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部科幻舞台剧《中国轨道号・春》国庆节前后在广东文学馆文学小剧场上演。9月27日、10月1日、10月2日三场演出完满完成。
![]()
该剧改编自著名科幻作家吴岩教授的同名小说,曾荣获第十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第二届少儿科幻星云奖金奖。
剧中饰演两位少年的两位演员虽是业余戏剧爱好者,兼以女孩反串男孩,她们以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表演打动了现场观众。
![]()
![]()
![]()
舞台剧中的故事发生在1972年的北京,讲述的是空军某装备所接到了制造“中国轨道号”太空飞船这一绝密任务之后,引发的一系列情节。主人公小岩和王选都是在部队大院长大的孩子,两位小同学为得到火星模拟基地夏令营的名额绞尽脑汁,过程中无意间揭开了北京城埋藏数百年的“锁龙井之谜”。而这一切,都发生在来自另一个时空的“观察者”们的注视之下……
每场200坐席的剧场都爆满,不但博得满场彩,剧组与观众也频频互动。
现场一位带孩子观演的家长表示,孩子看得很专注,还会主动追问航空航天的相关知识,希望未来,文学馆能多多上演这种寓教于乐的剧目。
![]()
![]()
![]()
![]()
该剧原著作者吴岩也在演出阶段来到广州。
在与观众的互动环节中,他答现场问时说:我们中国的科幻文类其实是1902年开始产生的,1902年的时候,那么距现在已经100多年时间了对吧?100多年的时间里面,我们中国的作家们创作了大量的科幻作品,对吧……
“中国人往前走,也从科幻小说开始。”
“比如说大家都知道最近三体是吧?不单在中国获得了广泛的关注,而且在全世界现在三体这本书销量3,000万册,3,000万册,光在海外就是650万册,在有些国家就是每13个人就有一本三体。”
![]()
吴岩勉励在场以孩子和家长为主体的观众,他说:“当我看到一个优秀的科幻作品,当我像剧中小妍和王雪一样燃起了对科学去探索的热情,在那一刻,我觉得科幻作品在我们这个时代,乃至于今后任何一个还有小孩子出生的时代,总是有意义!”
文图来源:广东文学馆 通讯员 蔡浩铨 王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