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妈妈,她为什么不排队”,你的回答,影响孩子一生

0
分享至

▼点下方播放按钮收听十点主播沙漠之狐朗读音频

前几天朋友带着七岁女儿去商场买蛋糕,排队排了半天。

就在快到她们的时候,突然来了个阿姨,直接插到前面,还一脸理所当然。

女儿拉着她的手问:“妈妈,她为什么不排队?”

朋友当场愣住了,支支吾吾半天,最后只憋出一句:“可能她有急事吧。”

谁知道女儿接着问:“那我们下次也可以不排队吗?”

她瞬间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但又不知道怎么圆回来。

类似这样的事情,很多家长都遇到过。有的直接开骂:“这种人就是没素质”;

有的则选择息事宁人,装作什么都没看见。

却忽略了:

孩子正用那双纯净的眼睛,观察着这个复杂的世界。

你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个反应,都是在为ta搭建一个关于世界的认知框架。

你以为只是随口一句话,其实是在给孩子上一堂社会化的课。

有一位妈妈和我分享过一个经历。

那天,她带着儿子坐地铁。

车门上明确写着要排队上车,但车厢里人山人海,她还是在开门的一刹那,带着儿子挤进了车厢。

没想到,儿子却突然开口:

妈妈,为什么我们不排队呢?

那一刻,她愣住了。

她没想到,孩子对这种小小的行为竟然会有那么大的反应。

而自己不仅没有做出一个正确的示范,还无意中给孩子传递了一个模糊的信息。

孩子的提问,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在教育孩子时的某种矛盾:

一方面,她告诉孩子要守规矩,另一方面,我们有时候也选择了妥协。

孩子在看父母时,不只是看他们的嘴巴在说什么,更是在潜移默化地学习父母是如何行动的。

这种不一致,给孩子带来的影响,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深远。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3-8岁的孩子正处于建立道德观念的关键期。

这个阶段,他们开始学习如何判断对错,建立是非观。

和父母的互动,往往成为他们道德认知的起点。

同样的,如果我们自己在面对不公或不合理的行为时选择回避,或者找借口,孩子就会潜意识地理解:

只要找到合适的理由,规则是可以被打破的。

有个网友分享说,她最讨厌妈妈说“算了”。

小时候,每次在外面遇到不公平的事,妈妈总是说“算了算了,我们不和她们计较”。

久而久之,她渐渐习惯了这种模式,甚至在学校被同学欺负时,也不敢跟老师说,因为妈妈教过她“别计较”。

表面上,这是在教孩子宽容和忍让。

但实际上,这种处理方式往往会扭曲孩子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贝多芬有一句话我很喜欢,他说:

把德行教给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行而非金钱。

孩子在6岁前形成的道德认知框架,会深刻影响他们成年后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尤其当孩子提出疑问时,往往意味着他们站在了价值观的分岔路口,正在寻求我们作为引路人的帮助。

孩子并不只是好奇,更是在试图理解这个世界,思考对错和是非。

作为父母,我们不仅要教会孩子如何做选择,更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坚定地走向正义与德行。

当孩子指着队伍里插队的人,问道:“这个人为什么不排队”时,很多家长随口给出的回答,悄悄塑造着孩子看待世界的方式,甚至影响着他们未来的人生走向。

①冷漠型回答:“别多管闲事,管好我们自己就行。”

说出这句话时,家长心里多半打着“少惹麻烦”的算盘,不想和插队者起冲突,也不想让孩子卷入不必要的纷争。

可我们以为的“明哲保身”,却在孩子心里埋下了冷漠的种子,传递一种错误的信号:

别人的事与我无关。

结果就是,孩子可能会形成“事不关己”的价值观,很难拥有对他人的共情、对社会的责任感,更难主动去守护那些需要坚持的规则。

这种冷漠,不是成熟,而是内心的麻木。

②批判型回答:“没素质!我们可不能学他。”

这种回答常常伴随着家长的愤怒和不耐,但却忽视了孩子深度理解的机会,会带来三种不良影响:

· 教会了孩子简单贴标签

你告诉他,世界非黑即白,不排队=坏人,排队=好人。

· 培养了孩子的道德优越感

孩子可能从中学会看轻他人,觉得自己高人一等。

· 阻断了孩子的换位思考能力

那个不排队的人,也许真的有急事,也许不懂规矩,也许就是一时疏忽。但在这种引导下,他只是个差劲的人。

这种简单粗暴的道德判断,会让孩子变得刻薄和偏激。

一旦遇到和自己不一样的人,先扣上不好的帽子;

遇到不理解的事,先站在道德高处批判,很难拥有包容他人、换位思考的能力。

③逃避型回答:“你看那有个什么东西!”

