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专家学者齐聚郑国渠首遗址多维解码千年古渠文明

0
分享至

本报讯 10月2日,“秦脉永续·寻渠千年——对话郑国渠”文化交流活动在有着“天下第一渠”美誉的郑国渠首遗址区拉开帷幕。来自历史、文化、农业、考古等领域的五位顶尖专家学者齐聚泾水之畔,以深度对话与互动问答的形式,从历史、水利、农业、考古等维度,解锁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千年智慧,让秦文化和古代水利文化在新时代焕发鲜活生命力。



此次活动多平台高清直播,让全国观众沉浸式“云游”遗址,与主持人陈爱美老师一起聆听专家论道,为文化研究者与爱好者提供了珍贵的学习资料,进一步扩大了活动的文化传播覆盖面。

多维度深度对话,揭开古渠千年奥秘

活动中,专家围绕郑国渠的核心价值展开层层递进的对话,从文化内涵到历史细节,从遗产保护到当代启示,全方位解读这份千年遗产的独特魅力:



肖云儒:著名文化学者、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陕西省文联原副主席,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德艺双馨艺术家,被授予“一带一路”文化大使称号。

肖云儒教授从郑国渠的治水实践出发,阐述了它对民生社稷、国家发展以及中华精神构建和弘扬的深远意义。他还就郑国渠景区的文旅结合,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王双怀: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历史专委会委员、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央视《中国地名大会》嘉宾。

王双怀教授深度阐述韩国“疲秦之计”何以造就“强秦之功”,并指出郑国渠工程浩大、意义深远,在中国水利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樊志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馆长、农业农村部全球重要农业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央视一套《开讲》嘉宾。

樊志民教授指出,郑国渠修建过程中采用“横绝”技术和“淤田压碱”技术,造就“沃野千里”的农耕奇迹,形成一整套水利灌溉行水程序,留存大量水利资源文献。



赵丛苍: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从事考古学教学与科研工作多年,在考古、科技考古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学术贡献,推动了军事考古学等交叉学科发展。

赵丛苍教授指出郑国渠是古代灌溉水利工程的杰作,其遗产价值更体现在对当代发展的镜鉴意义。应进一步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做好活化利用,更好为当今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赵汗青: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秦汉研究室馆员,郑国渠首遗址考古队领队。长期从事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先后参加多个项目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

赵汗青老师从自身郑国渠首遗址考古经历出发,讲述了在考古调查中使用机载激光雷达扫描技术并与历史卫星照片对比研究取得的新结果,以及在考古勘探工作中的一些新发现,包括新渠首,新渠道,和建筑基址等。

互动问答延续智慧,千年水脉永续流淌







对话尾声,活动进入“互动跨界对话”环节。现场媒体与学生围绕“文旅融合下郑国渠文化IP打造”“水工郑国生平调研”“秦代三大水利工程差异”“考古手段挖掘现代价值”“未来考古计划”等问题提问,五位专家逐一细致解答,进一步拉近了千年水利文化遗产与大众的距离。



活动现场,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杨利荣表示,各位老师对郑国渠历史故事与历史密码的解读,令我们受益匪浅,其从历史、现实及未来视角带来的启发,让我们对郑国渠有了全新认知,这为下一步遗址活化利用、打造世界引领性文化标志指明了方向——文物保护是首要前提,唯有如此,才能让遗址活化利用更好呈现,绽放新时代光芒。

秦脉永续·寻渠千年——对话郑国渠活动分别在网易、起点新闻、泾阳融媒进行直播,网易在线观看人数90万,泾阳融媒点赞1.2万次!



今天的文化交流虽已结束,但对郑国渠首的探索才刚刚开始。千年渠水奔流不息,一部秦史脉脉相承!

穿越历史的烟云,郑国渠不仅是一条灌溉渭北良田的水利动脉,更是秦人“以水兴邦”的战略基石,是华夏文明中务实创新、重农固本的智慧结晶。它作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我们解读秦人精神、研究古代水利科技、探寻中华文明基因不可或缺的实物坐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建国初期,王海容到中南海做客,一见江青直接喊了句:三奶奶

建国初期,王海容到中南海做客,一见江青直接喊了句:三奶奶

雍亲王府
2025-10-31 15:00:03
心疼!程潇整容失败?音乐节脸肿成发面馒头,真相曝光网友集体道歉

心疼!程潇整容失败?音乐节脸肿成发面馒头,真相曝光网友集体道歉

八星人
2025-11-01 16:02:09
辛纳罕见情绪失控,爆粗怒吼团队:你们他X的坐在那里!

