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是“拿破龙”体验卡上线了……
最近欧洲海域上,法国将一艘俄罗斯“影子船队”的“博拉凯”号油轮拦了下来,船上75万桶乌拉尔原油被扣不说,还指控船员可能跟欧洲无人机事件有关。
这操作被网友调侃:“不让买便宜俄油,合着是能抢啊?”
![]()
据路透社报道,这艘船9月20日从俄罗斯普里莫尔斯克港出发,一路穿波罗的海、丹麦海域,过北海和英吉利海峡,结果被法国海军盯上,全程“护送”到圣纳泽尔港附近,现在船员还在接受调查。
船载的75万桶乌拉尔原油,是受欧盟和英国制裁的。但有意思的是扣船的另一个理由:丹麦指认它可能是上周哥本哈根机场关闭的无人机发射点之一,算在三艘嫌疑船里头,法国也就跟着指控船员要对欧洲上空的“无人机事件”负责。
![]()
调查以后发现,这艘船原来还是个“换马甲高手”。它先后换过5次船名、7次船旗,2025年4月11日还被爱沙尼亚以“违反欧盟制裁”为由扣过,当时叫“基瓦拉号”。这种频繁换身份的操作,正是俄罗斯“影子船队”的典型套路——为了绕开制裁,靠改头换面方便继续卖油。
所谓“影子船队”,说白了就是俄罗斯那些规避制裁的油轮队伍,有的是老船翻新,有的靠频繁换船名、船旗“隐身”,专门负责把俄油运到印度这种没有参与制裁的国家。
毕竟乌拉尔原油价格比国际油价低不少,“产地直送”的便宜,谁不想占?
![]()
对待这种“影子船队”,欧洲的心态一直很复杂。一方面,欧盟和英国早就禁止买俄油,怕给俄罗斯送“战争资金”;另一方面,看到俄罗斯靠影子船队照样卖油,还让印度这些中间商赚差价,心里跟猫爪子挠一样不是滋味。
现在法国扣船的举动被网友留言戏称:“是不是看着便宜油眼馋,找个理由下手?”
支持者觉得法国做得对,说这是“严格执行制裁”,而且无人机事件关系到欧洲安全,查清楚是应该的。有网友留言:“影子船队本来就是钻空子,扣了正好敲个警钟。”
但反对的声音也不少,觉得理由太牵强。无人机发射点的指控,丹麦只是“指认”,并没有实锤证据;至于制裁,俄罗斯早靠影子船队把油运出去了,扣一艘船根本影响不了大局。
其实这不是欧洲第一次跟俄油轮较劲。之前德国、希腊都扣过疑似绕开制裁的俄油轮,理由要么是“违反制裁”,要么是“安全问题”,但最后大多是罚款放行,像法国这次扣船的理由,比较少见。
![]()
75万桶原油按现在乌拉尔原油的价格算,大概值4000多万美元,差不多2.9亿人民币,虽然对于普通人看起来很多,但如果因为这点钱就扣船,吃相确实有点难看。
当然,以上只是笔者调侃,法国扣船的背后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欧盟想打压俄罗斯的能源出口,影子船队是重点目标;另一方面,欧洲自己能源价格居高不下,看着俄罗斯靠低价油赚得盆满钵满,心里难免失衡,扣船也算一种“泄愤”。
但这招能不能管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俄罗斯的影子船队规模不小,据估算至少有几百艘,扣一艘就像大海捞针,根本挡不住俄油出口。而且印度这些国家还在大量买俄油,法国这波操作,说不定反而让俄罗斯更警惕,把船队藏得更隐蔽。
而且这种“猫抓老鼠”的游戏也会影响到正常的商务货运,想想到时候波罗的海、英吉利海峡,欧洲到处都成了“扣船战场”,那这一片的海域是不是保费也得跟着上涨呢?
说不定最终全场消费还得“欧公子”买单!
参考引用来源:路透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