朋友阿琪是典型的回避型人格。

小时候,每每她问“为什么有人不排队”“为什么要吵架”,问题还没说出口,她妈妈就会转移话题:“快看!那边有个好玩的!”或者“咱们先去买好吃的!”

次数多了,阿琪懂了——这些问题不能问。

长大后,回避成了本能:

职场上,她发现同事方案漏洞不敢说,遇难题先推掉;生活里,和伴侣闹矛盾就冷战。

妈妈当年的“保护”,让她失去了直面问题的勇气。

那些被回避的疑问,成了长大后的难题,也让她一次次错过成长时机。

有些家长可能会问:“难道看到别人不排队,要教孩子上去理论吗?”

并不是。

只是,稍有处理不当,孩子要么爱管闲事,要么变得冷漠无情,失去对他人困境的感知。

而那些具有远见的父母,懂得如何引导孩子在复杂的世界中,坚持自己的底线,同时保持对他人和社会的敏感。

以下几个建议,或许能为你提供一些思路:

01坦诚告诉孩子现实的复杂性

别用“她可能有急事”模糊对错,也别用“长大你就懂了”敷衍过去。

蹲下来看着孩子的眼睛,坦诚地说:

宝贝,她这样插队是不对的,破坏了大家都要遵守的规则。 我们没法强迫别人改,但要管好自己。

这种回答,是为了让孩子意识到“世界并不完美”,同时也能学会在这种不完美中,依然保持自我和底线。

02示范正确的处理方式

遇到插队时,别急着争执。

如果对方只是一时疏忽,你可以温和提醒:“您好,队伍在这边哦,我们都在排队呢”;

如果对方不愿配合,也不必激化矛盾,带着孩子找工作人员说明情况;

哪怕最后没能改变结果,也要告诉孩子:“我们努力过了,这就够了。”

关键是让孩子看到,面对不公,不必忍气吞声,也能不用激烈对抗,温柔也能有力量。

03事后和孩子深入讨论

回家的路上,或是睡前的亲子时光,和孩子聊聊天:

今天看到有人插队,你心里是什么感觉呀? 如果下次你遇到这种事,你想怎么做?

别急着给答案,先听孩子的想法。

哪怕他说“想让妈妈帮忙”,也可以接着问:

那如果妈妈不在,你还有别的办法吗?

在一问一答里,孩子会慢慢形成自己的判断,而不是被动接受我们的观点。

④以身作则,勿光说不练

比如过马路时按规矩等红灯、扔垃圾时分类投放、买东西时自觉排队……

孩子会从你日复一日的行动里明白:

守规则不是做给别人看,而是自己内心的选择。

通过这些日常的行为示范,孩子就能意识到什么是真正的尊重规则,也会学会如何在复杂的社会中保持自我,做出正确的选择。

《人民日报》说:

孩子不会长成你期待的样子,而是会长成你的样子。

你怎么看世界,你怎么处理冲突,你的底线在哪里,都会在他的小世界里留下痕迹。

所以,当孩子提出疑问时,别急着美化答案,也别假装没看见。

真正的成长,从不是让孩子活在真空的保护罩里,而是帮ta在真实世界中练就一种能力:

既能看清生活的真相,又能守住内心的净土;

既懂得包容不完美,又敢于坚持该坚守的原则。

愿我们都能成为这样的父母,用自己的言行做灯,照亮孩子前行的路。

在他们每一次发问时,种下理性的善良和温暖的坚定,让这些品质随着岁月生根发芽,最终长成支撑他们一生的力量。

点个,你我共勉!

作者 | 鹿呦呦

主播 | 沙漠之狐,微博@狐狸爱CUC,公众号:笙夜时间。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秒加星标,再也不担心找不到十点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牛鬼蛇神现原形!刘欢女儿大婚不到24小时,恶心的一幕出现了

牛鬼蛇神现原形!刘欢女儿大婚不到24小时,恶心的一幕出现了

牛牛叨史
2025-10-31 14:32:11
开房事后临时涨价,男子拒付,女子谎报遭强奸被判12个月缓刑监视

开房事后临时涨价,男子拒付,女子谎报遭强奸被判12个月缓刑监视

可达鸭面面观
2025-10-29 10:33:02
“荒诞”的事一直在发生,老百姓还能撑多久?

“荒诞”的事一直在发生,老百姓还能撑多久?

