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上歼-35隐身战机被电磁弹射“甩”出去的画面,确实让很多人看懂了门道:中国海军现在迈步子的节奏,是一步比一步扎实,一步比一步大。这可不是简单的技术展示,而是在告诉世界,中国的第三艘航母已经突破了“有和无”的问题,开始构建成熟的体系作战能力。
九月份公开的测试影像里,除了歼-35,歼-15T战机和空警-600预警机也轮番上阵,在福建舰上完成了电磁弹射起飞和阻拦着舰。三种不同型号、不同重量的舰载机配合弹射系统流畅作业,说明各系统之间的协同已经相当成熟,不再是单个装备的表演,而是一个整体在运转。
![]()
电磁弹射这项技术,可以理解为航母让飞机起飞的“超级弹弓”。比起我们前两艘航母采用的滑跃起飞,电磁弹射对飞机更“友好”,能大幅减少机体损耗,更重要的是,它能弹射更重的飞机。这就让空警-600这类固定翼预警机的上舰成为了可能。你别看空警-600背着个“大盘子”,外形有点复古,它可是航母编队的“空中大脑”,能看得更远、指挥更多飞机协同作战,直接把航母战斗群的感知和指挥能力提升了一个维度。它的出现,意味着中国航母编队终于补上了远程预警指挥这块关键短板,作战体系算是完整了。
![]()
这个进步,显然让我们的邻居坐不住了。印度退役海军中将卢特拉就直言提醒,认为中国还没出尽底牌,后面还有更大的。他的焦虑很好理解,福建舰的常规动力配合电磁弹射已经达到如此水平,那么下一艘采用核动力设计的航母,其战略威慑力和持续作战能力无疑将再上一个巨大的台阶。外界根据一些卫星影像和官方报道的蛛丝马迹,推测004型航母可能已在路上,并且很可能会采用核动力装置。核动力航母最大的优势在于“无限”的续航力,无需频繁补给燃料,可以长时间在远洋部署,这是一个国家迈向全球性海军的关键标志。
![]()
对比之下,印度的航母计划就显得有些雷声大、雨点小。他们早在2015年就提出了建造“维沙尔”号核动力航母的宏伟蓝图,但十年过去了,项目依然停留在纸面阶段,在自主研发与外购技术之间反复摇摆,难以落地。其现役的“维克兰特”号航母,虽然号称国产,但核心子系统大量依赖国外进口,这种“拼装”模式在战时潜藏着巨大的供应链风险。
所以,福建舰的成功,其意义远不止于一艘军舰的服役。它背后反映的是中国完整的工业体系、持续的技术积累和清晰的战略规划。从滑跃起飞到电磁弹射,我们用了十多年完成跨越;从改装到完全自主设计建造,我们一步步解决了“卡脖子”的问题。这种能力的建设,远比单纯购买或组装几艘军舰来得坚实和持久。
![]()
福建舰的亮相,无疑是中国海军走向深蓝的一个强劲注脚。它既是对现有能力的证明,也是对未来发展的预告。当004号航母的轮廓在未来某天逐渐清晰时,西太平洋乃至全球的海上力量格局,恐怕都将面临新一轮的审视与调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