙不是堆成一堆等着你来挖,而是像豆腐渣一样软烂,含水量极高,根本没法用普通挖泥船直接作业。

就算能挖,一天挖个十万吨,一年才三千多万吨,跟每年淤积的量比,杯水车薪。而且挖出来的泥沙往哪儿放?总不能堆在堤边吧?那不等于又给大堤加了个“小山包”?处理这些湿泥的成本,远超想象。



黄河的泥沙不仅仅是“脏东西”,它其实也是这条河生态和地貌的一部分,黄河携带的泥沙造就了华北平原,几千年来不断冲积出肥沃的土地,山东、河南的大片良田,都是黄河泥沙一点点铺出来的。

如果突然大规模清淤,改变了水流速度和河床形态,反而可能引发河势摆动、主槽偏移,甚至导致决口风险上升。历史上黄河改道二十六次,决口一千五百多次,每一次都带来巨大灾难。



现在的黄河靠的是“束水攻沙”的理念,也就是通过堤防控制水流,让水流集中冲刷河床,把部分泥沙带走。

小浪底水库建成后,通过调水调沙的方式,每年汛前集中下泄大流量水流,冲刷下游河床,已经成功让部分河段河床下切了两米以上。

这种“以水治沙”的办法,比机械清淤更符合自然规律,也更可持续。2002年以来,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的调水调沙累计冲刷下游河道泥沙超过30亿吨,效果显著。



再说说工程上的实际困难,挖泥船在长江、珠江清淤是常事,可那些河是“地下河”,水深够、流速稳、泥沙相对稳定。黄河不一样,它是游荡性河道,主流来回摆动,今天在这儿,明天可能就跑几公里外去了。

挖泥船刚开进去,水道变了,设备就得重新部署。而且黄河含沙量太高,普通挖泥船的泵管容易堵塞,设备损耗极大。别说长期作业,就连短期施工都得反复调整方案。

另外黄河下游涉及河南、山东两省多个城市,任何大规模工程都得考虑防洪安全、生态影响、土地占用、移民安置等一系列问题。



国家不是没想过清淤,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做过相关研究,结论是技术不可行、经济不划算、风险不可控。直到今天,这个结论依然成立。与其花几百亿去挖沙,不如把钱投在水土保持、水库调度和智慧监测上,这才是治本之策。

其实黄河的问题从来就不是“能不能挖”的技术问题,而是“怎么与自然相处”的系统工程。我们总想着征服自然,可黄河教会我们的恰恰是敬畏自然。



黄河不是一条普通的河,它是一条承载着文明、塑造着地理、牵动着亿万人命脉的生命之河。

未来,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的挑战还会更多,但是该怎么治理,还是摸着石头过河,一点点摸索着来,您说是这个理儿不?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辽宁男篮拒绝爆冷!全力淘汰山东队,韩德君爆发,央视直播

