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完《繁花》的游本昌,像丢了 “魂” 似的,满脑子都是 “爷叔”,连吃饭、看电视都受影响,最后还是一场健康危机,才让他慢慢把目光拉回自己。
说真的,见过入戏深的演员,没见过像游本昌这样,把角色活进骨血里的。尤其是《繁花》之后,他的状态让家人都跟着揪心。
![]()
10 月 1 日,有博主放出和游本昌女儿游思涵的访谈视频,视频里一开口,游思涵的话就戳中人心:“他演完《繁花》就没走出来,一直活在爷叔的悲壮里。”
这话不是夸张,是真真切切的生活细节。以前的游本昌,虽然年纪大了,但胃口不算差,一碗面能轻松吃完;可拍完《繁花》后,他变得 “不怎么吃饭,食欲差到家人看了都难受”,有时候家人变着花样做他爱吃的,他也只是扒拉两口就放下。
![]()
更让人在意的是,他连自己演的《繁花》都不愿看。家人想着一起回看剧集,他勉强坐下来看了一集,就默默起身回了房间,再也没提过。游思涵忍不住问他:“是不是还活在当时的感受里?” 他没绕弯子,直接承认了,还说 “不想出戏,觉得那样是幸福的”。
![]()
看着父亲陷在角色里,游思涵实在心疼,就提议让他给 “爷叔” 写一封信告别。没想到那封信写出来,字里行间全是执念:“亲爱的爷叔,侬好,今天我要向你告别。5 年了,我竟然无法从你那里走出,这一遍遍的重复走不出来,甚至是不愿意走出来,真像是得了抑郁症了又。”
![]()
有人说,不就是演个戏吗?至于这么较真?可了解游本昌的人都知道,他对 “爷叔” 的投入,早就超出了 “演戏” 的范畴。为了还原老上海 “老克勒” 的样子,他把宾馆房间改成 “爷叔的办公室”,连茶杯摆放的角度都要反复调整;为了适应王家卫的拍摄节奏,他用手机自己拍走位,一遍遍地练;甚至重启几十年没说的上海话,就怕少了 “爷叔” 的味儿。
![]()
他哪是在 “演” 爷叔啊,分明是把自己 “放进” 了爷叔的人生里 —— 看到 “宝总” 成长,他像看着自家孩子般欣慰;想到 “爷叔” 藏在心里的悲壮,他又忍不住共情。这种深度绑定,让他在杀青后,还是没法把 “爷叔” 从自己的生活里剥离。
![]()
其实,游本昌这样 “入戏难出戏”,不是第一次了。早在上世纪 80 年代演《济公》时,他就已经把角色 “活” 成了自己的一部分,家人那会儿就见识过他的 “执拗”。
1985 年拍《济公》,为了贴近 “鞋儿破、帽儿破” 的形象,他故意把戏服做旧,鞋子磨出洞露出脚趾;有场吃肘子的戏,道具肘子放久了发臭,他也没犹豫,直接咬下去,就为了拍得真实。家人去探班,看到他穿着破袈裟、脸上沾着灰,跟平时温和的样子判若两人,都忍不住调侃:“这哪是我家老爷子,分明是济公本人。”
![]()
剧集播出后,更有意思的事来了 , 街头有人见了他就合十行礼,还有人深夜敲门,说家里有难处,想让 “济公” 帮忙。连家人都笑称 “家里多了个‘活佛’”。可游本昌没觉得麻烦,反而把济公的 “济世精神” 放进了生活里,后来还成立了公益基金会,义务给年轻演员讲表演课。家人知道,他是真的把 “济公” 的劲儿,用到了现实里。
![]()
到了 2009 年演《弘一法师》,他的 “入戏” 更是到了 “信仰级”。为了演好从 “风流才子” 到 “苦行僧” 的转变,他提前半年吃素、学佛法,甚至在排练时剃了光头,以 “定畅法师” 的身份生活。家人去看他,发现他不沾荤腥,每天除了排练就是抄经,说话都带着法师的平缓语调,一度担心 “他是不是真要出家了”。
![]()
演出时,他在舞台上赤脚走三小时,脚掌磨出老茧也不用替身;演弘一法师临终前的 “悲欣交集”,他没刻意哭,可眼里的通透和释然,让台下的家人都跟着动容。可演出结束后,他还是没 “出戏”,饭桌上会不自觉念起佛经,直到跟家人解释 “弘一的‘以文艺化导人心’,跟我想的艺术是一样的”,家人才放下心 , 他不是走不出来,是把角色的敬畏,变成了自己的信仰。
![]()
游本昌陷在 “爷叔” 里的这 5 年,家人劝过、担心过,可他始终没太在意,直到今年 1 月那场健康危机,才让他彻底变了。
他的孙女在访谈里回忆,当时情况特别危险:“爷爷血氧掉得特别低,我们都吓坏了,在病房外守着,不敢大声说话。” 以前的游本昌,生活习惯不算好,爱熬夜玩手机,还特别喜欢吃油炸的东西,家人劝他注意身体,他总说 “老了就该吃点喜欢的”,没太当回事。
![]()
可这次从鬼门关走了一遭后,他像变了个人。以前熬夜到凌晨,现在晚上九点就准时关手机;早餐从油条换成了小米粥,油腻的东西碰都不碰;家人让他喝中药调理,他也不皱眉头了,还会主动问 “今天该喝第几副”。孙女说这话时,语气里满是欣慰:“现在他对健康特别上心,以前劝不动的事,现在不用多说就照做。”
![]()
有人说,这场病让他 “醒” 了,终于知道为自己活了。可家人清楚,他对艺术的赤诚,从来没减过半分。就像去年白玉兰奖,剧组问他要不要申报,他想都没想就拒绝了,说 “角色还在我身上,没资格参评”,还把机会让给了年轻演员。胡歌后来提起这事,说 “游老师从来不说教,都是做给我们看”。
![]()
![]()
其实想想,游本昌的 “难出戏”,哪里是 “入戏太深” 啊?他是把每个角色,都当成了要认真对待的 “朋友”,是把表演,当成了一辈子的 “修行”。从济公到爷叔,从袈裟到西装,他的执拗里,藏着老艺术家最珍贵的赤诚 , 这种赤诚,让家人又疼又敬,也让观众记了他一辈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