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夜里,王健林被限制高消费的新闻刷屏了。
我被这个消息惊到了。因为我小时候就知道王健林很有钱了,我以为他会一直有钱下去。
查了查,从2023年开始,王某某就开始“卖卖卖”。
万达电影控股权,卖!美国传奇影业,卖!英国圣汐游艇,卖!万达酒店管理公司,卖!
王某的心头肉万达广场,到2025年,他一下子卖了85座,他以71岁高龄四处奔波还债,但与此同时,债务却不断增加,为了还债,他甚至瘦到脱相。
一个三次荣登中国首富的人,怎么会落得这般下场?
![]()
一、第一桶金
15岁,王健林从四川到东北当兵。不到30岁就成了正团职干部,几十万部队中最年轻的一个。
1987年,“百万裁军”。他脱下军装,进了大连某区政府担任办公室主任。
仕途正好,他说不干就不干。第二年就下海了。接手了一家负债几百万、主管因经济问题被追究的房屋开发公司。
理由很简单:“我觉得凭能力,也能当上万元户”。
所有人都觉得他疯了,一个正团职干部,不要铁饭碗,去接烂摊子?
但那年头就那样。城市化刚启动,商品房刚萌芽,谁胆子大,谁就能赢。
没有项目,王健林就接管当时无人问津的棚户区改造项目。他当时测算,如果想在这个项目赚钱,这房子得卖到1500元一平米,大连市最好的房子也才1000出头。于是他创新性地给每间房子做了明厅、卫生间、铝合金窗(当时没有房子这么搞),房子推出来均价1580元每平米,一个月房子就卖光了。
有了第一桶金,万达越做越大,从大连走向广州,从东北走向全国。
你记得他说的那句“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吗?
这绝对不是一句吸引人眼球的噱头,而是一个企业家真实的人生信仰。
二、帝国野心
虽然处于夕阳行业,但王某并不是固步自封的老登,他的思维是相当超前的。
他认为,随着城市化和中产崛起,看电影将成为刚需。
2004年,第一家万达影院在长春开业。2009年,万达成为全国票房冠军。2017年,万达电影票房占全国的14%,妥妥的霸主。
但这还不够。王健林的野心已经不止在国内了,他要走出国门,“主宰世界电影”,创造“万达文娱宇宙”。
那几年,你总能看到王总四处买买买的新闻,收购美国AMC影院、收购传奇影业、赞助世界杯……万达的旗子插遍全球。
他还确立了一个战略:提高万达广场的商管租金等轻资产的比例,取代地产开发这样的重资产带来的“尾大不掉”风险。
他不止一次在在公开场合说:未来万达仅靠商管租金,就能实现充裕的现金流。
2016年,一份行程单在2016年流出,大家发现,原来有钱的人,比你还努力。首富每天4点起床,24小时,两个国家,三个城市,6000公里,500亿合同。同年,他对鲁豫说:“先定个小目标,比如挣它一个亿。”
![]()
其实,他还有更多不为人知的豪言壮语,只不过这些没传出来。
“让上海迪士尼乐园在10到20年内无法盈利。”
“只要万达进入的行业,其他企业无论国企央企,都没机会做老大。”
多么狂妄、自信、不可一世啊!
但谁也没想到,从正团职干部到万元户的梦想,他用了十几年。
从万元户到中国首富,又是十几年。
而从中国首富到被限高老赖,只用了9年。
三、三赌三输
转折出现在2017年。
依赖于高杠杠的房地产模式,2016年,万达负债4200亿。
港股的估值令王某不满,他积极推动万达在港股退市,更名WANDA商管,剑指A股。
为了上市,他开启三次对赌,结果全失败了。
而每次失败后的巨额赔付,埋下了万达的“债务巨坑”。
比如第二次对赌。当时王某将WANDA13%股权(340亿元)卖给苏宁、腾讯、融创、京东,承诺2023年上市。
失败后,好兄弟纷纷翻脸。孙宏斌启动仲裁,张近东第一个起诉,永辉超市亏本退出。
至于吗?明明万达还有很多好资产,商业地产项目的地段、品牌、运营能力、持续现金流都还在,又不是不会东山再起。
从根本上讲,不是钱的问题,而是背后的风向变了。
当风向不对时,再好的资产也没人敢接;再铁的兄弟也要翻脸。
四、集体折戟
2016年,王健林在哈佛讲座上公开表示:“海外投资的结果就是在资产转移”,“我们自己辛苦赚的钱,爱往哪儿投就往哪儿投”。
一如既往的傲慢、大胆、不可一世。
而所有人都知道,当年的风向是:海外投资要收紧,金融去杠杆,房地产要调控。
一年后,银监会要求排查海外投资凶猛的民营企业。万达赫然在列。很快,银行被要求:清仓万达债券。
一夜之间,万达被“股债双杀”。13个文旅城、77家酒店,超低价紧急甩卖。海外资产,能卖的全部挂牌。
这不是王健林一个人的危机。当年的出海四巨头,万达、安邦、海航、复星集体折戟。安邦被接管,海航破产重组,复星股价腰斩。
万达勉强活了下来,代价是:放弃几乎所有海外资产,抛售大量文旅项目和酒店。
从首富到“首富”,只用了短短几个月。
五、麦霸董事长
作为万达员工,在年会上,你一定不能错过董事长的献唱。
2015年,王某荣登中国首富宝座,唱了一首《向天再借五百年》。
2016年,万达电影登上《好莱坞报道》封面,他唱了一首《假行僧》,歌词是“我要从南走到北”。
2017年,他唱了《一无所有》。
“我曾经问个不休,你何时跟我走,可你却总是笑我,一无所有。”
这段视频网上传疯了,10个亿的点击。底下弹幕都在调侃:让我也一无所有吧!
但今天我回过头去看这段视频,却听出了一丝五味杂陈。
那段时间,正是万达内外交迫的日子,首富内心煎熬,其实无人能懂。
六、困兽犹斗
2024年9月,万达的短期债务就达到了439亿元,账面上151亿,哪里够还?
年逾70的王健林四处奔走。一张照片显示,今年8月,他曾到新疆考察文旅项目。
对比许皮带和贾老板,王某颇有些老将气魄,因为只有他,现在在认真还钱。
我不反感首富。他硬气、对员工不错,不坑老百姓,还生了瓜很多的儿子,丰富了大家的娱乐生活。
但在逆风局里,任何努力都如困兽犹斗。
七、盈亏同源
王健林的30年,改革开放以来最波澜壮阔的30年。
他赶上了所有的好时候:城市化迅速推进、房地产黄金时代、企业出海大杀四方,你有恢弘的野心和极致的执行力,就可以实现梦想。
他也赶上了所有的坏时候:监管收紧、去杠杆、地产调控、经济下行,需要猥琐发育。
但一个人成功以后,怎么能去背叛那套让自己成功的逻辑呢?
王健林敢于从体制内下海的勇气,敢把房子定价到1500元的胆识,敢于让迪士尼无法盈利的野心,敢喊出“先挣一个亿”的狂妄,让他成功了。他的拼搏精神,和时代精神交相辉映出一曲优美的二重唱。
但恰恰也是这些性格特质,让他在转变时刹不住车。
盈亏同源。你因为什么盈利,你就会因为什么而失去。
2023年开始,万达的年会,不再唱歌了,官网新闻只有短短110个字。甚至整个中国企业界的年会都安静了。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我们感慨的,不是王健老了,而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那个时代,真的结束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