辛纳罕见情绪失控,爆粗怒吼团队:你们他X的坐在那里!

网球之家
2025-11-01 22:48:23
辽宁选美冠军张倩火了,因为她揭开了选美比赛的内幕

辽宁选美冠军张倩火了,因为她揭开了选美比赛的内幕

清书先生
2025-10-28 16:03:01
建国初,列强要求中国承认数亿两白银的欠单,主席大手一挥:不还

建国初,列强要求中国承认数亿两白银的欠单,主席大手一挥:不还

南书房
2025-10-01 20:17:58
松岛辉空大胜张禹珍,打进男单决赛,王艺迪成为夺冠热门

松岛辉空大胜张禹珍,打进男单决赛,王艺迪成为夺冠热门

子水体娱
2025-11-02 20:54:50
果然不出中国大陆所料:48小时内,台当局的两大帮手都浮出了水面

果然不出中国大陆所料:48小时内,台当局的两大帮手都浮出了水面

爱史纪
2025-11-02 11:23:34
郑丽文上任首日,洪秀柱提出统一建议,盼其赴陆完成连战未尽事业

郑丽文上任首日,洪秀柱提出统一建议,盼其赴陆完成连战未尽事业

军机Talk
2025-11-01 11:48:36
陕西新郎跳河原因基本理清:婚礼前3天就开始吵,不止是钱的问题

陕西新郎跳河原因基本理清:婚礼前3天就开始吵,不止是钱的问题

热风追逐者
2025-10-19 21:18:09
物理学第九禁忌:你看到的黑夜,根本就不该存在!

物理学第九禁忌:你看到的黑夜,根本就不该存在!

徐德文科学频道
2025-11-01 15:52:03
太子集团黑料越扒越多,国内媒体集体翻车,历史文章已经下架!

太子集团黑料越扒越多,国内媒体集体翻车,历史文章已经下架!

眼光很亮
2025-10-22 15:15:24
在钓鱼岛问题上,中国对待日本的态度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在钓鱼岛问题上,中国对待日本的态度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窥史
2025-10-23 21:01:43
“要签长协得先给钱” 六氟磷酸锂暴涨

“要签长协得先给钱” 六氟磷酸锂暴涨

中国能源网
2025-11-02 21:29:11
浙江省民宗委党组成员毛秋红调任浙江工商大学副校长

浙江省民宗委党组成员毛秋红调任浙江工商大学副校长

澎湃新闻
2025-11-02 10:08:36
出差前我关了水闸,楼下邻居却投诉我家漏水,撬开门后我大吃一惊

出差前我关了水闸,楼下邻居却投诉我家漏水,撬开门后我大吃一惊

黄小乖的日记
2025-11-02 14:00:21
学医后才明白,增强骨密度最好的运动,不是散步游泳,而是这个

学医后才明白,增强骨密度最好的运动,不是散步游泳,而是这个

周哥一影视
2025-10-23 12:39:17
四川7名干部履新厅级领导职务

四川7名干部履新厅级领导职务

金台资讯
2025-11-02 16:33:43
俄罗斯调集大军猛攻乌克兰红军城,为什么是红军城?

俄罗斯调集大军猛攻乌克兰红军城,为什么是红军城?

小彭的灿烂笔记1
2025-11-02 20:50:16
胡老师:承认被反噬,家里堆积如山,真实情况场面壮观网友:可怕

胡老师:承认被反噬,家里堆积如山,真实情况场面壮观网友:可怕

霁寒飘雪
2025-10-29 09:26:58
医保新规来袭,6种费用取消特殊待遇!与你有关,速看详情

医保新规来袭,6种费用取消特殊待遇!与你有关,速看详情

慧眼看世界哈哈
2025-11-01 10:49:30
2025-11-02 22:12:49
态度城市 incentive-icons
态度城市
网易陕西是当地最具影响力品牌
71271文章数 4450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女护士遭前男友杀害 家属:她曾夜里求助称差点被掐死

头条要闻

女护士遭前男友杀害 家属:她曾夜里求助称差点被掐死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教育
时尚
艺术
本地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十年把亲生孩子熬成抑郁症,现在好多家长在往这个方向推

最近很火的发型,原来这么简单!

艺术要闻

Rob van Hoek:荷兰浪漫田园风光画家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军事要闻

俄在日本海演习击沉假想敌潜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