槽三刀
2025-11-02 22:33:59
保级大战踢成了友谊赛,乔老板的赢球奖不能只发给青岛海牛

保级大战踢成了友谊赛,乔老板的赢球奖不能只发给青岛海牛

姜大叔侃球
2025-11-02 17:55:47
最快美术生,李大林2小时11分26秒获得北马国内男子组冠军

最快美术生,李大林2小时11分26秒获得北马国内男子组冠军

懂球帝
2025-11-02 12:39:30
乌克兰特种部队机降红军城后遭团灭!俄方不解:怎么会这样用兵?

乌克兰特种部队机降红军城后遭团灭!俄方不解:怎么会这样用兵?

阿龙聊军事
2025-11-02 19:19:15
最可能对俄开战的10国,大鹅的世仇占一半,前三名和大鹅必有一战

最可能对俄开战的10国,大鹅的世仇占一半,前三名和大鹅必有一战

黑洞观星
2025-11-01 16:10:09
医院抓小三后续:男子年入百万,单位电话被打爆,原配身份有来头

医院抓小三后续:男子年入百万,单位电话被打爆,原配身份有来头

鋭娱之乐
2025-11-02 08:22:31
医生提醒:70岁以上老人,宁吃热乎馒头喝稀粥,也别碰4类食物

医生提醒:70岁以上老人,宁吃热乎馒头喝稀粥,也别碰4类食物

医学原创故事会
2025-11-02 23:46:04
有人账户余额全没了!警方紧急提醒:卸载!卸载!内江人注意!

有人账户余额全没了!警方紧急提醒:卸载!卸载!内江人注意!

创作者_1479191106636
2025-11-02 20:13:51
复出即巅峰!全红婵时隔183天王者归来,夺冠实至名归,超级自信

复出即巅峰!全红婵时隔183天王者归来,夺冠实至名归,超级自信

君马体育
2025-11-03 04:49:55
德转列右边锋身价榜:亚马尔2亿欧居首,萨卡第二奥利塞第三

德转列右边锋身价榜:亚马尔2亿欧居首,萨卡第二奥利塞第三

懂球帝
2025-11-03 02:51:32
紫牛头条|土木工程硕士摆摊卖创意烧饼,“小孩哥”“小孩姐”成了他最忠实的粉丝

紫牛头条|土木工程硕士摆摊卖创意烧饼,“小孩哥”“小孩姐”成了他最忠实的粉丝

扬子晚报
2025-11-02 22:05:59
孔蒂质问小法:你们赛前就是这样准备的吗?你教队员假摔了吗

孔蒂质问小法:你们赛前就是这样准备的吗?你教队员假摔了吗

雷速体育
2025-11-02 12:47:23
别再可怜李咏了!离世7年后医生揭秘离世真相,难怪选择葬身美国

别再可怜李咏了!离世7年后医生揭秘离世真相,难怪选择葬身美国

东方不败然多多
2025-10-28 09:12:19
成“老赖”不到72小时,于谦资产被扒底朝天,杨议的话有人信了

成“老赖”不到72小时,于谦资产被扒底朝天,杨议的话有人信了

科学发掘
2025-10-31 14:06:52
220亿即将用尽?深铁对万科的借款加上了额度和增信要求

220亿即将用尽?深铁对万科的借款加上了额度和增信要求

观点机构
2025-11-03 00:30:14
趁着不少人还在观望,中国家长迅速出手,不到300万把文京区卷成“新海淀”

趁着不少人还在观望,中国家长迅速出手,不到300万把文京区卷成“新海淀”

掘金日本房产
2025-11-02 18:05:23
高中时期你经历过哪些炸裂事迹?网友:大家的青春都这么污的吗

高中时期你经历过哪些炸裂事迹?网友:大家的青春都这么污的吗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0-03 00:20:08
夺冠,全红婵还能回国家队?复出首秀夺冠,谁注意她体型变化

夺冠,全红婵还能回国家队?复出首秀夺冠,谁注意她体型变化

乐聊球
2025-11-02 21:45:47
2025-11-03 05:43:00
十点读书 incentive-icons
十点读书
深夜十点,陪你读书。
22307文章数 96670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韦达定理构方程,实在是太巧妙啦!

头条要闻

马来西亚首富之子买上海大平层 449平米1.17亿元

头条要闻

马来西亚首富之子买上海大平层 449平米1.17亿元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本地
教育
家居
游戏
时尚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教育要闻

TTS新传论文带读:新词新词!!!来看看什么叫做“报格”!!!

家居要闻

吸睛艺术 富有传奇色彩

TES给Faker打困了!网友称第一次见到Faker打哈欠

最近很火的发型,原来这么简单!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