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深水财经社纳兰
10月1日,中指研究院发布的9月全国百城房价数据,抛出了一个令市场费解的谜题:当二手住宅价格迎来连续第41个月环比下跌时,新建住宅价格却逆势实现微涨。
很多人觉得奇怪,难道开发商还要玩一出涨价去库存吗?其实这个现象主要是跟新盘的价格结构有关系,目前刚需楼盘已经严重过剩,开发商拿的地价并没有下降太多,为了保证利润率,脱离刚需产品的红海竞争,只能往高端化去走,说的直白点就是,刚需客群已经撑不起他们,必须去割有钱人的韭菜了。
![]()
一、向左向右
具体数据显示,9月百城新建住宅均价为16926元/平方米,环比微涨0.09%,同比上涨2.68%;而二手住宅均价仅13381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74%,同比跌幅扩大至7.38%。
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分化在城市间表现得更为极致。上海、杭州、广州等核心城市的新房价格环比涨幅分别达到0.82%、0.51%、0.32%,成为拉动全国新房均价上行的主力。
与此同时,盐城、徐州、南通等城市的二手房价格环比跌幅均超1.3%,西安、济宁等城市也紧随其后。
这就像同一菜市场里,新摆的摊位在涨价,二手摊位却在挥泪甩卖。笔者一位房产中介的朋友说,他所在门店9月带看量环比增长30%,但成交转化率却从去年同期的9%降至2%。
值得注意的是,二手房市场的调整幅度仍在加深。2025年三季度,百城二手房价格累计下跌2.26%,较二季度扩大0.14个百分点;前三季度累计跌幅已达5.79%。
即便是北京、上海等核心城市,二手房也出现了明显补跌迹象。国盛证券9月22日发布的研报显示,8月北京、上海二手房价格环比跌幅分别在1%和1.2%上,广州、深圳跌幅也接近1%。
对于二手房来说,高挂牌量是压垮二手房价格的关键,重点城市二手房挂牌量仍处历史高位,可能以前还能“以价换量”,但是现在甚至出现了降价也没人敢买的局面。
![]()
二、结构性幻觉
有人会觉得是不是新房更受欢迎,或者是开发商还要演一出涨价去库存?
其实大家都想多了,时过境迁下,房地产市场在2015年之后那波行情很可能楼市的回光返照。
新房价格为什么会上涨?其实就是由产品结构剧变制造的“视觉误差”。
拨开数据迷雾可见,刚需型住宅的“退场”与改善型、高端住宅占比大幅提升,才是拉动均价上行的核心动力。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2024年12月30日发布的《产品:改善产品迭代将成常态》报告揭示了这一变化。
根据CRIC重点监测的193个城市数据,2024年四房产品成交套数占比已达29.2%,较上年提升2.8个百分点;而三房产品占比下降1.9个百分点至54%,二房产品占比则连续两年下降至12%。
![]()
这种结构升级在一线城市表现得尤为突出,2025年上半年,一线城市四房产品市场份额显著提升,占比达31.9%,较去年增长3.5个百分点,增幅高于低能级城市,这一增长主要来自三房户型的份额缩减,后者同期占比下降2.2个百分点。
新房越来越倾向于改善面积段趋势,从成交面积结构看主力110-140㎡产品市场份额保持稳定,140-180㎡和180㎡以上产品成交占比同期增加1.1%和0.6%。
![]()
南京的市场变化极具代表性。据南京房地产协会发布数据,2025年6月上市住宅项目仍以改善性居多,144m2以上房源占住宅上市房源总量的40.7%,占比较上月提升16.2%;供应套均面积145.72m2,环比增长6.3%,同比增长11.2%。
![]()
南京市在2024年“金九银十”期间上市的新盘中,144㎡以上供应占比提升最快,提高10个百分点,其中180㎡以上提升7.9个百分点。90㎡以下面积段房源供应较少,占比11.4%,较上月减少11个点。
道理很简单现在拿地成本居高不下,主城区地块基本都定位高端改善才能有利润,改善楼盘也在推出各种概念和噱头,比如最火的四代宅,虽然得房率上去了,但是价格也是大幅提高,羊毛总要出在羊身上。
得房率80%的房子卖100万,得房率100%的四代宅那肯定要卖120万以上,你想占开发商的便宜,那是不存在的。
所以这些新楼盘的高端化和高价化,才是新房价格上涨的核心原因。
但是新房开盘均价的上涨,并不是说高端改善就是供不应求了,实际上,改善型楼盘也将面临残酷竞争,而且从各地公布数据看,新房成交量依然是低迷的,只是说割有钱人的韭菜,总比割穷人要更容易些。
但是如果你再去观察下,近期交付的改善楼盘的二手价格,你就知道,这些所谓涨价未来将面临什么?
![]()
三、木桶理论
其实,二手房市场的持续萎靡,正在逐渐成为刺穿新房“涨价假象”的利刃。对于依赖置换需求的改善型、高端新房市场而言,二手房的“卖不掉、价不高”,正在切断楼市的需求链条。
有一个朋友告诉笔者,他本来想换一套四房,但是老房子挂了半年降了20%还没卖掉,带看次数超50次却无人下单。
其实这种置换链条的断裂,直接影响了新房市场的购买力。因为大部分购买改善住宅,就必须要卖掉原来的老房子。
而二手房价格的持续下跌正在压缩新房的价格空间,为未来高端盘“破发”埋下隐患。
道理很简单,当二手房比新房便宜,且不用等待交房,谁还愿意冒风险买新房?二手房价格下跌周期均已超过40个月,进一步削弱市场对新房的价格预期,近年交付的无论是刚需还是改善,还基本上没有听说哪个没有破发的。
而一旦销售回款放缓,房企为回笼资金可能主动降价,进而引发连锁反应。
二手房连跌41个月是不是终点,谁也无法预计,但是新房和二手房绝对不可能出现跷跷板效应,肯定是一个互相牵涉,在市场下行时,一定是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着木桶的水位,所以说,千万不要指望用新房价格来提振二手房。相反,新房价格泡沫越大,未来可能摔得更惨。
(全球市值研究机构深水财经社独家发布,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