辽宁男篮拒绝爆冷!全力淘汰山东队,韩德君爆发,央视直播

体坛瞎白话
2025-11-09 07:56:56
德约官宣退出年终总决赛:连续两年因伤缺席 刚夺生涯第101冠

德约官宣退出年终总决赛:连续两年因伤缺席 刚夺生涯第101冠

醉卧浮生
2025-11-09 09:27:21
《唐朝诡事录3》第一波真实口碑出炉!观众的评价一针见血

《唐朝诡事录3》第一波真实口碑出炉!观众的评价一针见血

娱乐圈笔娱君
2025-11-08 16:26:44
初三学生被霸凌者打断肋骨,母亲不去派出所,隔天校园来六辆商务车

初三学生被霸凌者打断肋骨,母亲不去派出所,隔天校园来六辆商务车

悬案解密档案
2025-10-21 09:24:49
卡地亚活动:郭晶晶惊艳了时光,巩俐那英罕见露面,李现帅气逼人

卡地亚活动:郭晶晶惊艳了时光,巩俐那英罕见露面,李现帅气逼人

白宸侃片
2025-11-09 06:02:50
财政部发布重要报告,2025年养老金已双增长,还有一个好消息

财政部发布重要报告,2025年养老金已双增长,还有一个好消息

财话连篇
2025-11-09 18:15:56
苏炳添张家朗李祎共同点燃主火炬

苏炳添张家朗李祎共同点燃主火炬

中国青年报
2025-11-09 21:55:50
解放台湾,说白了就是要拿到4样东西,其余一概不动留给台湾人

解放台湾,说白了就是要拿到4样东西,其余一概不动留给台湾人

云舟史策
2025-10-28 07:46:55
才打第二场又伤了!格林一瘸一拐被搀扶离场:美媒预测又要歇10场

才打第二场又伤了!格林一瘸一拐被搀扶离场:美媒预测又要歇10场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5-11-09 12:20:16
钱再多有什么用?蒋欣如今的现状,给所有内娱40岁以上女星提了醒

钱再多有什么用?蒋欣如今的现状,给所有内娱40岁以上女星提了醒

振华观史
2025-11-07 11:25:51
婚姻中窦骁更强势,打破何超莲对明星固有印象,因为几乎零绯闻

婚姻中窦骁更强势,打破何超莲对明星固有印象,因为几乎零绯闻

话娱论影
2025-10-21 10:01:44
巴黎世家3.6万的一分裤长这样!衣服已经颠到让人怀疑人生

巴黎世家3.6万的一分裤长这样!衣服已经颠到让人怀疑人生

80后房车生活
2025-09-28 23:27:33
笑晕了!霖霖给安总下命令,有小当家的派头!汪小菲这儿子不简单

笑晕了!霖霖给安总下命令,有小当家的派头!汪小菲这儿子不简单

乐悠悠娱乐
2025-11-09 11:02:06
从同框出差到互相甩锅,曾琦的核心地位照,揭露祖副院长翻脸必然

从同框出差到互相甩锅,曾琦的核心地位照,揭露祖副院长翻脸必然

你食不食油饼
2025-11-09 10:30:14
官方出手!两次入狱仍死性不改的郭美美,终为自己的无知付出代价

官方出手!两次入狱仍死性不改的郭美美,终为自己的无知付出代价

枫尘余往逝
2025-11-08 19:11:50
何超琼面前丢光的面子,被14岁儿子找回来了,李嘉欣才是人生赢家

何超琼面前丢光的面子,被14岁儿子找回来了,李嘉欣才是人生赢家

阿器谈史
2025-11-09 14:52:49
人人喊打、早该淘汰的机械车位,终于要“凉透”了?

人人喊打、早该淘汰的机械车位,终于要“凉透”了?

华庭讲美食
2025-11-09 06:32:24
亲戚可以提出多离谱的要求?网友:这些严格来说不算是人了吧

亲戚可以提出多离谱的要求?网友:这些严格来说不算是人了吧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08 00:15:06
靠关系的人睡不着了!翻旧账倒查20年,该给市场重新立规矩了!

靠关系的人睡不着了!翻旧账倒查20年,该给市场重新立规矩了!

夜深爱杂谈
2025-11-08 22:34:17
当年引进最成功的十大欧美动漫,全看过的就暴露年龄了

当年引进最成功的十大欧美动漫,全看过的就暴露年龄了

小Q侃电影
2025-11-09 17:41:48
2025-11-09 23:36:49
向航说 incentive-icons
向航说
坐下来,听我讲讲你不知道的科技奇闻故事
1712文章数 54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两位欧洲政要将同日访华:一人曾被誉为欧洲"最帅王子"

头条要闻

两位欧洲政要将同日访华:一人曾被誉为欧洲"最帅王子"

体育要闻

他只想默默地拿走最后一亿美元

娱乐要闻

《繁花》事件影响:唐嫣工作被取消

财经要闻

10月CPI同比涨0.2% PPI同比下降2.1%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赴台积电“讨要更多芯片”

汽车要闻

钛7月销破2万 霜雾灰与青峦翠配色正式开启交付

态度原创

旅游
健康
时尚
本地
数码

旅游要闻

快来这些地方邂逅秋景 《成都金秋银杏观赏地图》上线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伊姐周六热推:电视剧《四喜》;电视剧《唐朝诡事录之长安》......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数码要闻

荣耀耳夹式耳机外观、功能曝光:明年推出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